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应激?所谓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凡是使机体不舒服的一切因素都可以称之为应激!对于猪场而言应激无处不在,应激可分为三类有:环境应激(热、冷、氨气、噪音、转栏、拥挤),管理应激(投药、换料、防疫、、配种、注射),外界因素应激(捕捉、运输、咬斗、品种)。
应激的机理及对猪场造成的影响
动物受到应激源刺激后,因糖质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使嗜酸性白细胞和T、B细胞的产生,分化及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减弱,体内抗体水平低下,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病力减弱.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体表有充血、紫斑,体温迅速上升,可达到42℃,后肢痉挛收缩。导致全身无力,肌肉僵硬。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过度兴奋而死亡,有些猪在车船运输途中突然死亡。再加上病毒病和细菌病混感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和或导致免疫抑制,有实验表明, 猪在应激时,机体必须动用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源的刺激,而使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糖皮质激素增加导致机体生长停滞,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表现为泌乳量减少,运输过程中及屠宰期间猪严重掉膘,小猪发育不良,成活率降低,饲料报酬低!应激可促使母猪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催乳激素等分泌减少,并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儿发育,造成早期吸收,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公猪性腺萎缩,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发育不良。
1、环境应激的预防:
一定要根据仔猪适合的温度需要,采取灯光和保暖,使保育舍温度保持22-28℃之间。在夏天要采取防暑降温,即使添加抗应激药物。冬天采取封篷、供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保持猪舍密度,育肥猪每头猪均占1.2-1.5平方米,使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此外,谢绝场内参观,禁止陌生人入场消除噪音源和异味。
2、管理应激的预防:
特别是断奶仔猪变换饲料时,应激反应则更为突出。在保育猪换料必须有过渡期,因为仔猪饲料营养落差过大。换料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E和电解质,换料前3天按照7:3(原用料7成更新料3成)的比例饲喂,后3天可以按照3:7饲喂,一周后可过度成新料。同时在注射疫苗和注射药物时应把疫苗或药物恢复室温,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注射时不能惊吓猪群切勿打飞针,在公猪配种时无惊吓,母猪配种后不易强行驱赶。
3、外界因素应激的预防:
在运输过程中应让猪充分饮足电解质,维生素C和白糖等水溶液。在抓获、驱赶时最好由饲养员操作。运输时间超过3小时,要尽可能让猪在中途饮水,最大限度地减轻应激。
如何减少应激:
应激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把它控制到最小.结合添加抗应激药物之外,我们应该在管理、饲养上重点去落实,为什么现在的猪这么难养、疾病难控制,我们应该好好的分析。
(1)、减少和避免各种外界干扰和不良刺激,保持平稳的饲养管理,混群要多加注意,避免拥挤、咬架等。
(2)、选择抗应激性强的猪种,以减少或杜绝发病内因;有应激敏感病史或对外界刺激敏感的猪群,不宜留用。注意选育繁殖工作。胆小神经质、难于管理、容易惊恐、皮肤易起红斑、体温升高、外观丰满的猪,多为应激敏感型,最好不要选作种用。
(3)、给猪创造较适宜的环境和改善饲养管理是预防应激的有效措施,如减少高 低温、贼风、高浓度有害气体、频繁转群、高密度饲养等对猪的影响,严格操作规程、保证日粮平衡等。
4、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有些生产工艺常可引起猪只的应激,如分段饲养中的猪只频繁并群、转群、定位饲养的母猪缺乏运动等,所以在生产中有些应激的产生仍不可避免。
5、采用药物预防应激简单有效,已发生应激时,使用药物也有治疗和缓解作用。预防应激效果较好被广泛采用的药物主要是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 在猪断奶、转群、运输等之前服用上述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抗应激作用。
出处:青岛易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