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87|回复: 3

繁殖种猪群的饲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0 17: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繁殖种猪群的饲养
Robert Easter 博 士 著

前言
养好种猪群对一个猪场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母猪饲养不恰当对其繁殖生产性能既有直接的也有长期的影响。繁殖母猪的营养应视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设计发育小母猪的饲喂方案而终止于母猪最后一次断奶并被送去上市为止整个这一期间所提供的日粮制度。
设计繁殖种猪群的饲养方案必须以充分了解猪场的全面管理措施为前提。断奶日龄、气候条件、母猪更新率和基因型等这些因素可深深影响母猪的营养需要。营养学家必须依靠发表的文献,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猪群生产记录中有关 营养方案成败的记载来开发各种模型以准确地描述上述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
后备母猪的发育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尚未得到详尽研究,在后备母猪选自于农场肥育猪群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专门开发独特的后备母猪饲养方案。小母猪一直被饲以肥育日粮直至转入繁殖群。为专门培养的后备母猪而专门设计繁殖方案,为制定 有效的小母猪饲喂策略创造了良机,这些饲喂方案将对小母猪今后长期成功的繁殖很少,提供最大可能的保证。
营养学家就初配体重还是初配年龄对成功的繁殖最为重要而长期争论不休。显然,既非体重也非年龄是提高繁殖率的唯一决定因素。但是,这二个参数,确实存在着必须要达到的最起码的临界值。
很清楚,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会对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会推迟初情期的到来。就生产实践而言,关键问题在于应该提供多少能量,因为能量将决定生长速度,尤其是会决定猪体的脂肪沉积率。至今为止的试验证据提示,从50千克至配种如采用敞饲法,则会降低头胎窝产仔猪数。饲喂限制过度,如限制至自由采食量的50~60%,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理想的饲喂水平应该使瘦肉增重达到最大而又能形成相当的脂肪储备但不过分。达到这一目的所需的实际饲养水平将取决于动物的基因型和所处的环境条件。
配种期的饲养
进入配种舍的母猪有两种,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两者的营养状况差异很大。母猪往往在泌乳期消耗了组织储备的体蛋白和体能,因而空怀期需要充分饲喂。尽管刚断奶后母猪可能吃得很少,还是应该让其自由采食妊娠料。另一 方面,对于后备小母猪应该按发育期饲养方案饲养,直至配种前大约10天为止。配种前应该予以自由采 食。这段时间的充分投喂有时被称为“催情补饲”。该名词来自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最大的采食量会导致胃肠的迅速排空或称为“冲刷”。虽然尚未很好地理解其作用机理,但该法在生产实践中确实能提高后备母猪的排卵率,尽管在成年母猪很少有证据表明有好处。由于排卵率仅仅是影响产仔数的几个因素之一,因此,“催情 补饲”并不总是能提高窝产仔数。有一点需注意,在配种后,“催情补饲”应立即停止。业已证明,持续高水平的饲喂会增加胚胎的死亡率。
怀孕期的能量需要
由于已配小母猪和经产母猪均有过量采食的倾向而变得较肥,因此妊娠期需要限制其能量摄入。已配母猪每天需要6000千卡的代谢能(ME),这大约等于1.8千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能量。不同个体在能量需要上的变化程度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温度、猪舍的布局(即妊娠栏,铺草院落等等),以及母猪的体况。如体况较差,需加料复膘。
饲喂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效果。在极端情况下饲喂不足之母猪确会流产,不过很罕见。有时能够看到的是分娩出小而弱的仔猪。其原因较为简单,母猪摄入能量的一部分用于维持需要,剩余部分用于生产(子宫内胎儿的生长)。摄入的能量被优先用于维持需要。如果环境温度下降,母猪会将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结果,可用于胎儿生长的能量减少了。常常可观测到,继寒冬后数月内产出的仔猪,体重多低于夏秋季节出生的仔猪。在冬季适度提高饲喂水平可缓解这个问题。
母猪的维持需要受其体况的影响。瘦母猪为维持其体温,比体重相近但膘情好的母猪吃得多。皮下脂肪对体腔器官起到防止热散失的绝缘作用,瘦母猪这层脂肪“毯子”较薄而热散失多。如图6.1列示的是母猪体况对每日饲料需求量的影响效果。
图6.1在临界温度以下体况对维持恒温所需饲料的影响(克/天)

低于临界温度发下限(℉)
0
9
18
21
肥胖型
0
178
355
711
瀛瘦型
0
282
564
846

Holmes和Close(1977)
妊娠期母猪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从而易患难产症、奶水不足、仔猪压死增加、母猪断奶后受孕率下降。业已证明,肥胖的母猪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拮抗,结果造成葡萄糖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泌乳早期采食量低下,母体体重 丢失增加,无疑,最终会产生断奶后的返情率和受胎率低下的问题。
能量需要量尽管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作为设定饲养水平的基础,但最简单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体况评分法。图6.2画出了五种不同体况的母猪状态,第三张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从后面看,该母猪的外形特征是呈管状型,两臀部和脊骨不明显。脊骨能摸得着,但须轻压才感到。看得见脊骨则表明该母猪需要额外的能量,即摄入能大于6000千卡。但如感觉不到脊骨或两髋骨,则表示需要减少每天的投喂量直至达到理想体况为止。
在舍饲养条件下,要想合理地饲喂每头母猪是很困难的,除非使用专门的饲喂设备。由此导致妊娠舍怀孕母猪广泛采用单栏饲养法。每头母猪每天的饲料可经饲养员饲喂也可通过一个自动喂料器投喂。给群养舍饲母猪自由采食一 种低能量,高体积的日粮在生产实践中并不常见。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动物增重过多,但却不能给群体中体况差的母猪提供额外所需的能量。最后,可以对日粮进行调制,使其能造成代谢不平衡而降低动物采食量。最常见的方法是在日粮中加入3.5%的氯化钙。已经证明这种方法不影响繁殖结果。
妊娠期的氨基酸需要量
怀孕期某种氨基酸轻度缺乏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不良后果。事实上,当饲喂一种完全不含氨基酸的日粮时,母猪仍能完成妊娠并且能分娩出活仔。氨基酸需要量不高,母体蛋白质的正常周转会使氨基酸进入血液以满足孕体发育 之需。遗憾的是,母体自身需要尽管其优先性较低但被忽视了,以至母猪无力维持正常泌乳。这种能动用母体贮备而免于立即发病的能力有时会使生产者得出结论:饲喂营养缺乏的日粮不影响繁殖生产。早在本世纪初,只给怀孕母猪投喂玉米粒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欠考虑的例子。
精氨酸对于怀孕母猪是非必需氨基酸,但九种必需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不足都会引起仔猪的断奶窝重的降低以及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升高。怀孕期内氨基酸的缺乏会阻碍母猪体内免疫蛋白质如IgG的产生,另外,不管哺乳期的饲喂量充分与否,泌乳量也会降低。
在以谷类为主的母猪怀孕期饲料中,赖氨酸通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是苏氨酸;在玉米为主的饲料中则色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有豆粕、鱼粉和棉籽粕。虽然在母猪怀孕期内添加氨基酸是比较适宜 的,但这种做法尚未广泛应用,只有在每日两次或间隔均匀的定时喂料方式中才被应用。
由于添加的晶体氨基酸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猪体内吸收速率不同,在饲喂添加了氨基酸的日粮时,就要考虑喂料次数。晶体氨基酸食后吸收很快,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首先必须被小肠内的酶水解释放,然后才能被吸收。这个过 程可能需几个小时,其结果就是晶体氨基酸很快到达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场所,但由于缺少仍在被吸收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故而不能被利用。结果,这些晶体氨基酸超过了体内细胞代谢所需而被代谢分解掉。另外,当蛋白质中氨基酸吸收体内后,由于缺少刚被降解的晶体氨基酸,它们似也不可能完全被利用。允许维持氨基酸平 衡流动的最大的喂料间隔是12小时。
氨基酸需求量通常以饲料中的百分比来表示,这种表达法是假设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是固定的,通常是指玉米-豆粕日粮,含能量大约是3250千卡(代谢能)/千克。另外还假定动物允许自由采食。对于怀孕期限食的母猪在有必要时,应该对氨基酸的百分含量进行调节,使之能为母猪提供每天所必需的每种营养分数量,这是很必要的。附录表1所列的是青年母猪和成年母猪各种营养需要量,以克/天表示。一旦饲喂水平确定后,即可算出配合料中各种营养的百分比。
泌乳期能量和氨基酸的需求
母猪的泌乳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似乎是取决于需求量的过程,仔猪从乳腺中吸吮母乳的欲望决定了产乳的速率。在最近由衣阿华州大学史泰勒(Staley)进行的一个实验中,利用一头母猪交替为两窝仔猪哺乳。这一试验证明母猪产乳能力大大超过以往的估计值。该试验证明的关键点是母猪的产乳量是与需求相对应的。
在八十年代后期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母猪4周的整个泌乳期内每天喂以9兆卡或18兆卡代谢能。将窝仔数均等化,测定产奶量。结果各头母猪的奶产量以及奶的质量上无差异,但供应低能日粮的母猪却由于动用了体内肌肉和脂肪以满足产奶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使体重损失大大增加。图6.3说明了母猪以饲料或体组织作为产奶营养来源的能力。
由于母猪能动用体脂和体蛋白质作为产奶所需的营养,故在传统的饲喂方法中,由于这个原因,母猪在泌乳期损失大量体重,然后在随后的怀孕期内弥补体重损失。但现在已意识到这种做法的营养利用是低效的,更重要的是它不 能达到最高的繁殖性能,正确的做法是在日粮中提供必需而充足的营养,使哺乳期间母猪的体重损失降至最低。
哺乳期间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超过10千克)会 产生几种后果,最明显的是母猪断奶至再发情的时间间隔延长,更有甚者母猪下一胎的产仔数会受到影响。八十年代后期一些主要养猪场开始报道了一个异常的现象,即母猪二胎产活仔数平均值低于一胎产活仔数。此后的研究表明在首胎哺乳期间母猪的喂料量不足,再加上体重损失过度,引起排卵数下降,最终导致第二胎的 产仔数减少。能量缺乏时,卵巢中产出卵子的卵母细胞似乎会遭受异常损失。
关于哺乳日粮中的能量和氨基酸需要量,King(1991)建议按母猪乳产量中养分含量结合母体维持需要来估计。这些计算结果列于表6.1,计算时假定一头母猪为每头仔猪日产约一升乳,表6.1中的数值是针对一头母猪哺育10头仔猪而定的。饲料中的养分不能完全转化为乳汁中的养分,计算中所用的饲料转化的效率系数列于表1的注脚。计算结果表明一头哺育10头仔猪的母猪每天需要21.3兆卡的代谢能(ME)以及52克可消化赖氨酸。
表1一头每天产10升奶的母猪对饲料能量和赖氨酸的需求量①
项目
能量
赖氨酸
乳汁中营养物
11.0兆卡总能
35赖氨酸
饲料所提供的营养物
15.3兆卡代谢能②
50可消化赖氨酸③
维持需要
6.0兆卡代谢能④
2可消化赖氨酸⑤
日粮总需要
21.3兆卡代谢能
52可消化赖氨酸
  摘自King(1991);
  乳能的转化系数为0.72;
  从可消化日粮蛋白质转变为乳蛋白产量的效率转化系数为0.70;
  每日维持需要能量为113千卡代谢能/千克代谢体重;
  每日赖氨酸维持需要为36毫克可消化赖氨酸/千克代谢体重。
计算母猪每天为满足体内所需养分而需要采食的饲料量,是比较简单的。表6.2中的数据表明,给母猪饲喂标准的16%蛋白质含量的日粮时,母猪所能得到的赖氨酸和代谢能数量。
表6.2各种水平饲料消耗时的代谢能量(ME)和可消化赖氨酸摄入量①
饲料摄入量
(千克/天)
16%粗蛋白日粮
代谢能(兆卡)
赖氨酸(克)
3
9.94
23.29
4
13.26
31.05
5
16.58
38.80
6
19.89
46.58
7
23.21
54.34
8
21.52
62.1

日粮以玉米和48%粗蛋白豆粕为基础,内含16%粗蛋白。
从这些计算结果看,母猪似乎必须每天消耗将近7千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方能达到能量和赖氨酸的内平衡。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在实际饲养中这一采食量是能够达到的,然而,有许多日粮的和环境的因素会干扰采食量。
第一个因素是饲养管理方面。除了一些极端的情况,母猪一旦产后恢复就没有理由对母猪的采食进行限制。体内平衡机制会阻止母猪过度采食,应该让泌乳母猪自由采食高质量的日粮。
仅仅在母猪食槽中不断有饲料存在还不够,饲养经验表明,母猪分餐采食其一天的饲料量,第一次供料可在早晨,第二次在中午,第三次则在晚上给以新鲜料以鼓励其采食。在最近的实验中,我们通过这种方法使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提高了1千克。
高温环境是限制最大采食量的另一个明显因素。
因为消化和代谢都是产热活动,所以高温下母猪以降低采食量作为应付应激的策略。除了CPIH-19中 所述的控制热应激的方法外,通过增加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也是有利的。脂肪富含能量,它在代谢过程中的产热量低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产热量。一般的脂肪来源包括牛油、猪油、已用过的餐馆油脂、以及各种植物油。通常可采用膨化处理的全脂大豆达到加油目的,而不会产生象在干饲料中添加液体油脂那样会遇到的饲料混 合和处理的问题。
食槽的设计将在其它章节详细介绍,但这里要说明食槽设计也是重要的因素。为了防止饲料浪费,母猪食槽的开口通常被设计得较小且可限制饲料拱出,而且食槽高出地面的高度应能使猪采食略感困难。食槽设计是否合适可通过 简单的观察来评估。如果母猪采食时频繁地在食槽边转来转去,说明食槽设计很有可能会限制采食量。
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比正常值提高两个百分点也会增加母猪的采食量,但这一机制尚不明了。如前所述,在怀孕期避免摄食过量将有助于保证母猪泌乳期的高水平的自由采食量。
体况—最终的评定
当母猪经过连续几胎的生产后,身体骨骼变大,皮肤加厚,体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因而从第一胎泌乳期末到第二胎泌乳期末,其体重增加10~15千克是可接受的;理想的是在第二、三胎泌乳期间体重也有类似增加。由于骨骼和皮肤增加,所以如果母猪体重保持稳定,其背膘就会遭受显著损失。体脂损失过快的母猪可在第三或第四胎而非更为常见的第七胎到第九胎时即被淘汰。
断奶期母猪的营养
从哺乳到哺乳后状态的转变是一种巨大的生理挑战。母猪刚断奶后最好应对其提供一些饲料,尽管它不可能吃得很多。生理机制会控制进食量以及乳腺的复旧,因此没有必要让母猪饥饿使其“干奶”。
生产者常面临是否将断奶后的淘汰母猪立即出售,还是饲养一段时间增肥后再出售屠宰的选择。一般来说,延期饲养是不必要的,断奶后第一周内,组织生长的主要形式是肥肪沉积,而在市场上,脂肪通常是不受欢迎的,而且每千克脂肪增长所需要的饲料量是很大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章前面部分未曾重点讨论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母猪繁殖中是不重要的,详细的论述见CPIH-4。没有必要把所有已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添加到常用饲料中去,有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与吡哆醇,以及矿物质元素如钾和镁都可以从普通饲料原料中得到充足供应。大量的试验证据证明种猪饲料中应该添加:维生素A、D、E、K、核黄素、泛酸、烟酸、胆碱以及维生素B12。 对于生物素和叶酸的情况还不太清楚。有证据表明添加生物素可防止肢蹄损伤,可增加产仔数。在有些试验中,孕期日粮添加叶酸提高了产仔数。但另外的实验没有发现这两种维生素的效应。在没有取得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一些营养学家倾向于将生物素和叶酸都包含在谷物型饲料的维生素添加剂配方中,尽管也许不一定有实际 效果,总有安全作用。
由于某些维生素具有影响基因表达的潜在作用,有人对添加量以百万单位计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发生了研究兴趣。早期报道显示在交配前后,添加大剂量的β-胡萝卜素能提高窝产仔数,但这一结果尚未被证实。就作者所知在商业生产环境中,尚无人应用。注射维生素D来治疗公猪四肢的虚弱症证明是不成功的,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导致机体软组织的钙化,如果持续注射还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对常量矿物质、盐、钙和磷的需要量已被详细了解。在谷物型饲料中添加铜、锌、铁以及锰也是必要的,硒和碘是否需要添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日粮配方中的原料的性质,来自硒、碘缺乏区土壤中的谷类不能充分提供这些元 素。因此,微量矿物盐中几乎总是含有碘;关于硒建议谨慎使用,恰当的使用水平为0.35ppm,5.0ppm则是有毒,故安全范围比较窄。在决定添加硒之前,应测定常用原料中硒含量。妊娠母猪饲喂含硒不足的日粮,生下的仔猪会缺硒,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出现临床症状,典型的如断奶期仔猪的急性死亡。
近年来,有机铬,特别是甲基吡啶铬受到极大的关注,这是因为弗吉尼亚一个实验结果的公布所致。该结果表明,在怀孕期饲料中添加很低水平的铬,窝产仔数出现显著增加。许多人仍然怀疑这是否“真实”的效应。在生物学 上,仅有机铬而不是无机铬才有生理活性,那是很清楚的,目前,尚不推荐添加甲基吡啶铬。
至于铁,这里有必要作一些简要讨论。众所周知,母猪乳汁含铁量甚低,仔猪早期补铁是常规做法,以保证血红蛋白合成所需的充分铁质,仔猪补铁常用葡聚糖铁制剂。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发出通过给母猪日粮补铁来提高乳汁中 含铁量的方法,而实际上,这一方法是难以实现的。铁对细菌也是必需的营养,通过将乳汁中游离铁的含量降至最低的办法,可使有害细菌的生长潜力大大削弱。
母猪营养添加剂
配种前给母猪饲喂抗生素,已表明能增加每窝产仔数,这好象是在应用大多数具有肠活性抗菌剂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有人认为,这种机制是与肠内细菌解聚酶产量的降低有关。解聚酶参与类固醇激素的肝肠再循环,在催情补饲以 及在饲喂高含量纤维素如苜蓿的情况下会看到类似的效应。怀孕期间添加抗生素没有效益。在哺乳期间,一般建议抗生素只用来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治疗,而不是用作一般的预防手段。
怀孕母猪,尤其当被喂以高能量的饲料时,可能会导致便秘,令人关注的便秘是滞留在直肠里的粪团会减小骨盆开口的实际大小而使仔猪出生通道的空间缩小。如果出现便秘,母猪分娩很困难,时间很长,随着分娩时间增加,仔 猪可能会缺氧窒息,死产仔猪的数量会增加。在极端情况下,子宫疲劳会导致分娩过程完全停止。据说母猪应激加上分娩困难会干扰调节产后各种生理活动的精细的激素平衡,并且使得母猪易感染产后综合征(MMA)(乳腺炎--子宫炎--无乳)。
缓解便秘有多种方法。使用富含纤维的原料,如甜菜渣和苜蓿能大大增强粪便运行。然而,通常营养学家不愿利用这些原料,因为这样一来饲料配方中低能原料占的比例会过高。近年来矿物质轻泻剂受到普遍欢迎,成为饲料行业中母猪分娩期用料的基础。我们的经验表明:饲粮中含0.75%氯化钾或1.00%的硫酸镁作为轻泻剂是比较合适的。
公猪的饲养

在一些饲养不阉公猪作为商品屠宰猪 的国家中,发育公猪的营养需要已得到了深入研究。但成年公猪的维持需要却未作仔细研究。养猪业的经验显示:给成年公猪喂以生长料,但限制喂量,可维持公猪长期繁殖健康。饲养水平应当与公猪正常生长的成熟体况相一致,正常公猪大约一年达到性成熟,此后,公猪的饲养水平应当使其维持恒定的体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1-24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比较理论的:hhad: :hhad:
发表于 2007-12-24 15: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项目关注中...........
发表于 2008-7-6 0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比较全面,:xuehu: 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3 20:2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