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言与试验目的
肺炎支原体 (Mh) 被认为是引起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气喘病)的主要病原。该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高料肉比以及容易导致其它细菌继发感染,因而对养猪业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1)。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就是想量化MH在保育期内传播和繁殖扩散的速度,并比较不同毒力的菌株之间传播速度的差异(2)。
材料与方法
48只3周龄没有感染MH和PRRS的仔猪随机分到6个圈中。每一组(圈)都分别养在独立隔离的房间内,并且每圈有2头猪胸腔接种7ml(7x107CCU)MH活菌,另外6头为易感猪只。有3个组的接种猪接种的是高毒力的MH,另外3个组接种的是低毒力的MH (2)。在6周的试验期间,每天都观察猪只,也就是从4周到10周(通常欧洲的养猪保育期)每天对猪只的体况、食欲、呼吸以及咳嗽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接毒后23、32、和43天(DPI)分别采血检测MH的抗体。接毒43天后对所有仔猪进行安乐死,并对其肺组织病变评分(3)。同时对每一个肺都做免疫荧光、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肺部病感染比例进行统计,对细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血管周围渗出的淋巴细胞及其形成节结的程度进行评分。取气管支气管灌洗液做巢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4)。使用经过修改后的细菌繁殖扩散率Sn来表示MH的传播速度,该方法是用来确定MH在试验期内从人工感染猪只接触感染传播到其它猪只的平均数。繁殖扩散率的计算是根据试验最后样本大小的分布来估算的(5)。
结果与讨论
到试验结束时所有人工接毒的猪只MH都是阳性。接触感染的猪只分布见表1。通过对气管支气管灌洗液做巢式PCR检测呈阳性的猪只都视为感染MH。在高毒力菌株接种的猪群中,感染率更高。结果显示出更高的繁殖扩散率。高毒力MH的繁殖率(95%可信度)计算的结果是1.47(0.68-2.71) ,低毒力的MH繁殖扩散率是0.85(0.33-1.66)。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头感染高毒力MH的仔猪就可以在保育期内感染同圈的1.47头仔猪。由于两组之间可信度的重叠,使得高毒力和低毒力MH的繁殖扩散率的差异不显著,总的繁殖扩散率为1.16。
仔猪在接毒后平均15天开始咳嗽,接种高毒力和低毒力MH的猪群平均开始咳嗽的时间分别为接毒后12.6天和17.3天。接种高毒力和低毒力MH后43天的血清阳转率接种分别是87%和67%。感染高毒力MH的猪只血清阳转要更早一些。人工接种高毒力MH的猪只的肺部病变得分为8.5分,人工接种低毒力的猪只是1.93分。高毒力组的猪的肺部病变平均得分是2.59分,而低毒力组的平均得分是0.62分。免疫荧光检查发现接种高毒力和低毒力MH的猪只的阳性率分别是 5/6和1/6。肺部感染面积统计发现, 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渗出物及其节结形成的程度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试验结果发现,感染低毒力MH的猪,其MH传播的速度要低于感染高毒力MH的传播速度。在我们实验室的条件下,MH繁殖扩散率只稍微大于1,这就意味着MH在保育期内的传播十分有限。尽管在试验条件下,MH的传播并不迅速,但是在不良的管理、过度拥挤或混合感染的刺激下MH的传播速度可能发生改变。总之,在试验中,在6周的保育期内猪肺炎支原体在同圈猪的传播速度非常缓慢。
给译者的启示
1.
在试验条件下,支原体在同圈猪中的传播速度很慢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对支原体的传播和感染十分密切,因此防制支原体肺炎要充分考虑管理和环境因素
2.
本论文的结论提示我们,由于感染后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免疫保护率存在很大差异,同样的疫苗同样的免疫时间在不同的猪场,其免疫保护效果不一样
3.
同圈猪群即使发生了咳嗽,有些猪只仍然有可能没有被感染,因此此时敏感药物的使用可以减缓程度传播速度和感染程度以减少损失
4.
确定猪群开始咳嗽的日龄,对于疫苗接种时间和策略性用药预防气喘病和PRDC具有指导作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