3、寄生虫性腹泻 在临床上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寄生虫有猪球虫、毛首线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等。
1)猪球虫病:球虫病是仔猪阶段最常见的腹泻性疾病,是由猪等孢球虫(Isosporasuis)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其对6~15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感染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发病率50%~70%,死亡率较低。以出现严重腹泻、衰弱、脱水和迅速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时,病猪体况较差,皮肤变暗变白,被毛粗糙,眼窝下陷,开始是粪便松软呈糊状,随着病程的延长,粪便呈液状,散发出腐败的酸臭味。在临床上与黄痢和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常呈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仔猪球虫病以空肠和回肠粘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为特征性病变,剖检可见小肠、回肠和空肠肠浆膜有出血斑、溃疡、糜烂、坏死等,肠上皮脱落,肠绒毛变短或消失。
2)毛首线虫病:毛首线虫又称鞭虫,寄生于猪消化道内,主要侵害仔猪,1.5月龄的猪即可检出虫卵,4月龄的猪虫卵较多,以后逐渐减少,14月龄以上的猪极少感染,临床上可引起患猪腹痛、腹泻、黏液性或血性下痢,严重感染时可引起仔猪死亡,呈全国性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感染率最高。轻度感染时,仔猪不出现明显的症状,而在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黏膜会出现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荡,还可形成结节,引起顽固性下痢,粪中带血和脱落的黏膜,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严重时可引起断奶期仔猪死亡。
3)结肠小袋纤毛虫: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某些地方呈爆发性流行。可感染任何年龄的猪,通常无致病作用,但在仔猪由于各种原因如饲养管理较差,气候环境突然变化等情况下,使其抵抗力下降时,纤毛虫得以大量繁殖也可
以引起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结肠小袋虫侵害的主要部位是结肠,其次是直肠和盲肠,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烂泥状,混合有黏液和血液,仔猪生长缓慢,减食,病重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发抖等症状,重剧病例可引起仔猪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