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0|回复: 0

猪伪狂犬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2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 述 伪狂犬病是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脑脊髓炎)为主征,多数动物于局部皮肤呈现持续性的剧烈瘙痒(猪除外)。病猪的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和神经症状,病死率甚高;成猪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怀孕母猪发生流产。病猪都无明显的皮肤瘙痒现象。 病原体 是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常存在于脑脊髓组织中,病猪发热期间,其鼻液、唾液、乳、阴道分泌物及血液、实质器官中都含有病毒。 流行特点 对伪狂犬病病毒有易感性的动物甚多,有猪、牛、羊、犬、猫及某些野生动物,而发病最多的是哺乳仔猪,且病死率极高,成猪多为隐性感染。这些病猪和隐性感染猪可较长期地带毒排毒,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鼠类粪屎中含大量病毒,也能传播本病。本病的传播途径较多,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以及生殖道均可感染。仔猪常因吃了感染母猪的乳而发病。怀孕母猪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而使胎儿感染,以致引起流产和死产。 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和配料等发生感染。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可经胎盘侵害胎儿,泌乳母猪感染本病的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天,此时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发生。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猪舍首先发病,窝发病率可达100%。发病猪主要在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最早日龄是4日龄,发病率98%,死亡率8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可下降。年猪轻微发病,但极少死亡。母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 临床症状 猪的临床症状随着年龄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症状最严重。 本病潜伏期一般3~5天,发病仔猪最初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内容物为黄色,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特征。最常见的是间歇性抽搐、癫痫发作、角弓反张、盲目行走或转圈、呆立不动。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几乎100%死亡,发病仔猪耐过后往往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 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零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 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 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有的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初生体小、衰弱,弱胎2~3日后死亡,流产发生率约为50%。 病理变化 临床上呈现严重神经症状的病猪,死后常见明显的脑膜充血及脑脊髓液增加,鼻咽部充血,扁桃体,咽喉部及其淋巴结有坏死病灶,肝、脾有1~2毫米灰白色坏死点,心包液增加,肺可见水肿和出血点,都非本病特有的变化。组织学检查,有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及神经节炎变化。 实验室检查 既简单易行,又可靠的方法是运动接种试验。采取病猪脑组织,磨碎后,加生理盐水,制成10%悬液,同时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单位、链霉素1毫克,放入4摄氏度冰箱过液,离心沉淀,取上清液于后腿外侧部皮下注射,家兔1~2毫升,小鼠0.2~0.5毫升,家兔接种后2~3天,小鼠2~10天(大部分在3~5天)死亡。死亡前,注射部们的皮肤发生剧痒。家兔、小鼠抓咬患部,以致呈现出血性皮炎,局部脱毛,皮肤破损出血。进行回顾性诊断和检疫时,可用免疫荧光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也有人用皮肤变态反应进行检疫,此法虽简便易行,但检出率较低。 类症鉴别 对有神经症状的病猪,应与链球菌性脑膜炎、水肿病、食盐中毒等鉴别。母猪发生流产、死产时,应与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及原体病等相区别。 1.链球菌性脑膜炎。除有神经症状外,常伴有出血征及多发性关节炎症状,白细胞数增加。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有良好效果。 2.水肿病。多发生于离乳期。眼睑浮肿,体温不高,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3.食盐中毒。有吃食盐过多的事实,体温不高,喜欢喝水,有出血性胃肠炎,无传染性。 防治措施 1.治疗 。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在病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注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血液,有一定疗效。但是耐过猪长期携带病毒,应继续隔离饲养。 2. 平时的预防措施。 (1)自洁净猪场引进种猪,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1个月,并采血送实验室检查。 (2)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每周消毒1次,粪尿放发酵池或沼气处理。 (3)捕灭猪舍鼠类及野生动物等。 (4)种猪场的母猪应每3个月采血检查1次。 3.流行时的防治措施。 (1)感染种猪的净化措施。根据种猪场的条件可分别采取4种清除措施:①全群淘汰更新。适用于高度污染的种猪场,种猪血统并不太昂贵者,猪舍的设备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清除本病者。②淘汰阳性反应猪。每隔30天以血清学试验检查1次,连续检查4次以上,直至淘汰完阳性反应猪为止。③隔离饲养阳性反应母猪所生的后裔。为保全优良血统,对阳性反应母猪的后裔,在3~4周龄断奶,分别按窝隔离饲养,至16周龄时,以血清学试验测其抗体,淘汰阳性反应猪,经30天再测其抗体。④注射伪狂犬病油乳剂灭活苗。种猪(包括公母)每6个月注射1次,母猪于产前1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注射1次。种猪场一般不宜用弱毒疫苗。 (2)发病肥育猪场的处理方法。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可采取全面免疫的方法,除发病乳猪、仔猪予以扑杀外,其余仔猪和母猪一律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K61弱毒株),乳猪第一次注苗0.5毫升,断奶后再注苗1毫升;3月龄以上的仔猪和架子猪1毫升。成年猪和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2毫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3 08: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