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正是养猪户(场)补栏的时机,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十分关键。那么,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呢?
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7.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 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而可防止外而疫病的传人,另一方而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山此造成的损失。 控制好其它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7.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1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而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7.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总的来说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攀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木病重在预防,应控制好应激及其它疾病的感染。现将有效的预防程序推荐如卜:7.9.1公猪。每月或每季度预防1次: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OOg,连用7d. 7.9.2母猪奸娠70-80d,产前7d-产后7d: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SOOg+支原必净SOOg,连续饲喂。 7.9.3母猪断奶当天-7d: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OOg+支原必净5OOg,连续饲喂。后备母猪配种前 7 -15 d: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OOg,连续饲喂。 7.9.4仔猪断奶前3d-断奶后2周:每吨饲料添加蓝 圆康泰5OOg+支原必净5OOg,连续饲喂。第18、22 7.10每周2次消毒:速洁1 500倍稀释带猪喷雾。
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年第1期彭彩兰(文水农牧局,山西文水032100)
[ 本帖最后由 zjjsyxk 于 2008-5-29 13:1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