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00万营销大军中,至少95%都是处在基层的业务代表。这些人构成了中国营销团队的基石,他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到头了,每逢年并还得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因为表现不够出众成为下一个补炒鱿鱼的对象,砸了一家老小的饭碗……。
初春伊始,不少企业营销高层又开始了年复一年的嘀咕——“应该把XX给喀擦了,换个好一点的业务代表”、“去年业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找到好一点的业务代表,市场机会白白浪费了”、“优秀的业务代表那么多,为什么我公司就没有一个?”、“去年业绩不好,就是因为没找到好一点的业务代表,市场机会白白浪费了”……。其实,想想那些基层业务代表也挺不容易的,他们中大多数可以说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到头了,每逢年并还得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因为表现不够出众成为下一个补炒鱿鱼的对象,砸了一家老小的饭碗……。
什么样的业务代表在老板眼中才算得上优秀
那么,什么样的业务代表才能让“苛刻”的老板们满意,才能才为老板们眼中优秀的业务代表呢?
首先,得有一流的业绩。作为一个业务代表,什么都可以不看,就是业绩不能不看,业绩是考核一个业务代表是否优秀的硬指标。业务代表们拿了企业的钱,就得给企业回报。而且,这种回报还不能少了,100%刚起步,1000%不算多,10000%才算好。
其次,还得什么都得会,关键时刻方方面面都能顶上。作为一位基层业务代表,面对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了,管理、谈判、后勤、催款是一个接着一个。优秀的业务代表必须能够充担各种的角色,而且这些角色还得演得足够地道和专业——管理手下导购小姐时,业务代表得像世界管理大师科特勒一样,诲人不倦,当然也得像孔老夫子一下,因材施教;和经销商、零售商谈判的时候,得比苏秦、张仪更能侃,最好能让公司一个子不出,就把最好的资源都给拿下了;搞后勤、物流配送,得了解海陆空的运输周期,哪一条线路在什么时候最快。还得会掐指神算,保证哪一天会到货什么的;催款就要像催眠,能催得经销商、零售商自动的把款给还上了,最好还能提前预付一些。
再次,得没有什么个人陋习或是不良习性。业绩漂亮,人也得“漂亮”,不能一天一包烟,一周一醉酒,得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样,吸进氧气也呼出氧气,举止优雅,言语斯文,绝对不要有任何的粗言陋语,当然更不能行为粗鲁。
最后,最好是做得多,拿得少。老板们特别是私企老板最喜欢这一条了。员工给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永远都不会嫌多,员工领取应有的回报时,老板们总是觉得拿多了,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业务代表都能够像杨白劳或是雷锋似的,只讲付出不求回报,那就最好不过了!
优秀的业务代表到底在哪里
一圈下来,我们终于发现,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评估,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优秀的业务代表”,只有“优秀的神仙代表”。那么,既然没有优秀的业务代表,数以亿计的营销工作又是谁在做,又是谁做完的,品牌的发展,网络的扩张又是谁在担当?
当然,也许很多老板并不以为然,他们会说,优秀的业务代表不是没有,但他们在外企、在合资企业,就是不在他的企业;或许他们也会说,优秀的业务代表在上海、在广州、在北京,就是不在他的企业;当然他们还可能会说,优秀的业务代表在薪资更高的地方,在工作环境更好的地方,就是不在他的企业。总之一句话,优秀的业务代表在其它公司,就是不在自己的企业。
应该说,这种说法看似有一些道理,至少听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但是,仔细一琢磨,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似乎把优秀的业务代表等同于顶级业务代表,把最广大的基层营销人员等同于中高层营销精英,大大的把优秀业务代表的定义范畴缩小了,如果这种观点站得住脚的话,那么中国的营销队伍就不是 7000万而是7000人了。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关键的问题似乎不在于“有没有优秀的业务代表”,而在于“有没有发现优秀的业务代表的眼光和思维”。
古往今来,此类的典故数不胜数,诸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韩信结合不同人的特性,安排不同的岗位,使数十万大军人人各司其职,行军作战井然有序。刘邦带兵则自乱阵脚,手足无措。唐代的韩愈在《马说》的开篇就说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其实,优秀的业务代表触目可及、比比皆是,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就如同那些“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一样,因为缺乏伯乐的发现与任用,郁郁不得志。
如果中国的老板们都能像伯乐先生一般目光如炬、知人善任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的身边其实一直围绕着数以百计的优秀的业务代表,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金灿灿的矿藏一样,等着有眼光的老板来发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