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真实写照。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在四川、内蒙古等6省(区)进行村镇银行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掀开了中国农村金融史上的新一页。
记者连日来在吉林、内蒙古、四川等地采访发现,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当地政府和农民自身的不懈努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首批试点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小银行激活农村金融大市场。
新渠道: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
“东丰诚信村镇银行真是俺们农民自己的银行。”当苏诗发与记者聊起他平生的第一次贷款时,赞誉之辞脱口而出。
苏诗发是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永青村的菜农。今年正月十五,一场五十年不遇的大雪把他家的3个菜棚全部压塌。在急需资金的时刻,刚成立的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信贷员闻讯上门,7000元贷款连审查带发放两天内就到了苏诗发之手,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利率还比农信社少2%。
“我们的定位是为普通农民服务,为他们雪中送炭。”东丰诚信村镇银行行长孙翔说,诚信村镇银行坚持做小额贷款,让更多农民受益;在盈利前提下,坚持降低利率。“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很大,在我们银行贷款的1453户农户,此前基本上没有贷过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前,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有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后,商业利益驱动使之弃乡进城,收缩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农业发展银行业绩一直不理想;邮政储蓄职能尚未完全发挥;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包袱重,支农能力受限,致使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低。统计显示,2006年底,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到3个,其中3302个乡(镇)连一个营业网点也没有。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在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和湖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
2007年3月1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仪陇惠民贷款公司、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作为首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挂牌成立。3月9日,第一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也在吉林梨树县闫家村挂牌营业。
截至2007年10月底,首批开展试点的六省(区)已有2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式开业,有效弥补了当地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新模式:扎根县域服务“三农”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农牧场,是个有着3720户农牧户、1.2万人口的大型国营农牧场,然而这里的金融服务长期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5月31日,白音锡勒农牧场诚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
牧马人格日勒图是资金互助社信贷业务的受益者之一。长期以来,他每年都要向私人借高利贷5万至6万元。资金互助社成立后,他入股1000元。今年9月,为给马匹储备过冬草料,格日勒图向资金互助社提出5万元贷款申请。没超过两天,格日勒图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
格日勒图算了一笔账,以往借5万元的高利贷每年要还1.25万元的利息,如今只需还6500元,相比之下可省6000多元。
开业以来,白音锡勒农牧场诚信资金互助社已累计为52户农牧户、2家小企业发放贷款54笔,金额541万元,及时解决了当地农牧民购买生产资料和牲畜过冬饲草料等资金不足问题。
紧紧扎根县域、坚持服务“三农”,是银监会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设立这些新型机构,可以达到把农村资金留在农村、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
对此,四川银监局局长王筠权对记者说:“四川第一批试点的5家新机构都选择在了国家级贫困县,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设立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丰富了农村金融机构类型,初步实现了以上目标。”
截至2007年10月末,四川5家新型金融机构中,两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资本金731万元,存款余额714万元,贷款余额645万元;贷款公司(四川仪陇惠民贷款公司、平武富民贷款公司)资本金150万元,贷款余额265万元;苍溪县益民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金31万元,存款余额50万元,贷款余额64万元。
吉林银监局局长吴跃在向记者介绍吉林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时说,截至2007年10月末,吉林5家新机构股金总额达6012.8万元,存款余额1.05亿元,贷款余额8248.8万元,其中农业贷款6888.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83%。通过发起时注入较多的资本金、积极吸收回流县域和农村资金等方式,各家新机构的支农实力显著增强,缓解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资金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