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lass=noborde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tdsp style="FONT-SIZE: 20px" align=middle><STRONG></STRONG></TD></TR>
<TR>
<TD class=tdsp height=8> </TD></TR>
<TR>
<TD class=tdsp style="FONT-SIZE: 14px" align=left>作者: <STRONG>郭为</STRONG></TD></TR>
<TR>
<TD class=tdsp height=8> </TD></TR>
<TR>
<TD class=tdsp style="FONT-SIZE: 14px" align=left>作者简介: 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TD></TR>
<TR>
<TD class=tdsp height=8> </TD></TR>
<TR>
<TD class=tdsp style="FONT-SIZE: 14px" align=left>发布日期: 2006-05-01</TD></TR>
<TR>
<TD class=tdsp height=8> </TD></TR>
<TR>
<TD class=tdsp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30px" align=left>
<STYLE type=text/css>
h1 {
font-family: "Arial", "宋体";font-size: 20px;line-height: 30px;color: #990000;text-decoration: none;
}
h2 {
font-family: "Arial", "宋体";font-size: 13px;text-decoration: none;color: #009900;line-height: 13px;
}
h3 {font-family: "Arial", "宋体";font-size: 18px;line-height: 20px;color: #000000;text-decoration: none;
}
h4 {font-family: "Arial", "宋体";font-size: 16px;font-weight: bold;color: #000000;text-decoration: none;
}
h5 {
font-family: "Arial", "宋体";font-size: 14px;line-height: 20px;color: #000000;text-decoration: none;font-weight: normal;
text-indent: 24px;
}
</STYLE>
<H5>像谜一样的神州数码。这是我们对神州数码的印象。自从联想分拆以来,郭为便一直试图在传统分销业务之外寻找新的战略增长点,并最终将新方向定位在IT服务。从实施效果来看,可以说初战告捷:销售总额突破200亿、利润翻番、成为中国IT服务的领先品牌、业务流程基本实现电子化。但在此期间,也频频生出不利传言:手机业务出师不利;分销业务准备出售……</H5>
<H5>神州数码为何选择IT服务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 战略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他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专访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先生。</H5>
<H5>《北大商业评论》:神州数码在过去五年都在努力尝试战略转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IT服务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中国许多企业的战略转型并不成功。您认为神州数码战略转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H5>
<H5>郭为:对于战略转型,我有两点体会:其一,转型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真的看清楚了所选的方向,这是决心和信心的来源。其二,要坚持。在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惟有坚持才能“笑到最后”。从CEO角度讲,推动一项变革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公司内、外部总有很多人和你的看法并不一致,而你必须扭转他们的观念。</H5>
<H5>神州数码的许多员工还保持着传统的分销业务的思维模式。相应的管理模式也是基于分销体系建设起来的,而我们又必须向高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变。这时,就会出现很多冲突。有的人完全不能接受新思维、有的人一知半解、还有人没弄明白就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因此,我一直强调,神州数码的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学习精神、反思能力,重新认识神州数码的核心能力。</H5>
<H5>《北大商业评论》:您认为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在转型过程中哪些东西要舍弃、哪些要坚持?</H5>
<H5>郭为:最核心的是看清方向。IT产业的未来发展重点一定是IT服务,包括软硬件维护服务、IT咨询、集成和开发服务、IT外包服务等。我们可以从宏观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推断:政治上,中国“十一五”规划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着力点;经济上,中国GDP持续增长,国内市场上演世界大战,本土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文化上,中国入世后,中国的文化环境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带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上,RFID、PHS、3G各种技术应用的发展给中国IT服务市场带来发展空间。我们预计,未来中国IT服务市场将以22.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H5>
<H5>此外,贵在坚持。坚持与信任是分不开的。在遇到挫折时,团队内部以及经营者和投资人都要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而不是走极端,把相关的人和事一棍子打死。比如,2002年,神州数码出现了严重的管理团队流失情况,那时我也几乎动摇过:还要不要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是坚持让我们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H5>
<H5>还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就是2003年的“珍珠港事件”。当年,神州数码的手机业务遭遇史无前例的重大挫折,大量手机积压滞销,现金流告急,事后我们发现并查处了一大批“有问题”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实现人员转型,是战略转型的重中之重。</H5>
<H5>《北大商业评论》:企业转型,最大的问题是人的转型,包括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的转型。原来在分销领域工作的员工,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在分销领域都很有优势。一旦转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难免会有员工队伍的调整、职务的升降。您怎么平衡老骨干与新骨干之间的关系?</H5>
<H5>郭为:我们的传统业务还在高速成长,分销人才可以被消化掉。而在IT服务领域,更多地聘用新人员来发展这块业务。二者的知识结构肯定有很大差别:分销讲究的是效率、成本、优势,而软件服务更注重创新。当然,神州数码内部有一个“玻璃墙板”,不同业务员工的待遇问题可以“分而治之”,视自身业务情况而定。</H5>
<H5>《北大商业评论》:那会不会导致内部利益的不平衡,产生冲突?</H5>
<H5>郭为:我们现在成立了四家虚拟子公司,也正是为了避免公司内部的利益冲突。过去,所有人接受的是同一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虽然干部横向调动的情况很普遍,但由于业务不同,同样级别的人待遇可能差别很大。现在,各子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考核指标。比如,分销业务的经营周期很短,而软件服务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看到效益。</H5>
<H5>原花旗集团副总裁董其奇领导的神州数码金融软件公司,就建立了严格有效的人才考核、培训、激励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360度绩效考评体系。该体系从员工的上级、下级和同级中选取考核人,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为员工评分。考评维度包括领导力、人才培养、关系、客户意识、交付、创造力、开放性、团队贡献、岗位技能等。虽然这套体系在细节上颇受争议,但从整体效果看,还是为建设和谐、高效、有价值的团队做出了突出贡献。</H5>
<H5>《北大商业评论》:IT服务的创新至关重要,但中国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还较低。您如何培育神州数码的创新能力?</H5>
<H5>郭为:我也时常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神州数码很难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客户也不成熟。比如,IT服务企业提供非常好的服务产品,银行却不一定买,因为他们认为太贵了。买家经常用价格决定采购,导致卖方只能拼低价。价格低,意味着缩减成本。这样一来,哪有企业还会专注于创新?只要把客户糊弄过去就行了。这就很像硬件产品的假冒伪劣现象。</H5>
<H5>那么,我们是跟风还是改变策略?最终我们选择了“不跟”,主动选择客户。我们必须顶住价格的压力,只和有眼光的客户合作。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项目积累自己的创新能力。只有客户相对成熟,非常清楚自己的需求,我们才能根据他的需求做出好的解决方案。</H5>
<H5>当然,做企业还要控制成本。但控制成本靠的不是偷工减料,而是扩大规模和技术前瞻性。如此,引领市场的成本才会降低。就像跑步,跟跑的人最累,因为领跑的人可以控制节奏。所以,根本问题是我们能否“领跑”。</H5>
<H5>《北大商业评论》:许多企业并非不愿意做中高端客户、做创新,而是由于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实力很强大,只好转而做低端、拼价格。您觉得与高端市场的跨国公司竞争对手相比,神州数码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H5>
<H5>郭为:的确,跨国公司有他们的长处,但也有弱点。比如在硬件产品或者数据库上,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拼。这些方面人家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硬抢是很难的。反之,我们要找他们的弱点,找市场的空白点。我们发现“IT服务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一些跨国公司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方案,这可以成为我们和客户合作的基础。在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我们做了十几年税务行业,这是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无法匹及的。对于这些客户来说,重要的不是给他提供一个技术,而是提供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许多客户没有专业的“CIO”,因此,我们便研究如何将IT和Business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这些客户创造价值。</H5></TD></TR></TBODY></TABLE>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