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85|回复: 8

养重于防——“六马精细养猪模式”精粹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 15: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我国养猪业由农户散养逐步过渡到规模养殖以来,养猪过程经厉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具体来说是由重治疗轻预防,到防重于治,到防养并重。现在我们提出养重于防,无病才是养猪的最高境界。因为以下的几个原因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养猪模式。

  一、国产药物质量不稳定,进口药物价格昂贵

  这是人所尽知的事情,用进口药物会造成成本过高;而用国产药物一般会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药费也花了,病也没有治好,费钱、费人、费工,得不偿失。

  二、治疗就会增加费用,凡病就会造成损失

  治疗时必须用药,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养猪的费用增加;同时治疗时难免死猪,每死一头猪,也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头猪所有的培育费用——饲料、人工、设施、水电等。赔钱是任何一个猪场老板都不愿意接受的。

  三、防得了人,防不了动物

  许多病都会有传染的可能,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消毒和预防工作,但老鼠、苍蝇、麻雀等却是难以防范的,它们会把病从一个猪群传给另一个猪群,只要猪场有可传染的病,就难以避免传播。

  四、操作不到位影响药物使用效果

  治疗过程中的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料中加药时的搅拌不均匀,猪因高烧采食减少或不食,药物因异味太大影响采食量和饮水量,治疗时的药不对症或剂量不合适等,都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五、诊断难

  诊断困难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另一大问题。简单一种呼吸道症状就可能有多种病,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支原体、胸膜肺炎放腺杆菌、弓形体等,都会引起咳嗽、喘气,生产一线没有足够的高水平专家,而且单纯解剖几头猪就能鉴定一种病的可能性也不大。疾病诊断不清,就难以用药,就不会产生好的治疗效果,就不可避免死猪并造成损失。

  六、频繁用药造成的无药可用

  自从圆环病毒病发生以来,药物预防似乎成了减少死亡及损失的唯一手段,母猪料中加药、仔猪三针保健、保育猪从转入后不停地料中加药水中加药,到生长育肥仍频繁用药,出栏一头猪用药费高达五十元以上,但却难以阻止全群死亡率的升高。因为哺乳仔猪死亡少了,保育段死亡少了,但生长育肥猪却死亡多了,而且是一旦生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因为不停地用药,病原已产生了抗药性,效果差的药或小剂量的药物对它已没有作用。

  七、无病是养猪的最高境界

  养是靠适宜的环境、全价的饲料、精细的管理解决猪场的问题,因为这些因素可以增强猪的抗病力。任何猪发病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内因就是猪的抵抗力。严格的消毒可以使病原菌难以生存,干净的卫生环境使病原菌无处藏身,科学的防疫将阻止烈性传染病的危害,全价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会使猪一直处于舒适的环境中,这样的猪是很难发病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一定是非常愉快的,真正达到快乐养猪的境界。

  让猪场永远称为养猪场,而不是兽医院或疗养院。

  本文曾在《今日畜牧兽医》登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12 1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刘老师致敬啊,多好经验!
发表于 2008-1-12 1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养重于防,同意刘老师观点
发表于 2008-1-15 2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阿,最简单的往往最有效
发表于 2008-1-16 22: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刘老师的观点,善治者治未病
发表于 2009-3-23 15: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这么多道理,感觉不到到底有多好
发表于 2009-4-1 19: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老江湖,观点很好
发表于 2009-4-4 09: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阿,最简单的往往最有效@@003:
发表于 2009-5-19 23: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从空间隔断传播了,
生态隔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15: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