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98|回复: 1

中草药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1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草药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邓 云 波 徐 飞 良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 湖南长沙 410006)

  在现代规模化养殖生产中,人们普遍使用抗生素、激素、促长素、驱虫剂、调味剂、防腐剂等化学合成药品 以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但这些物质的长期使用、添加造成畜产品中如肉、蛋、奶中的药物残留,进而危害人们的健康。另外随着瘦肉精、二恶英、呋喃唑酮、氯霉素事件的发生,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禽畜饲料中使用抗菌素、化学合成添加剂可引起人类正常组织细胞的畸变、突变,甚至导致癌变,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纷纷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这些药品。而中草药是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功效,具备杀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无残留、无耐药性的天然药物[1]。中草药添加剂是指以我国对天然中草药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苦、甘、辛、咸)的传统理论为主导,并以动物饲养和饲料生产等学科理论和技术为依托,而研制成的单一和复合型的中草药添加剂和混合饲料添加剂,由于其绿色、环保、毒副作用低而越来越受养殖者的关注。
1.我国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历史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三世纪的《神农本草经》到后来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书中都有关于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记载;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可作饲料、令家畜肥壮的药物共16种;清朝时期,中草药逐渐衰退,虽有一些著述,但开创性进展并不多[2];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草药学采取了歧视和限制政策,使中草药学受到了摧残。新中国成立后,中草药迅速恢复并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草药添加剂随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在河北承德市召开了全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学术讨论会。1995年1月,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成立了中草药天然饲料添加剂委员会,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3]。大量的中草药添加剂著作先后出版发行,研究成果和产品层出不穷,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得到极大发展,至少有200余种中草药被制成添加剂运用于养殖业。
2.中草药添加剂的主要特性2.1 中草药的营养作用  中草药本身富含多种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元素,如淀粉、脂肪、纤维、蛋白质等,特别是含有能增强集体抵抗力的多糖、生物碱、甙类、挥发性树脂类、有机酸、色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矿物元素。适当添加不但可增进日粮营养全面性,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饲料的营养成分,还可预防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改善畜禽水产品质量。
2.2 天然、环保、毒副作用小  中草药取自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保持了各种结构成分的自然状态的生物活性,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所含成分均为生物有机物,经过长期实践筛选保留了对动物体有益无害和最易被接受的外源精华物质。即使是用于预防治病的有毒中草药,亦经自然炮制和科学配伍会使毒性减弱或消除。
2.3 基本无抗药性  抗药性是指病原菌和寄生虫经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疗效降低或者失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成分复杂,多以其有效成分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能量转化等许多环节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从而达到抑菌杀菌的目的[4]。其成分与动物机体非常和谐,易于被机体吸收和利用,没有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
3 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现状3.1 中草药添加剂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的作用研究  饶骏等[5](2005)利用黄芪、制首乌、神曲和淫羊藿制成添加剂,按2%加入饲料中,通过与土霉素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组能显著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提高经济效益,在饲料生产中可作为抗生素添加剂的替代品。司红彬等[6](2006)报道, 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草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最小抑菌浓度)介于3.91—6.25 mg/mL之间;其中大青叶和鱼腥草以1:1配伍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值为3.91 mg/mL;对临床分离株,单方药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MIC值为31.25 mg/mL。

  还有不少试验证明,中草药免疫活性成分中的多糖、甙类、生物碱、有机酸和挥发性等能直接抑菌杀菌,驱除体内的有害寄生虫,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抗菌作用。陈小波等[7](2002)在猪20-30kg、30-70kg和70-100 kg阶段,向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猪的血清Ig水平分别提高了23.75%、17.66%和14.79% ;IgM水平分别提高了25.04% 、22.81%和5.79%;IgA水平分别提高了9.71%、16.92% 和15.02%,三者是猪体内参与体液免疫的抗体,它们在血清中含量的升高,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3.2 中草药添加剂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的作用研究  戴国荣等[8](2004)研究了不同制剂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胴体特性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中药散剂、水提制剂和醇水制剂3种不同制剂添加到同种饲料中,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可降低猪胴体背膘厚,增大眼肌面积,提高瘦肉率,对肉质及风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种不同工艺制剂比较,以醇水制剂工艺效果最佳,它能显著降低背膘厚20.35%,与散剂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瘦肉率分别为6.68% 和6.73%。张先勤等(2002)的试验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肌肉pH、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和嫩度的影响均不明显,而失水率显著下降,熟肉率稍有提高。
3.3 中草药添加剂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繁殖能力的作用研究  原永海等[9](2005)报道,用首乌、麦芽、黄芪、神曲、丹皮和柏子仁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对试验组的育肥猪按饲喂日粮的4% 添加,饲喂80天。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试验组平均增重50kg ,对照组平均增重41kg ,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9.0kg,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饶骏等(2005)证明,中草药添加剂组比对照组日增质量提高11.03%,料肉比下降8.85%,差异极显著。唐建安等[10](2000)认为,中草药能促进仔猪生长的机制在于开胃、健脾、行气消道、旺盛血液、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非特异抵抗力。
  龙翔等[11](1998)将16头公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供试猪,每天饲喂12 g由熟地、淫羊藿、菟丝子、川I断和玄参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后10-30 天内,精液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显著好于对照组,顶体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证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谷新利等[12](1998)用中草药添加剂“强精散”饲喂种公羊,结果表明,26天后种公羊的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和射精量均极显著提高,而且停药后依然可以保持,同时对云雾状特性、pH和精子畸形无不良的影响。
4 亟待解决的问题4.1 解决中草药添加剂体积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中草药添加剂体积过大是其难以象抗生素一样方便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快中草药粉碎中的破壁技术、纳米粉碎技术的研究,使中草药添加剂在颗粒上达到易于释放,易于吸收利用。改进中草药提取技术,提高提取效率和产物有效浓度。传统的中草药提取采用水煎法,以水为媒介提取,这种方法虽方便,但耗能,提取率相对较低,有时需要重复多次提取,并有可能在受热过程中对中草药部分成分产生破坏[13]。随着工艺改进,目前采用醇溶液提取、超临界C02提取、动态低温提取法等,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成分提取率得到明显提高,且溶剂可回收,无污染,方便快捷[14]。今后随着中草药添加剂的大批生产,在加工工艺上尚需要进一步改进。
4.2 解决质量不稳定,缺乏检测标准的问题  由于中草药大多采用天然植物为药源,药物成分复杂,药效和副作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中药材因产地不同,存在着多种基源,同一品种基源不同,对生物体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且中草药因原材料来源广泛,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草药成分和功效必然不同15,虽然配比用量相同,但效果肯定有所差别,由此必须制订统一的检测标准。没有稳定的质量标准,中草药添加剂很难走向国际,更难推广,相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制订几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标准,只要有了标准,就能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质量进行监控,在生产中的应用才能得到大的发展。
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方向5.1 加强中草药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由于中草药添加剂大多是通过口服入药的,入药前后其有效成分有可能发生变化。目前的研究发现中草药复方制剂实际上就是其化学成分间的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的总和[16]。在不同的存在体(相)之中,药物有效成分间发生着不同的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17],从而使药物有效成分增强、减弱、吸附沉淀、集聚、溶解排出等。因此,应加强中药体外药动学和药效学试验,了解药物有效成分特点和相互间的作用。
5.2 优化配方,注意配伍禁忌  现在所见报道多为大组方中草药[18],有时多达几十味。中草药单味, 药材的成分和功效本来就很复杂,由多味药材结合的复方就更加复杂了。同时,在配方过程中还要注意配伍禁忌,有时也要参照现代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进一步增加了开发药物配方的难度。
5.3 加强中草药添加剂加工工艺研究  中草药添加剂产品,目前多为固体粉状剂型.所以其生产设备及工艺都比较简单。一般可分为药检、干燥、称量、粉碎、混合、分装、检验等工序。然而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型产品,应加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研究。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10: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