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07|回复: 2

讓您小豬贏在起跑點(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5 0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讓您小豬贏在起跑點(上)
近幾年來,豬價一直都居高不下,養豬的朋友們大家都賺錢。為什麼豬價會那麼好?這也是台灣的經濟奇蹟之一。有人說是小豬因疾病的困擾,小豬不好養、死亡率太高;也有人說母豬生產力下降、不發情、繁殖障礙等等原因。然而,我們來看看台灣83年的母豬生產力,每年有多少母豬、多少上市肉豬等及養豬事業對台灣農業生產的貢獻。 由表一看來,台灣每頭母豬每年生產上市肉豬約為12.2頭,若與生產標準比較,大約有6頭豬不見了,我們要如何把這6頭豬找回來,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當然造成生產力低落的原因很多,養豬的生產效率可以就種公豬、種母豬、仔豬及肉豬等方面加以探討,不過我們先來探討小豬這部份,其他部份以後再述。此外,養豬生產佔畜牧年產值之60%,可見養豬事業在本省農業經濟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省的生產成本甚高,因由土地面積有限、勞力不足、環保意識高漲,原料均賴進口,隨著面對GATT的衝擊,須與國際同步競爭,所以養豬事業也有必要與工商業一樣講求生產效率,也就是必須重視養豬的生產效率,才能使得養豬事業成為永續事業。
经统计顯示,我們的生產力較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相差甚大,這也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
台灣養豬科學研究所曾調查過台灣的生產率的比較,25%最優者與25%最差之生產者其平均每頭肉豬的盈餘相差了1784元,為什麼會差那麼多?當然這不外乎營養與管理是成敗之主要關鍵,故在表三中明顯的看出直接生產成本相差1693元及飼料換肉率相差1.06。另外,優與差者比較每年每頭母豬的上市肉豬頭數相差6.5頭(符合上述年報資料)。因此母豬與哺乳豬的管理與育成就顯得相當重要,故我們應該在小豬方面加以探討,有人說:「若母豬生不出小豬來,我們還有理由怪就母豬或公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但是,若母豬出得出小豬來,我們就有責任與能力來養活牠們。」由於造成母豬的生產力下降及小豬育成率不佳,我們就以如何提高小豬育成率的幾個重要的觀點加以探討。
其實小豬從出生至上市的一生,基本上須經過三個主要階段,從出生至離乳,保育進入生長階段及肥育階段,都會受到環境(包括設備)、健康狀況(疫病)及營養的控制與影響。尤其是在幼小的豬隻這方面,必須以現代的技術設計有效的管理系統,雖然以利用相同的原理或原則,但有不同的做法或方法。目前各研究單位,及業界仍依同樣的原理設計不同的計劃。如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提倡早期離乳,就此計劃改變了養豬事業,許生產者接受了早期離乳計劃後,改善了他們的企業生產力及大增盈餘。本文主要是讓各位了解營養與管理、環境及健康(免疫與疾病)等原理或原則,再依據這些原理原則,再以不同的方法來提高小豬的育成,總對不可以違反小豬的生理(原則或原理)。
營養與管理
我們應先了解小豬的生理變化,無故早期離乳或早傳統28天以上離乳均需要了解小豬生理變化的知識,然後來適應這些計劃,以達到小豬最大的生存機會。此範圍主要了解的是在不同週齡的消化能力及再設計日糧配方能將小豬的生理限制減到最低的程度。
一、消化酵素:
幼小的豬隻在出生後的前幾週,其消化系統會有激烈的變化。當母豬哺乳小豬時,消化酵素的分泌適合消化母乳,但是,小豬開始吃到固態飼料或人工乳時,其消化酵素的分泌也開始起變化,參圖(一)。
*乳糖?,此酵素在剛出生的小豬,對乳糖的消化力很高,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
*澱粉?及麥芽醣?,此酵素在剛出生的小豬,對各類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力很低,但三或四週後漸漸增高。
*蛋白質分解?,出生時較低,前幾週齡後也漸漸增高,才准許小豬從廣泛原料中利用蛋白質。同樣的,胰脂肪?、分解脂肪所必需的酵素。出生後短時間內開始提高,及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
在離乳後這段期間,小豬的消化系統是繼續發育。超早期離乳小豬的消化系統無法立即有效的消化分解及利用飼料中的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離乳前之教槽料,離乳後的哺乳飼料對早期離乳或離乳前後的仔豬極為重要。所謂的人工乳或教槽料對幼小的豬隻而言,一定要選擇高消化率、高利用率的原料才能給幼小豬充份吸收利用這些營養素供生長,使腸道健康發育是最基本的,這才符合小豬的生理需求。供早期離乳或教槽料必須高消化率(高乳製品),低抗營養物質的飼料,全能公司生產之全能8090(乳寶)、8099(超早期教槽料、新人工乳)或8199(人工乳)均屬於此類的飼料。
小腸的發育
第二主要影響吸收的障礙物是腸內形態學的變化,同為幼小豬隻的小腸形態變化非常大,對離乳後這些變化會影響往後營養的吸收。消化吸收養份的主要部位是小腸。幼小豬的小腸內壁是排列著類似指狀的絨毛,主要的目的是正常吸收營養分。在離乳之前,這些絨毛是長形的,而且是很大的吸收面。然而,當小豬早期離乳而餵給玉米、豆粉型飼料,這些絨毛會萎縮,減少吸收面及主要酵素的量。如乳糖?是存在絨毛的表面。當離乳後這段期間小腸的絨毛表面是很激烈的變化,至少7至14天,這確實是會影響整個營養的吸收與利用。當小豬是在小於21日齡離乳,這些不利的結果,對完整的腸道是非常明顯的。
此外,當教槽料或人工乳缺乏高量的乳製品及使用一般黃豆粉時,因黃豆蛋白中含有抗原(Glycinin及Betaconglycinin)會引起短暫的過敏反應(表四)。減少絨毛面隨著黃豆蛋白的敏感可使得離乳小豬吸收不正常、下痢,也可能脫水,及腸道疾病等,這是經常可以碰到的。
因此,我們必須供給幼小豬含有高消化率,對小腸內壁無抗原性及高吸收率的飼料(全能8009、8099、8199是屬於這種飼料)。這些高消化率飼料之使用期應該依據最長的經濟性,但是週齡和體重也必須列入考慮。幼小或體重較輕的小豬應該餵給更高濃度的飼料而且餵較長時間。
這些原理被認定是當小豬早期離乳或體重低者必須被保護並預防任何因素會抑制小豬生長潛力。當三種條件(環境、疾病、營養)適當應用處理,我們就不只談降低死亡率了,實在要談的是減少疾病的發生率。
健康
幼小豬的健康狀況影響其生長性能和育成率甚大,有許多疾病的發生,必須靠好的管理、好的環境和好的防預計劃(小豬免疫能力)以使疾病減到最低的程度。無論是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對小豬而言是一種甚大的威脅,此時,幼小的豬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甚差,所以小豬免疫的發展非常重要(圖四)。
在離乳前後,小豬是處於低免疫力的情況下,所以環境與管理顯得非常重要。當然,母豬的防預計劃是為了保護小豬,所以母豬應該施予有效的預防注射。在小豬方面除了小豬的預防注射外,母豬的垂直感染及環境或豬隻間的平行感染,其感染原必須降至最低。
近幾年來我們從屏東技術學院獸醫系的診斷統計看來,無論是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大部份都與免疫系統有關係,影響到小豬的免疫力也就是造成小豬死亡率高的原因。此外,許多藥物對許多疾病都已產生抗藥性。在這種況之下,我們必須在環境及飼養管理方面加以改善,把死亡降到最低。為了解決疾病的困擾,可採SEW計劃或MEW計劃。
環境與設備
台灣是屬於海島型氣候,高溫多溼。冬天溼冷,早晚溫差大,夏天又悶熱,對豬隻的影響甚大。基本上,年齡越小的豬需要越高的環境溫度,所以小豬離乳之日齡愈早則供給更理想的保育環境愈重要。環境的控制對達到理想的生長性能和降低死亡率而言極為重要。各階段體重的豬,對溫度的需求均不同,如表(五)(六),此外,保育舍內的溼度必須維持在50~75%之範圍,當超過75%時,潮溼就成為一個問題。在分娩舍的溫度必須考慮到母豬的溫度及小豬的溫度,因兩者間對溫度的需求相差甚大。正如冬天,早晚溫差大,對於哺育豬或保育豬應該加強保溫的效果。
儘可能做到對小豬感到舒適的感覺,把環境的緊迫減到最低的程度。如此除了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外,對小豬的生長性能必有極大的幫家。
除了溫度與溼度外,其他如賊風或畜舍通風(空調系統)、餵飼系統、畜舍材質、統進統出的作業流程等等影響環境緊迫甚大。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15 1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了。
这个资料有点旧了,1996年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后但是很多地方技术还不如人家1996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3 18: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