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42|回复: 1

关于沈阳农大首任校长“张克威”的传记(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2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

[b](三)[/b]

       1939年3月,石友三公开与我党、我军闹磨擦,  中共北方局指示,在石部工作的共产党员,集体撤离,回根据地。张克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议室任高级参议,后派任驻冀南军区代表。
       194O年7月,张克威被调到一二九师政治部任生产部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后,他又兼任农林局长和农林专科学校校长。生产部和农林局常驻山西黎城县南委泉。
       南委泉是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那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张克威,亲切的称他“张部长”。他当官没有官架子,留洋知识分子没有洋派头,同谁都能谈得来,太行山老区人民记忆最深刻的是张克威引种、推广美国金皇后玉米良种。1943年在大生产运动中,大面积种植金皇后玉米,太行山区取得空前大丰收。同时,他还主持培育169号小麦良种,推广种植后,比当地小麦增产1-2成。张克威还在南委泉开辟苗圃,培育树苗,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他参与边区政府组织河北、河南等地敌占区难民,治理漳河,修坝筑堤,变水害为水利。因此,张克威被边区政府评选为劳动模范,参加了1944年夏季,由一二九师和边区[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8407.htm][color=#0000ff]政府[/color][/url]联合召开的群英会,受到邓小平政委的赞誉和嘉奖。生产部在南委泉办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张克成[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9575.htm][color=#0000ff]领导[/color][/url]生产部的干部、战士和家属,开办合作社、商店、饭馆和磨坊等,既方便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又为部队创收,积累资金。张克威通过国际友人购买几头荷兰奶牛,专人饲养,挤奶,除供给部队休养员食用外,还能分给当地缺奶水的婴儿食用。他领导种植的菜园子,各种蔬菜俱全,西红柿也是他最先引种到南委泉的。后来,家家种植,成为山区的主要蔬菜品种。由于生产部的工作搞得好,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在南委泉开办干部休养所。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的许多首长,都在南委泉休养过。他们每天都能吃到新烤的面包、新鲜的牛奶和蔬菜。一次,美国一架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用飞机,在璐城县境失事,五六名机组人员跳伞后被当地群众救起,师政治部派张克威把美国人接到南委泉,按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安排饮食。这些美国兵在远离大城市的南委泉,能吃到牛奶、面包和西式菜点,非常惊奇,都伸大拇指称赞张克威。
       1945年东北光复后,中共中央抽调大批干部赴东北开辟工作。9月上旬,中央任命张克威为东北干部总队副总队长(周桓为总队长兼政委),9月底,周桓,张克威率领干部总队共800多人,从河北涉县出发,徒步跨越河北省,经山海关于11月到达沈阳。东北局派张克威到长春,任长春卫戍司令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30334.htm][color=#0000ff]参谋长[/color][/url]。
       1945年12月27日,中共吉林省工委,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召开全省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省政府委员,成立吉林省政府。会上,张克威当选为省政府委员。1946年1月下旬,张克威被任命为实业厅[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847.htm][color=#0000ff]厅长[/color][/url]。实业厅既管农、林、牧业,又管工矿企业、工程建筑、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业。还管理工商行政事务,是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当时百业待举,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极少,城市又在苏军的占领下。在这种情况下,张克威只能从农村工作入手。他带领一个工作组到金家黄旗堡屯,调查全屯420户农民,1000口人的土地占有、阶级成分、受教育程度,对共产党的认识等情况,并根据多数[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39242.htm][color=#0000ff]佃农[/color][/url]的要求,将屯中3个最坏的地痞流氓扣了起来,为民除害。
       1946年4月,省政府从磐石迁到吉林市,实业厅改为建设厅,张克威仍任厅长。为了恢复工作,张克威请示省委同意,吸收留用伪省府的技术干部参加建设厅工作,包括几名日本技术人员。5月下旬,因形势变化,省政府撤到延吉,建设厅的工作又中断一段时间。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边陲,日伪时期农、林业和矿业资源遭到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掠夺性生产开发。东北光复前后,工矿企业又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工厂、矿山停产,机器设备残缺不全的情况下,难于恢复生产。张克威一方面组织干部到后方哈尔滨等地采购、收集工农业生产所需的设备、机器、部件等物资,一方面起草文件、报告,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各县(市)发信函、通知,要求回收工厂、矿山散失的机器、零件和电器设备等。特别是为了自卫战争,扩大军工生产,通知要求各县(市),收集生、熟铜、铁和各种金属材料,用以制造修理枪炮、弹药,满足前方作战部队的需要。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胜利结束后,东满形势好转,吉林军区所属部队在吉南、吉北地区开始局部反攻。“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张克威领导建设厅开始全面抓工、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在农、林业方面,发放贷款,奖励春耕,保护森林及原木搬运等,制订许多鼓励政策和措施。在工业方面,张克威亲自带领工作组到开山屯、石砚造纸厂蹲点,总结生产管理经验。他还到老头沟煤矿、蛟河煤矿、蛟河发电厂和夹皮沟金矿等工矿企业去检查生产情况。为东满根据地建设,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72873.htm][color=#0000ff]生产[/color][/url]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8年3月,吉林解放前夕,国民党六十军撤退时破坏了丰满水电站,造成全线停电。吉林刚收复,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即派张克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赶赴丰满抢修。当时张克威已接到东北局调他到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命令。为了抢修水电站,尽快恢复送电,他暂时没去哈尔滨报到,同技术人员和工人昼夜奋战。开始东北局、东北军区和省委领导同志,不知丰满水电站损坏的程度,曾担心大坝遭破坏严重,将危及松花江中下游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张克威检查后认为敌军破坏的不是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于3月12日电告东北局和东北军区,丰满水电站“并无危险性”,且“很快即可修复”。他们连续工作8昼夜,修好了被破坏的设备,于3月18日恢复发电,保障了东北解放区工矿企业生产用电。张克威在吉林省建设厅长的岗位上,领导完成最后一项重大工程修复任务,欣慰地辞别了养育他的吉林大地和家乡[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93.htm][color=#0000ff]人民[/color][/url]。

[b](四)[/b]

       1948年4月,张克威在东北行政委员会经委任农林处长,领导了开垦北大荒的工作,他负责组建了通北机械农场,萨尔图种畜场和鹤岗机械[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89590.htm][color=#0000ff]农场[/color][/url]。同年11月,[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450.htm][color=#0000ff]沈阳[/color][/url]解放。张克威奉命接收沈阳地区全部国营农林企业,录用了一批原有的科技人才,很快恢复了生产和科研[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614.htm][color=#0000ff]工作[/color][/url]。
       1949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成立,张克威被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分管国营农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畜牧兽医等项领导工作。作为农业专家,张克威深切感到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大国,若促进农业发展进步,改善落后经营方式和耕作方法,必须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因此,从1948年张克威到沈阳接收国营农场起就先后三次筹建沈阳农学院,并兼院长,致力于农业教育[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4500.htm][color=#0000ff]事业[/color][/url]。
       1952年底,中央决定撤销东北人民政府建制,东北局派张克威负责沈阳农学院的领导工作,后经[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7491.htm][color=#0000ff]国务院[/color][/url]任命为院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农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地培养现代农业科技[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905.htm][color=#0000ff]人才[/color][/url]。
       张克威在沈阳农学院任职20多年,从始至终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从院址的选定、学校的建设和布局、科系设置、畜牧场的管理、[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0439.htm][color=#0000ff]植物园[/color][/url]的开辟,以及师生生活等等,每一项都浸透着他的心血。
       张克威一生孜孜不倦,刻意追求,博学多才。他精通英语、日语,还掌握法、德、西班牙等语种。他特别珍惜各方面的人才,常说:“师者不佳,才子难溢”。沈农建院伊始,他即广泛地罗致专家、教授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建立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952年沈农有学生658人,教师8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讲师以上的教师38人,占师资总数的42%。张克威同这些教授、教师的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建立起非常深厚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2297.htm][color=#0000ff]革命[/color][/url]情谊。
       张克威是畜牧专家,早就有增设畜牧兽医系的打算。在设畜牧专业之前,他就逐渐调入一批畜牧兽医师资,不断增建设施,建起了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饲养楼和养猪、养马及养禽场。1953年,张克威把铁岭种畜场准备淘汰的16头苏联白种猪要来,放在学院饲养观察。他对专家确诊这种猪患有布氏杆菌,没有繁殖推广价值的结论持有怀疑态度。经张克威和姜绍渭老师同沈阳医学院协作研究,至1957年终于找出[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824.htm][color=#0000ff]苏联[/color][/url]白猪的病因,确诊为日本乙型脑炎,并对症治疗,保护了苏白优良猪种,否定了原来的结论。在这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张克威又参与用苏联白猪与本地黑猪杂交选育成功“沈阳花猪”优良型猪种,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70.htm][color=#0000ff]辽宁[/color][/url]乃至全国推广。1958年,沈阳农学院增设畜牧兽医系,张克威兼任主任,并且讲畜牧学课程,带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畜牧兽医师资。
       1956年春,沈阳农学院受林业部委托,增设林学系。张克威到林业部协商调来该部副总工程师韩麟凤教授任林学系主任。1962年,张克威将新建的农业水利专业、农业机械化专业和农业电气化专业合并,组建农业工程系,张季高教授为系[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27046.htm][color=#0000ff]主任[/color][/url]。3个专业由系里统一组织教学和科研,有利于管理。
       张克威十分重视购置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图书资料,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耐心说服行政、财务管理干部,处处要精打细算,注意节省行政经费,尽可能多挤出些钱来购买仪器,订购图书、期刊。在他的苦心经营下,1962年沈农各种实验室共有精密仪器4000多件,其中显微镜434台,可供8个专业(班级)同时上实验课使用。订购中外文图书资料328000册。当时有人认为购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图书是崇洋媚外的表现。张克威说,自然科学没有国界,它没有打上阶级的烙印,谁掌握它就能为谁服务、造福。因此,他亲自批准从西方国家订购大量图书和期刊,对了解国外农业教育、科研信息、理论成果,为本院教学、科研应用方面,起了重要[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62399.htm][color=#0000ff]作用[/color][/url]。
       1962年10月,张克威主持了沈阳农学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活动。10年间,沈农已建成农学、植保、土化、园艺、林学、畜牧兽医、农经、农业工程等8个系, 12个专业,成为一所完整、多科、综合性的农业高等学府,为国家输送3177名毕业生,同时在科研上也取得一大批重要[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1078.htm][color=#0000ff]成果[/color][/url]。
       此后,又经过4年的努力,到“文革”之前,学院规模又有了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他亲自跑科研机关请求拨款,支持吴友三教授建立植物免疫育种低温温室。1964年他批准修建了全省最大的水利馆,包括农田水利实验室,水电站与抽水机实验室,和水工实验室。1965,他又支持筹款建起了游泳池。这期间沈农在选拔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又取得新的成就。1966年全院的正、副教授增加到28名、讲师108名,还有一大批年青有为的助教,形成了一个相当雄厚的梯级师资队伍。这4年沈农为国家培养输送的毕业生、研究生比前1O年增加一倍多。还为前苏联、朝鲜、越南、前东德、蒙古等国家培养了一批留学生。这些成就是和张克威分不开的。沈农的教师称颂张克威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农业[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87353.htm][color=#0000ff]教育家[/color][/url]”,他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22: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