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6-30 2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育种工作是牛业中一项主要的基本建设工作,对促进牛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奶牛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 如:单胎性、世代间隔长、产乳只限于雌性一方等 ) ,使传统育种工作存在着可供选择范围小、品种育成时间长、公牛选择困难等。传统育种本身存在育成后再想引入新的遗传性状困难大,带有新性状的品种可能同时也携带有害基因,杂交后有可能会降低原有性状等许多弊端。而分子育种能够克服传统杂交选择法的各种缺陷,具有高效、快速育种的特点。
新型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是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已有几十种分子遗传标记被用于遗传结构、基因连锁和个体鉴定等研究。根据其形式和发展历程,可将这些分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第一代分子标记,以 RFLP 为代表;第二类是以 PCR 为基础的第二代分子标记,以 SSR 为代表 , 包括 RAPD 、 SSCP 、 AFLP 、 PCP-RFLP 等;第三类是以基因序列为基础的第三代分子标记,以 SNP 为代表。新型分子标记具有数目多、稳定性高、适合于高通量决策、对基因直接选择和易于进行自动化、规模化分析等优点。 因此,利用分子辅助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对重要经济性状的 MAS 是进行牛分子育种的关键;开发和应用新型分子标记已成为发展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主要途径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诞生时起,它就在改良畜禽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利用转基因畜禽生产非常规畜牧产品 ( 如人药用蛋白和工业用酶 ) 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奶牛上准确的基因转移会大大提高产奶量,改变乳成分,提高乳品质,此外还可以为人类提高更多的各种药用蛋白和营养保健品,使奶牛的经济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专家们对奶牛的分子改良潜力作了预测,可使奶牛的年产奶量从 8000kg 提高到 12000kg 。近年来,随着基因剔除 (Gene knock out) 、基因打靶 (Gene targeting) 、酵母人工染色体技术等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的定点整合、整合率和稳定遗传等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在奶牛育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必将成为未来培育优质、高产奶量、高抗病性新品种奶牛的主要途径。
地方品种优异资源发掘和规模化平台的建设
21 世纪全球畜牧业的 90% 畜禽品种将通过分子育种提供,而品种对整个畜牧业生产的贡献率将达 50% 以上,在牛业上特别是奶牛上更明显。我国牛的品种资源丰富,而且有许多优良基因,但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无疑是快速、科学的方法。目前,我国牛分子育种研究较之国际先进国家存在过于分散、简单重复,小规模等问题。大规模现代化设施,新技术和方法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急需建设一个一体化的国家牛分子育种中心,为大规模开展分子育种提供平台。
目前,牛分子育种仍处在发展时期,与传统的常规育种结合显然是加快育种进展,提高准确性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分子育种是现代育种的重要标志,必将成为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