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曾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该病的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
1.种蛋带菌
种鸡(包括公鸡)患慢性白痢或隐性带菌,其所产的种蛋有30%左右带菌。
2.孵化器内感染
由于带菌种蛋出雏后,雏鸡的胎粪、绒毛、蛋壳等都含有大量鸡白痢沙门氏菌,其他雏鸡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被感染。
3.饲养管理不当
如育雏室的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密度过大,雏鸡饮水不卫生或不足,饲料品质不好,大小鸡混养等均可使本病发生。
4.消毒不彻底
鸡舍、用具等没有严格消毒,粪便处理不当。
5.老鼠、飞鸟进入鸡舍,关人员随便出入鸡舍。
6.从发病区的种鸡场引鸡苗。
7.滥用抗生素,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8.无有效疫苗来预防本病。
(二)防治措施
1.净化种鸡
这是预防和消灭鸡白痢的根本办法。育雏阶段出现症状的雏鸡均应淘汰,种鸡每月进行一次快速平板全血凝集试验,连续3次,一般即可消除带菌者。对入种蛋必须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蛋库、孵化室、出雏机、育雏室以及其他饲养器均应熏蒸消毒。
2.切断传染源
鸡舍和用具要经常消毒,产蛋箱内应清洁无粪便。孵化器内的死胚、蛋壳及绒毛等应仔细收集后消毒;注意灭鼠、驱飞鸟。
3.药物预防
①可用中药制剂:925一雏痢康(禽痢王),从开食起即在料中加入3%-5%,连续饲喂1周;②可用生物制剂:如乳酸菌片、促菌生、止痢灵等;③可用抗菌药物:呋喃唑酮0.02%-0.03%混料喂服,连用1周;土霉素片0.05%-0.08%混料喂服,连用5-7天。
4.药物治疗
①中药治疗:雄黄10%,藿香10%、滑石10%、白头翁10%、马齿苋15%、黄柏10%、马尾莲15%、诃子15%,共为细末,按日粮5%添加,治愈率较高。大蒜捣泥,加5倍量清水调和,0.5-1亳升/天,分3-4次滴服,疗效显著,②西药治疗:由于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最好先作药敏试验;在无条件进行药敏试验时,可首先用庆大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施得福、百病清等,按其使用说明饮服或混料喂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