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46|回复: 7

猪 病 诊 治 问 答〈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1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秋冬季节如何防治猪病毒性腹泻?
猪病毒性腹泻是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轮状病毒(RTV)感染等由病毒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此类传染病虽然病原和流行规律不同,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致病机理相似,养猪现场不易鉴别诊断,并且常呈混合感染,因此在中小型养猪场(户),可将此类传染病归纳为病毒性腹泻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疗。
1.1 流行规律
季节性:北方从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多发,南方每年12月到次年4月多发,但近年本病的季节性减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猪的排泄物均可带毒,通过饲料、饮水、生产用具和空气传播,消化道、呼吸道均可感染,数日之内可蔓延全群。
小猪易感:哺乳仔猪发病率80%~100%,病死率80%~100%,尤以1周龄之内仔猪严重。随日龄增加,患病猪症状减轻,病死率降低。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出现水样病毒性腹泻时,使用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沙星类)和氨基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有时稍有疗效但停药后病情反复。
温和型或混合感染病例增加:研究发现从临床诊断为仔猪黄痢的病例中分离到TGEV、PEDV、RTV,说明本病病毒可在猪体内携带,或者引起非典型(温和型)病例。本病除与大肠杆菌等细菌混合感染外,经常出现两种或三种病毒混合感染。
1.2 临床症状
病毒性腹泻的示病性症状:稀便、水样腹泻,迅速消瘦。
仔猪偶见呕吐,幼猪和育肥猪少见呕吐。排出的粪便先为稀软,后为稀水样,呈喷射状。仔猪排泄物以黄、绿色为主,偶见白色或暗红色;幼猪和育肥猪排泄物以黑色、灰色为主,偶见绿色和黄色。
患猪脱水、迅速消瘦,病程稍长出现贫血、皮肤发白,患病幼猪和育肥猪体重1周之内可减轻3~5千克。
1.3 致病机理
病毒侵入肠黏膜上皮,损害绒毛上皮细胞,使其严重萎缩并丧失功能,造成小肠内酶活性显著下降,影响肠道对养分(如乳糖)的消化和电解质的传送,引起急性吸收障碍综合症。未消化完全的乳糖等饲料消化降解物质在肠道内造成高渗透压的环境,在渗透力的作用下,肠道内液体潴留,并且可通过肠黏膜从身体组织中吸取体液,造成脱水和水样腹泻。结肠内钠的运输功能发生变化,造成肠道内电解质和水分的积聚和血管外蛋白质的损失。最后出现营养缺乏症、代谢性酸中毒、脱水,严重时引起心功能异常而出现死亡。肠黏膜的损害和肠道内营养物质过剩,增加了其他肠道致病菌大量繁殖和感染的机会,造成肠道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1.4 综合治疗
关于猪传染病的专著在介绍本病时,一般认为无特效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采用复方抗病毒药物+林可霉素类抗菌药+复方葡萄糖盐进行综合治疗,有效率80%以上。
(1)抗病毒药物:可使用病毒唑与黄芪多糖的复方制剂(如疫病康),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TGEV、PEDV、RTV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芪多糖通过增加猪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毒。
(2)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林可霉素类药物(如菌炎宁)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弓形体等)有特效,可有效控制肠道致病菌混感或继发感染;可治疗结肠炎症,促进肠道(尤其结肠)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有抗厌氧菌作用,有助于修复肠黏膜,恢复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
(3)葡萄糖盐: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维生素C10克、葡萄糖25克、常水1升,每千克体重30~50毫升,饮水或灌服。
1.5 预防措施
保持猪舍、环境卫生;注意保持适宜的舍温;在秋冬季节,坚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在白天13:00~15:00气温稍高时消毒,可选用双季胺盐络合盐、火碱等消毒药物。母猪产前2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2毫升。对7日龄的仔猪保护率达95%以上。
2 秋冬季节如何全群防治猪呼吸系统传染病?
秋冬季节,受气温和猪舍封闭的影响,猪群易发生和传播以咳、喘、发烧、耳和腹下发红为特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本病以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支原体感染为主,并伴有圆环病毒、链球菌、厌氧菌、沙门氏菌或弓形体等病原混合感染,使用单一药物全群预防的效果不理想。临床实践证明,使用复合抗生素制剂,对全群防治呼吸系统传染病有特效。
推荐配方:氟苯尼考10克或阿奇霉素3克(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气喘病)、林可霉素5克(治疗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和弓形体病)、替硝唑2克(治疗厌氧菌肺炎)、黄芪多糖3克(治疗圆环病毒病)、安乃近10克(退烧)、氨茶碱5克(平喘),拌料100千克,连用3~5日。
3 猪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
3.1 猪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3.1.1 咳嗽 咳嗽是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第一警示信号,应该引起广大养猪场(户)的重视。猪在非采食时,出现多声或者连续的咳嗽,说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受到炎性分泌物的刺激。经大量的临床和病理实践证明,当猪群中数头猪出现咳嗽时,说明猪群已经受到呼吸道传染病的侵害,猪的呼吸系统,如气管、支气管和肺脏已经出现病变。2004年5月到10月,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十省区对饲养30头以上的养猪户调查表明,对猪咳嗽重视不足。部分养猪户认为,猪咳嗽对猪采食和增重没有什么大影响,就连小孩子刚刚咳嗽都不一定马上治,所以猪群出现咳嗽时,得观察几天再决定。2004年6月2日在辽宁省北宁市,科丰公司对出现咳嗽而养猪户认为健康的10千克幼猪腋下动脉放血后进行剖检,左侧肺尖叶与心叶结合部位可见15厘米×20厘米充血病灶,肺大叶可见多处黄豆粒大小的出血斑;气管环充血;说明此猪呼吸系统已经出现炎症变化,怀疑有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
3.1.2 气喘 观察猪气喘的最佳时机为早晨饲喂之前或者采食1小时后休息时,发现侧卧猪出现腹式呼吸(猪呼吸时,腹部明显起伏),即可认定有气喘症状。在猪运动和采食时,轻微的气喘很难发现。诊治时发现,部分养猪户不了解猪气喘的判断标准,认为只有出现不食、呼吸困难才是气喘,延误了治疗时机。此时剖检肺部可见:单侧或双侧的心叶或尖叶出现肉样变,大叶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淤血斑点。
3.1.3 呼吸困难 患猪出现不爱吃食、精神不振、张口喘、出气不畅、腹下或者后背发红、后背毛根出血、耳缘发紫等症状。剖检可见:胸腔液增多、纤维素性渗出,肺间质增宽、水肿、坏死灶,肺与胸膜粘连,心叶、尖叶出现肉样变,大叶颜色变黑、质地变硬。
3.1.4 体温升高 干粪(严重时呈羊粪样),耳根烫手,全身潮红、打颤,体温在39℃以上。
3.2 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因和流行规律方面的新特点
3.2.1 猪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复杂并且通过临床症状诊断困难 综合有关材料和科丰公司近一年的诊断结果,能够造成上述呼吸道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疾病有:猪瘟、弓形体病、链球菌病、气喘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附红细胞体病、厌氧菌性肺炎。这些传染病在临床上均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的症状,养猪户和基层兽医仅从外观症状,很难诊断是某一种或几种传染病感染,也很难排除某种传染病的感染。
3.2.2 猪呼吸道传染病混合感染病例增多 《养猪》2004年第四期发表题为《多起“高烧、气喘、腹下发红、耳缘发紫”病例的诊疗体会》,该材料介绍共诊断56例,在初步诊断的44例中,仅有10例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温和型猪瘟等单独感染;28例出现温和型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等传染病不同程度的混感。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不能按传染病教课书上介绍的单一病原感染的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治疗,也不能仅仅关注气喘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必须重视混合感染,根据混感的病原不同进行综合预防和治疗。
3.2.3 猪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治疗效果差 长期使用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如青霉素类(除复方阿莫西林)、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除丁胺卡那霉素)、氟喹诺酮类等,对混合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可选择:复方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特殊说明:选购药品时请看主要成分,不应该只看商品名称)、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等。
单独使用抗菌药治疗效果差:在治疗呼吸道传染病时,必须标本兼治,在抗菌消炎的同时,使用退烧药和平喘药。
单一药物治疗混合感染效果差: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混合感染,针对病因不同,选择多种药物配合治疗。例如,怀疑传染性胸膜肺炎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应选择氟苯尼考、磺胺六甲氧嘧啶、退烧药、平喘药进行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在肺脏出现炎症时,正常存在于体内的厌氧菌会继发感染,出现厌氧菌性肺炎。通常药物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有效,而对厌氧菌无效,因此,在治疗时,必须同时使用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才有可能彻底治愈肺部炎症。
病程中后期治愈率低:在病程的中后期,肺脏出现肉样变、坏死灶、纤维素渗出、质地变硬、质地变脆等病变。如果在刚刚出现咳嗽、气喘时,没有进行全群拌料投药,一直到猪出现呼吸困难、不食、身红、耳紫时,才进行注射药物治疗,病死率会超过50%。严重时注射药物后,猪心跳剧烈加快、呼吸量骤然增加,而此时患猪的心肺功能在久病之后已经不堪重负,就会出现因心衰、肺出血而死亡。因此,猪的呼吸道传染病适宜的治疗时机是病程早期,肺部病变可修复时,全群拌料,对采食量下降猪进行肌肉注射。
规模化养猪场(户)对全群用药重视不够:部分养猪场(户),由于养猪数量较多,发生呼吸道病时,只对重症猪进行治疗。对于全群未重视,或者由于认为对全群肌肉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预防不方便而未采取措施,或者对全群使用如土霉素等常规用药物进行预防。事实证明,在猪群已经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的患猪,或者有患猪因此而死亡时,猪群已经处于感染状态,存在病原携带者、症状不明显患猪和症状较轻患猪。对于饲养量在30头以上的猪场(户),在重视对病重患猪进行个体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全群猪,通过全群投药方式,对处于病程早期的患猪进行治疗。
3.2.4 秋冬季多发、幼猪易感 入秋之后,气温下降、猪舍温度低,未封闭时舍内气流过大,封闭后通风不良、舍内湿度大、圈面潮湿、有害气体浓度大、病原易繁殖,猪呼吸道传染病明显增多。生后20日至30千克体重的幼猪均易感染,部分小气候差的猪舍,60千克育肥猪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3 猪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方案
3.3.1 个体治疗方案(各方案均以5日为1疗程)
不明原因不食:黄芪多糖注射液,每日2次。或者替硝唑注射液(炎速敌)+头孢菌素,每日2次。
不明原因咳嗽:氟苯尼考注射(肺炎灵)48小时1次(或者使用复方阿莫西林,每日2次;或者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日1次),同时使用替硝唑注射液(炎速敌)每日2次,两种药物分别注射。
咳嗽、气喘、不发烧:氟苯尼考注射(肺炎灵)48小时1次(或者使用复方阿莫西林,每日2次;或者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日1次),替硝唑注射液(炎速敌)每日2次,配合使用氨茶碱注射(或者蟾蜍注射液),两种药物分别注射。
咳嗽、气喘、发烧:在“咳嗽、气喘、不发烧”的方案基础上,增加退烧药,可选择安乃近、氨基比林以及中药,退烧药,每日2次。
耳缘发红、腹下发红:黄芪多糖+白细胞介导素(科丰黄芪毒霸),每日2次;长效磺胺注射液,每日1次;配合使用樟脑注射液,每日1次。
咳嗽、气喘、身红、耳紫(不能排除温和型猪瘟)的重症患猪:采用重症混感肺炎五日疗法。
第1日使用黄芪毒霸+蟾蜍注射液,替硝唑(炎速敌)注射液+退烧药,分别注射,上下午各1次。
第2日同第1日。
第3日上午黄芪毒霸和10倍量猪瘟苗,分别注射。下午氟苯尼考注射液(肺炎灵),替硝唑(炎速敌)+退烧药,分别注射。
第4日上午磺胺六甲氧嘧啶注射液(红弓链灵),替硝唑(炎速敌)+退烧药,分别注射。下午替硝唑(炎速敌)+退烧药。
第5日上午磺胺六甲氧嘧啶注射液(红弓链灵),替硝唑(炎速敌)+退烧药(体温正常可不用),分别注射。下午氟苯尼考注射液(肺炎灵),磺胺六甲氧嘧啶注射液,分别注射。
临床实践证明,重症混感肺炎五日疗法,可有效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厌氧菌肺炎和弓形体之间的混合感染,并对温和型猪瘟和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3.3.2 全群治疗方案
怀疑仔猪副伤寒、链球菌、弓形体混感:取林可霉素8克、壮观霉素8克、甲氧苄啶1克、替硝唑3克(商品制剂为科丰菌炎宁粉)拌料100千克,连用5日。
怀疑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病、沙门氏菌混感,猪群出现发烧、干粪:取氟苯尼考10克、甲氧苄啶2克、替硝唑2克、安乃近10克、氨茶碱5克(商品制剂为科丰肠肺宁)拌料100千克,连用5~7日。
怀疑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病、沙门氏菌混感,粪便正常:取阿奇霉素3克、替硝唑2克、安乃近10克、氨茶碱5克(商品制剂为科丰呼支齐效)拌料100千克,连用5~7日。
如果怀疑猪群感染温和型猪瘟病毒、圆环病毒,则在上述配方基础上增加:黄芪多糖3克、病毒唑3克。使用科丰肠肺宁或者呼支齐效时,不用增加。
特殊说明:拌料量以该群猪发病前采食量未下降时每日采食量为准,猪群发病后,虽然采食量下降,仍然按健康时采食量应该投药量投药,以确保发病猪不因采食量下降而摄入药物不足。
3.4 猪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预防
保持舍内干燥:秋冬季节,先清干粪后扫圈,一般不用水冲洗圈面(转群后消毒除外),适当减少圈面消毒,每周1~2次即可。
保持舍内温度:北方养猪户可以通过火墙、土暖气等方式增温,有条件的猪场应设先进采暖设备。
保持适当通风:在晴朗天气,可选择13:00~14:00时,通风1~2小时。养猪实践证明,采用正压鼓入热风可解决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加强猪群免疫:猪瘟必须免疫,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可增加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
定期和不定期预防性投药:17~20日龄、60~65日龄、35千克左右、60千克左右,应全群预防性投药,可取罗红霉素5克、甲氧苄啶2克、替硝唑3克、黄芪多糖3克,拌料100千克,连用7日。
4 温和型猪瘟的防治
2004年5~12月,笔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广东、海南等7省为广大养猪(场)户进行猪病培训85次,听众达5 000余人次;为养猪(场)户现场诊疗猪病500余户次;电话咨询猪病2 000余人次。在2004年底进行技术总结时发现,温和型猪瘟仍位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首。
4.1 温和型猪瘟的流行特点
4.1.1 临床和病理特点与典型猪瘟有较大差别。温和型猪瘟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高烧、背部毛根有出血点、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反复,肾脏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在笔者15年猪病诊治过程中,见到典型猪瘟病理变化的(如脾脏边缘梗死、回盲瓣纽扣状肿等),尚不足50例,主要出现在饲养时间过长的猪群(如泔水猪、过年猪)。
4.1.2 出生1周内、购入2周内;30 kg、60 kg左右的猪群阶段性高发。
4.1.3 混合感染。临床诊断中发现,温和型猪瘟经常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和水肿病等混合感染。单一温和型猪瘟病例不超过10%。
4.2 温和型猪瘟流行原因
4.2.1 母猪和仔猪未接种猪瘟疫苗。笔者在猪病培训班、现场猪病诊疗和电话咨询中调查发现,基础母猪饲养量10头以下的养猪户,80%以上的母猪不接种猪瘟疫苗、70%以上自繁自养的仔猪断奶时不接种猪瘟疫苗、95%以上待售的仔猪断奶时仍未接种猪瘟疫苗。1993~1995年笔者大量的研究证明,在保证空怀期母猪接种猪瘟疫苗的情况下,仔猪出生后通过母乳获得的母源抗体在18~25日龄时已不能有效抵抗猪瘟病毒侵入,仔猪必须在20日龄左右免疫。母猪未接种猪瘟疫苗的情况下,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一般在15日龄之后不能有效抵抗猪瘟病毒,仔猪断奶前或外售前不进行猪瘟免疫,增加了仔猪购入后迅速发生温和型猪瘟的可能性。
4.2.2 猪瘟疫苗免疫剂量失误。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说明书使用剂量为2~4头份,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临床至少使用5头份才有较可*的效果。在接受笔者调查的养殖户中,有30%左右不知道接种多少剂量(当地兽医统一免疫),30%左右免疫剂量1头份,20%左右免疫剂量2~3头份,10%左右超过4头份。猪瘟疫苗免疫剂量不足,是温和型猪瘟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4.2.3 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失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尽科学的猪瘟免疫程序:超前免疫,直到出栏不再免疫;超前免疫,20日龄再免;20~25日龄免疫直到出栏不再免疫;仔猪断奶前不免疫;购入时入栏当即免疫;购入后15~30天免疫。调查中发现,基础母猪少于20头的养猪户在采用超前免疫时,能够做到仔猪一出生就接种猪瘟疫苗,并保证免疫2小时后才能吃初乳的,不超过1/10。
4.2.4 兽医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部分省市规定,猪瘟疫苗必须经当地兽医免疫,剂量为1~2头份,并由兽医发放免疫卡和免疫耳标。兽医一般对某一村或多个养猪户采取集中免疫方式,按当日应免疫猪头数计算后,一次性稀释疫苗,逐户免疫。有研究证明,常温下,猪瘟疫苗稀释后3小时已经失效。多户集中免疫猪瘟的管理方式存在剂量不足、疫苗稀释后使用时间过长失效、通过针头传染其他疾病等缺陷。
4.2.5 误诊。由于温和型猪瘟不具备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按典型猪瘟的标准诊断,往往把温和型猪瘟误诊为其他疾病或漏诊。温和型猪瘟常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临床易诊断为其他传染病,而忽视温和型猪瘟。
4.3 温和型猪瘟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与混合感染
4.3.1 温和型猪瘟的临床表现。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出生后1周内不明原因死亡等。15~30日龄仔猪、购入仔猪和育肥猪表现为:高热、气喘、不食、猪群中同时出现腹泻和干便、后背毛根有出血点、腹下皮肤发红、后肢运动失调,注射猪瘟疫苗出现过敏、发病或死亡。曾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白痢、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链球菌病等,在使用抗生素和退烧药物治疗后能暂时性控制病情,但停药后复发,死亡率15%~50%。
4.3.2 温和型猪瘟的病理变化。肾脏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以针尖大小居多;淋巴结肿胀、水肿或出血,常表现为外周出血(呈大理石样变);膀胱、咽喉偶见出血点。
4.3.3 诊断依据。鉴于目前温和型猪瘟流行情况,建议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能排除有温和型猪瘟存在时,就应怀疑温和型猪瘟,并按温和型猪瘟混合感染进行防治。
4.4 怀疑温和型猪瘟的防治措施
黄芪毒霸(黄芪多糖+生物制剂)注射液0.2 mL/kg体重,1日2次;红弓链灵(长效磺胺+增效剂)注射液0.2 mL/kg体重,首次倍量,1日1次;安乃近注射液0.2 mL/kg体重,连用4~5日。注射黄芪毒霸和红弓链灵后2~3日,免疫猪瘟疫苗,若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免疫剂量为10头份,稀释为2 mL,肌肉注射。
如出现以下传染病混合感染,建议治疗方案:
腹泻、肠炎、链球菌、弓形体混感:使用菌炎宁(复方林可霉素)全群拌料,0.2 g/kg体重,连用3日。
咳嗽、气喘、身体发红、耳缘发紫,肺心叶或尖叶肉样变、肺脏变性、坏死、纤维素性渗出、粘连等,怀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气喘病混合感染:使用肠肺宁(复方氟苯尼考)或者呼支齐效(复方阿奇霉素)全群拌料,0.2 g/kg体重,连用5~7天;不食的患猪注射肺炎灵注射液(复方氟苯尼考)和炎速敌(复方替硝唑),0.2 mL/kg体重,前者36小时1次,后者1日2次。
茶色尿、皮肤发白、皮肤发黄,怀疑有附红细胞体混感:注射三氮脒制剂,3~5 mg/kg体重,连用3~5日;使用附红宁(复方强力霉素)全群拌料,0.2 g/kg体重,连用5~7日。
50%以上猪出现食欲不振,使用磺胺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沙星类)治疗效果不明显,怀疑厌食性链球菌混感:百呼泰(复方罗红霉素)全群拌料,0.2 g/kg体重,连用3~5日。
4.5 猪瘟的免疫程序
种公猪春秋各1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周、母猪产仔20日、仔猪出生20日、仔猪购入5~7日免疫,初生和购入仔猪首次免疫30日之后再免,以上免疫一律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5头份。
注意事项:疫苗稀释后3小时内用完;注射疫苗出现过敏、发病时,使用黄芪毒霸和红弓链灵注射液救治;不可多猪使用同一针头;仔猪购入按程序用药,购入后5~7日内接种猪瘟疫苗;接种猪瘟疫苗前后2日内不能使用抗菌灵注射液(复方病毒唑)和疫病康可溶性粉(复方病毒唑)。
5 外购仔猪育肥商品猪的保健
外购仔猪育肥发病多,须采取预防性保健措施。购入1~3天:1)菌炎宁+复合维生素拌料 ;2)限料(蛋白质不宜过高);3)预防腹泻、水肿病。剂量及用法:每袋(75克)拌料37.5 kg,连用3天。第4~6天:1)百呼泰+复合维生素拌料2)限料(蛋白质不宜过高)3)预防链球菌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剂量及用法:每袋(75克)拌料37.5 kg,连用3天。第4~6天:注射黄芪毒霸+经弓链灵2~5 mL/头,连用3天。第7天:猪瘟疫苗首免,5头份稀释成2 mL,肌肉注射。第15天:仔猪副伤寒首免,口服2头份。第17天:猪口蹄疫疫苗首免,肌肉注射2头份。第20天科丰百虫灵首次驱虫,防治体内外寄生虫,肌肉注射1 mL。第27天:科丰百虫灵再次驱虫,根治体内外寄生虫,肌肉注射1 mL。第30~33天:呼支齐效拌料,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第袋(75克)拌料50 kg。第37:天猪瘟二免、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免疫,猪瘟每头5头份,其他1~2头份。第52天:猪口蹄疫疫苗再次免疫,肌肉注射2头份。第55~58天:呼支齐效每代(75克)拌料50 kg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出现稀水样便,用疫病康+菌炎宁75g拌料50~75 kg,连用3天;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用肠肺宁75g拌料50kg,连用5天;身红、耳紫的用黄芪毒霸+炎速敌+红弓链灵;怀疑猪瘟的,使用黄芪毒霸+红弓链灵连用2天,注射猪瘟疫苗10倍量。
6 猪厌食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从猪的扁桃体、肠道和粪便中可分离到多种链球菌,其中有些是猪肠道正常菌群,有些是潜在的病原菌。致病性链球菌因其种类较多、带菌率高、引发传染病类型多样、各类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差异较大、极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受到广大养猪场(户)的重视。
目前除败血性链球菌病、关节炎性链球菌病、脑炎性链球菌病、化脓性链球菌病、肺炎性链球菌病、阴道炎性链球菌病之外,最近流行厌食性链球菌病。
6.1 厌食性链球菌病的病原、症状和流行特点
厌食性链球菌病可发生于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和母猪等任何猪群,无季节性。
经微生物学检验,从患猪体内分离到多种链球菌,以猪链球菌为优势菌群。致病的猪链球菌血清型各资料报道不一致。目前尚未见使用疫苗预防厌食性链球菌病的报道。
单纯的厌食性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采食量下降,下降的幅度为10%~35%。发病初期,患猪的体温、精神状态、体表颜色、运动协调性等未见异常。此时采食量降低10%左右,往往不被重视或未发觉。
患病2~3天后,采食量下降15%~20%,患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体温39 ℃左右,个别猪体表发红、运动后消失,此时易误诊为一般性炎症,但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制剂效果不显著。
病程稍长的,采食量下降20%~35%,严重时可下降50%以上,此时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而出现发烧、咳嗽、气喘、皮肤发红、后背毛根处有出血点等症状。此时临床易被诊断为温和型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或败血性链球菌病,采用氟苯尼考制剂、氟喹诺酮制剂、长效磺胺制剂、土霉素制剂和阿莫西林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理想。
6.2 厌食性链球菌病的诊断要点
商品猪群全群日采食量与前一天持平或者稍有下降,而此时猪群精神状态、体表颜色、粪便性状和呼吸系统未见异常,此情况持续2~3天,采食量下降10%以上,全群未出现发烧、咳嗽、气喘、皮肤发红、后背毛根有出血点等症状,或者个别出现此症状(不超过5%),应怀疑是本病。
6.3 厌食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治疗原则: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机体抗病力、全群投药与个体注射相结合。
6.3.1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链球菌广泛存在于猪群之中,在以往猪病防治过程中,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尽合理,使链球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有试验表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磺胺2甲氧嘧啶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近半年临床实践证明,链球菌对部分大环内脂类药物较敏感。
6.3.2 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机体抗病力 在饲料中添加甜味剂、香味剂或者诱食剂,增加采食量;使用替硝唑抗厌氧菌混合感染;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和电解质,提高机体抗病力。采食量增加和抗病力增强,可提高本病的自愈率。
全群投药治疗方案一:罗红霉素5 g、甲氧苄啶1 g、替硝唑2 g、左旋氧氟沙星3 g、维生素C 15 g、复合电解质10 g、香味剂0.5 g、葡萄糖100~150 g(商品制剂为百呼泰),拌料50~75 kg,连用3日。如果采食量下降30%以上,按0.2 g/kg体重取药,灌服或饮水。
全群投药治疗方案二:阿奇霉素3 g、甲氧苄啶1 g、替硝唑2 g、黄芪多糖3 g、维生素C15 g、复合电解质10 g、香味剂0.5 g、葡萄糖100~150 g(商品制剂为呼支齐效),拌料50~75 kg,连用3日。如果采食量下降30%以上,按0.2 g/kg体重取药,灌服或饮水。
在全群投药基础上,对采食量下降严重或不食的患猪,采取肌肉注射。罗红霉素注射液0.2 mL/kg体重,每日1~2次;阿奇霉素注射液0.2 mL/kg体重,每日1次,配合氟苯尼考注射液0.2 mL/kg体重,每36~48小时1次,均连用3~5日。
此治疗方案对败血性链球菌病、脑炎性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亦有特效。
7 母猪不食、干便和生殖道炎症的防治
近期在农村进行养猪技术培训时,多次遇到母猪采食量下降、排干粪便、产后乳房炎和阴道炎等病例。笔者建议采取下列方案进行防治。
7.1 控制粗饲料的比例和质量
母猪饲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不应超过20%。但笔者诊治的病例中,一般粗饲料(稻壳粉、玉米秸粉)比例超过30%,最多达到60%。粗饲料过高,不仅影响饲粮适口性和母猪的食欲,也影响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母猪因缺乏营养而消瘦和抗病力降低。
母猪饲粮中添加的粗饲料,亦应该注意质量。由于麦麸价格较贵,一般都以稻糠为粗饲料。笔者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养猪户所说稻糠,实际即是稻壳粉,几乎无营养价值,只起到填充作用。笔者亦见到以大豆脱粒时豆荚粉作粗饲料,个别养猪户所添加豆荚粉中有完整未碎的和长达3 cm的豆秸。
因此笔者对部分养猪户强调:养母猪不同于养牛,粗饲料比例不宜过高;可以苜蓿草粉、花生秧叶、甘薯藤、豆叶等做优质粗饲料,玉米秸、稻草粉为填充料,稻壳粉不要用。
7.2 预防和控制怀孕母猪干便和厌食
母猪应使用母猪预混料或浓缩料,不宜使用育肥猪浓缩料。在控制粗饲料的比例和质量的基础上,最好添加青饲料或青贮料。无青饲料,当母猪有便秘倾向时可按产品说明的预防剂量使用人工盐、健胃散和益生素,每隔两周连续使用7天。
7.3 母猪产前产后重点防治生殖系统炎症
产前两周到产后两周,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最多不超过10%,有条件的场(户)饲粮中麦麸可添加到10%~15%,不用或少用填充性粗饲料。
在母猪产仔前,药物预防乳房炎、阴道炎,以免母猪产仔后,出现炎症时才被动使用药物,影响母猪泌乳数量和质量。可选取替硝唑10 g、乳酸环丙沙星10 g、甲氧苄啶2 g(商品制剂为百炎康),供1头母猪连续使用10日。按此量计算拌料投喂。
母猪产后出现乳房炎和阴道炎,可使用克林霉素注射液或复方替硝唑注射液(商品制剂为炎速敌)或复方洛美沙星注射液,0.2 mL/kg体重,每日1~2次;或以炎速敌稀释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两者有协同增效作用;母猪发烧时,增加安乃近注射液,每次安乃近用量为5 g/头,均连用3日。
7.4 母猪猪瘟疫苗免疫
母猪产仔20天时,免疫注射5头份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
8 猪病诊治中的常见失误 
8.1 耳朵蓝(紫)就是蓝耳病
通常所说的蓝耳病,并不是指耳朵发蓝(紫)的病症,而是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另一称呼。当初国外部分学者见到本病患猪耳朵出现一时性蓝紫色,才将本病取名为蓝耳病。本病的别名很多,如猪神秘病、猪不育和流产综合征、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道综合征等。1991年,欧共体建议将此名统一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该病在我国流行不超过10年,综合国内的报道和笔者在养猪场实践所见,该病主要侵害种猪,尤其是母猪的繁殖性能;单一感染本病很少出现耳朵发紫情况。
8.1.1 蓝耳病的诊断依据和防治办法
诊断蓝耳病的重要依据是母猪繁殖障碍。特征为妊娠后期流产、死产、弱仔明显增多,超过10%;弱仔在哺乳期死亡率几乎100%,貌似健康的仔猪死亡率高于30%;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屡配不孕;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出现肺炎变化;最为科学的依据是抗原阳性。
有下列情况之一即判定蓝耳病,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患猪耳缘发紫;仅有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死亡率低于10%;仔猪出现呼吸困难和肺部炎症;检测PRRS抗体阳性。部分养猪户采患猪血或取病料送检验部门,检测PRRS抗体,若出现抗体阳性,即被判断为PRRS,笔者不完全赞同此诊断方法。原因有三:①有些养猪户已经用过PRRS疫苗,所以再检测出抗体,不能分辨此抗体是疫苗刺激产生的还是流行野毒产生的。②有抗体,说明此猪感染PRRS,但无法分辨是已经感染康复还是刚刚感染或已经感染并处于前驱期或者是健康携者。③目前检测方法中,有假阳性。笔者在1998年送检的血样中,PRRS抗体阳性率100%,其中有数头外观健康的90 kg以上的商品育肥猪(这些猪未发现任何可怀疑为与PRRS有关的症状)。
给种猪尤其是种母猪使用疫苗,可预防本病。2005年《养猪》第1期刊登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的“猪病的免疫防制”有详细介绍。
笔者不支持有些养猪户给断奶仔猪免疫PRRS疫苗。因为母猪患本病时,仔猪出生后已经感染,本病对仔猪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哺乳期和断奶前后。给断奶仔猪免疫PRRS疫苗,除非此猪留作种用,否则对于商品猪,没有实际意义。
8.1.2 猪出现耳朵发蓝(紫)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障碍造成的。
肺功能障碍,是指各种病因(如猪瘟、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细菌性肺炎、厌氧菌性肺炎、弓形体病、圆环病毒病以及风寒感冒等)引起肺部的炎症变化,造成肺泡交换氧气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高,血色变暗,淤血和充血的部位易表现出暗红、紫色。
心功能障碍,是心脏泵血循环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受阻,在末梢(耳缘、腹下、眼睑等)出现淤血。能够造成心功能障碍的病因,如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可以造成心包液增多、心肥大、收缩无力;出现肺功能障碍病程稍长时,也会出现此种情况。
在肺功能和心功能同时出现障碍时,在末梢出现的淤血就是蓝(紫)色的。
所以猪出现耳朵变蓝(紫),并不是判断某一传染病的依据。
8.1.3 出现耳朵发紫的治疗原则
如前所述,能够引起耳朵发紫的病因很多,猪瘟、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细菌性肺炎、厌氧菌性肺炎、弓形体病、圆环病毒病以及风寒感冒等都会引起耳朵发紫。治疗原则:治肺炎、防混感、强心。
治肺炎,是指能够引起耳朵发紫的病因,都会不同程度造成肺部病变,有针对性治疗肺炎,恢复肺功能是治疗耳朵发紫的关键。可供选择的药物在《养猪》2004年第4期至2005年第2期的“猪病诊治问答”中多次介绍。
防混感,是指能够引起耳朵发紫的病因混感时居多,在治疗时进行鉴别诊断,注意混合感染,针对病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强心,是指在治肺炎和混感的同时,配合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10 mg/d)、樟脑(0.1 mL/kg)或者安钠咖(0.5~2 g/次)等具有强心作用的药物,促进心功能,加快血液循环,缓解和消除耳朵发紫的症状。
8.2 身体红就是附红细胞体病
8.2.1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依据
笔者认为,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依据为同时具备:发烧、茶色尿、黄染、使用三氮脒和长效土霉素治疗有效等四个临床症状和变化。
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必须具备红细胞被破坏后应该具有的症状和变化,发烧和茶色尿必须具备;同时,红细胞被破坏后,在患猪发病中后期或者治愈时,可见黏膜黄染;大量的实践证明,单纯感染附红细胞体,使用三氮脒制剂和长效土霉素制剂(0.1~0.2 mL/kg)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
由于红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和病程不同,有的患猪不出现贫血和体表发白。
在部分地区,由于诊断方法有误,假阳性增多。典型的诊断失误是以普通显微镜下观察血液涂片(有的用已经凝固的血液做涂片),发现有红细胞变形,则判定为阳性。因为血液凝固或者在制作涂片干燥时,正常的红细胞也会出现变形。
8.2.2 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原则
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原则:全群用药、个体治疗、注意混感。
全群使用强力霉素10 g和磺胺六甲氧嘧啶钠5 g(制剂商品名为科丰附红宁),拌料100 kg;患猪用三氮脒制剂(3~5 mg/kg)和安乃近注射液(以安乃近计3~5 g/d)分别注射;注意弓形体病、温和型猪瘟、肺炎和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
8.2.3 体表发红的主要病因
发烧、圆环病毒感染、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温和型猪瘟等都会出现体表发红的症状。
发现体表发红,必须继续收集其他症状,进行鉴别诊断之后进行治疗。
8.3 腹泻使用迅速止痢药
腹泻是由于机体受细菌(或病毒)以及其代谢物(或分泌物)的侵害,引起肠道运动和吸收失调的过程,也是机体排泄肠内细菌和病毒分泌外毒素的过程。一些迅速止痢药中,含有阿托品,注射后可使肠蠕动减缓,肠道内容物排泄减慢,虽然起到机械性止痢的作用,但是由于病原代谢产物和分泌物被吸收,患猪虽然止痢,但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拒食的不良反应。
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抗菌、抗病毒、治肠炎配合使用,而机械止痢(减缓肠蠕动)应在使用前述药物半日之后配合使用。第1日腹泻减轻,第2 日基本恢复,第3日治愈,这样的治愈过程可减少食欲不振和拒食的不良反应。
8.4 注射猪瘟疫苗就不再发生猪瘟
猪瘟疫苗的质量、是否失效,稀释后注射的时间,注射的日龄,注射猪瘟疫苗时猪体内猪瘟抗体水平和健康状况,注射的剂量,猪体是否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因素都影响猪瘟的免疫效果。最重要一点,猪瘟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所以,认为注射猪瘟疫苗就不再发生猪瘟的观点是错误的。
例如,猪瘟疫苗的保护率为80%,假如注射猪瘟苗时前述的影响因素都没有,此次注射猪瘟苗可以起到保护80%的患猪的目标。若该场流行温和型猪瘟,如果不注射疫苗,发病率为40%,那么注射疫苗后的发病率为:40%-40%×80%=8%。
在没有任何影响疫苗抗体产生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仍然会有8%的猪发病。更何况在养猪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8.5 只注重给病重患猪注射治疗
给病重患猪治疗并没有错。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猪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等传染性疾病时,部分养猪场户仍然只给病重的患猪注射治疗,而没有全群投药治疗,就是错误的。很多养猪户是以吃不吃食作为判断猪是健康还是发病的标准,猪不吃食才判定发病,才进行治疗。
病重患猪从健康到不吃食有一个发展过程,是从感染、潜伏期、前驱期、发展到刚有症状(食欲基本正常)、症状较轻(食欲减少)最后发展到病重(不吃食)。因此,在给病重患猪治疗的同时,必须马上给处于刚感染的、潜伏期的、刚有症状的和症状较轻的猪群投药。给有食欲的猪全群饲料中投药,方便、省钱、效果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68 收起 理由
chen3388 + 6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20 2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帖子才是好    省钱
发表于 2008-1-20 23: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我整理一下,然后上传了!为大家服务!

猪病诊治问答.doc

49 KB, 下载次数: 23

发表于 2008-3-4 23: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非常详细。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08-3-5 0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多学学兽医方面的知识
发表于 2008-3-14 2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稀饭:tiaotiao:
发表于 2008-3-25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好的资料啊,多谢提供分享。
发表于 2008-4-14 09: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资料啊,不错不错!!!谢谢了,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3 08: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