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料霉变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农作物在生长、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因天气、保存条件的不适宜,均可能产生霉变,过去人们对此并不重视,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霉变对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平均每年损失的饲料占总产量的20%,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饲料霉变所致.因饲料原因造成的养殖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应该占养殖总损失的5%左右。目前已知对饲料产生污染的霉菌约有30余种,产生的霉菌毒素大约有200余种,其中对养殖业影响比较重的有赤霉烯酮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黄曲霉菌毒素、赭曲霉菌毒素、禾谷镰刀菌毒素等。
饲料霉变是由于饲料中霉菌的大量繁殖所引起,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其营养物质被分解,适口性下降,并产生多种霉菌毒素,造成畜禽的生长速度缓慢,采食量下降,消化率降低,严重危害动物健康,甚至造成中毒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
饲料霉变的危害
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霉菌能利用饲料(谷物)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了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5%、蛋白质损失7%、脂肪损失3%。
2、影响动物繁殖性能。
镰刀菌属霉菌所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醇和玉米赫霉烯酮及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动物阴囊红肿,子宫扩张、肿胀及卵巢萎缩等症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或流产导致繁殖率下降,公畜睾丸萎缩,出现"雌性化"。
3、干扰动物免疫系统
黄曲霉毒素能降低动物的抗病力,干扰免疫接种与体内获得性免疫力。T—2(单端孢霉素)类是免疫抑制剂,能影响动物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4、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黄曲霉毒素能干扰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降低畜禽生长速度。霉菌毒素还能侵害动物肝脏及肾脏,影响生产性能。
饲料霉变的预防
1、减少污染:饲养场在采购玉米等主要原料是应该要加强检查、验收,防止霉变原料进厂,保持仓库、加工运输设备的干净,对库房要定期检查清理,对出现霉变、结块的饲料原料彻底清理干净。
2、控制原料含水量,保持环境干燥。一般要求饲料原料的含水量不超过13%,对含水量超标的饲料原料应及时晒干。贮存饲料的仓库要干燥,上方周围要留空隙,使空气流通。对贮存较久的原料要定期进行水分监测,含水量超标的应及时采取措施。
3、适当添加防霉剂和抗氧化剂。当饲料中的含水量高于安全贮藏含水率上限标准时可考虑添加防霉剂。常用的防霉剂有:(1)醋酸防霉:两份醋酸和1份醋酸钠混合,加入1%的三梨醇搅拌均匀、干燥,使用时加入1%,贮存的饲料90天以内不会霉变;(2)丙酸钙(丙酸钠)防霉剂:使用后可避免饲料温度升高,可降低动物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使黄曲霉菌失活,一般添加量为0.2%--0.4%;(3)克霉净防霉:在每吨饲料中添加0.5克克霉净,贮存的饲料60天不会结块。另外饲料中添加0.2%的富马酸二甲酯防霉也有明显的效果。对易氧画的原料,如鱼粉添加750毫克/公斤的山道喹,对抗氧化和防霉也有极好的作用。
4、饲料的合理贮存。贮存饲料的仓库应通风、阴凉、干燥、地势高,底部要有木板架撑隔。
5、在饲喂时加入一定量的脱霉剂,如蒙特石、霉可脱等。
出处:青岛易邦,谢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