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感的文章!
办公室战斗宝典
杏琳
办公室里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最老实的人不一定是老板最信任的人,最肯干的人也不一定是加薪升迁最快的人。小白领要在办公室斗争中出人头地,得到老板的器重,光有真才实学是不够的,必要的投机取巧也是一种素质。以下的几点教训可以略做参考。
技巧一:凡事多向领导报告。
事无大小,都要一一汇报,不要嫌麻烦,不要害怕浪费电话费,不要畏惧同事鄙夷的目光,不要担心领导会认为你办事能力不强,不要……哪怕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都要穷尽其详无一遗漏地汇报。这样做至少有三点好处:
第一,事无巨细都向领导汇报,领导才能知道你一天到晚为了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这个岗位忙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我有一朋友,人很聪明,办事效率极高,进公司不到两年,整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已经由他负责,每天累得跟驴似的,事情好像永远都做不完。其他同事虽然做事不多,但是哪怕做一点小事,都会非常积极向领导报告,早请示晚汇报,一个都不少。开始他还在心里嘲笑这些同事屁大一点事情都要找领导。但是,年终部门发奖金的时候,他拿的比别人都少,跟领导一反映,领导居然觉得不可理喻地质问他:“你平时到底做了些什么?”倾倒!他这才不得不佩服其他同事的先见之明——这是多年斗争经验的总结啊。领导多忙呐,领导关注的是整个部门的事情有没有按时做完,至于具体是谁做的,老板不可能每次都过问,只有主动向他汇报的人他才会多少有点印象。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形成,以后这部门完成的工作他自然会跟印象中的员工挂起钩来。
第二,多请示领导,领导再怎么不高兴也会发表一点看法。只要是领导的意思,那办起事情来无论什么后果都没有你什么事情,即使决定错了,那也是领导的错,领导自然也会想办法解决,小卒子没有必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去做替死鬼。事情的大与小,在于个人看法。你认为芝麻大的事情也许在领导眼里很重要,不要太自以为是。领导嘛,没点想法那还叫领导。
第三,抓住每一个跟领导沟通的机会,可以争取领导的信任。做领导的大都有好为人师教育下属的欲望,你向他请教正好给了他发挥的机会,顺便汇报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才能加深老板对你的了解,才能让老板知道这名员工勤学好问、尊重上司、相信组织,孺子可教,可以作为培养对象。
技巧二:工作不要过于积极主动。
小白领,尤其是新进单位的小小白领,刚到一个新单位,大都会觉得工作积极主动一点能给领导同事留个好印象,帮助自己尽快融入新环境顺利开展工作。不过积极是要有限度的,最好适可而止,否则后患无穷。小林是2004年进的公司,刚来的时候一点都不敢闲着,只要手上一没活,心里就空得慌,满世界地问哪里需要帮忙。领导同事当然乐得交待任务落个清闲,还挣得提携新进的美名。然而时间一长,小林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定岗之后,有了自己固定要负责的事情,其他人交代的事情做起来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但是,他发现原本自己出于热情而揽下来的活已经很难还回去了,做得慢了别人还有意见。反而是2005年进来的小周,除了领导直接安排的工作,谁的活也不接,别人要是有意见,一句“我正在忙老板的事情,你可以请老板重新安排工作”就把别人的不满给堵死了。结果,虽然没人夸她勤快,但是也没人敢去跟领导埋怨她没给自己帮忙。工作就这么回事,如果上级没有给你分配任务,你就少揽活,别人负责的事情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一开始没做的事情,谁也不会觉得应该由你来做,但是做开了之后即使原本不是你的工作,也会因为你插手了而成为你的工作,要是这时候不做或者做不好,反而成了你的错。典型的自讨苦吃。
技巧三:事情可以少做,但是一定要做好。
雷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出单工作,做事很勤快,年出单量达数千份。出单的工作并不复杂,但是要求心细,录入的信息多了出错的概率即使很低,失误的数量也会相当客观。每次修改单证都需要领导审查,结果每回都少不了一顿教育。辉也在这家公司出单,但比较善于混水摸鱼,每天上班时间打打私人电话,看看报纸小说,聊聊QQ,上上BBS什么的,自然也没有多少时间用在出单上。加上雷已经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辉有时候一天也用不着出一份单。做得少,错的也少。这么一来,领导的印象中辉的工作反而比雷做得好,不久将辉提升为业务主管。雷投诉无门,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就在郁闷中辞职去了另一家公司,她的工作由另一个人接替,辉还是很自在地坐着主管的位置每天喝茶聊天。
技巧四:做好对外宣传包装工作。
同事是最了解办公室里工作情况的人,但是同事并不能左右你的加薪和升迁,起主要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的还是上级的看法和口碑,天天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不见得就能出人头地,要善于包装和宣传自己。金子之所以是金子不是因为它会发光,而是因为它发光了才是金子。小白领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光芒照耀在领导的眼里。
老洪在单位已经做了5年了,工作勤勤恳恳,为人谦恭厚道,在同事中的口碑很不错,但是每次提拔总轮不上他。最近的一次内部竞岗,老洪又没上,反而是到单位没两年的小方上去了,做了他的领导,据说人力资源部综合考评的时候小方得到的分数比老洪高出一大截。老洪这就糊涂了。论办事能力,他不比小方差;论经验,他比小方多;论口碑,单位民主评议的时候他的得分也是最高的。怎么就在上级部门综合考评的时候栽了呢?经高人一指点,老洪有点明白了:小方在单位里跟同事不怎么打交道,但是外边或者上头要是来个什么人那是忙前忙后、端茶倒水地特别热情;部门里的事情做得不甚积极,但是上头要是交代个什么任务,不仅劳心劳力、尽善尽美地完成,还要找机会亲自到上级单位去汇报工作。来来回回几趟下来,上面不少领导都知道他们部门有个小伙子特别能干,综合考评能不高吗?
技巧五:在没有得到领导支持以前,不要贸然挑战传统。
传统不是一天形成的,打破传统也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成功的。历史斗争经验告诉我们,自下而上的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保存好你的创新杰作,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人面前展露你的才华,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珠珠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人员,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公司里面一直沿用的电子财务报表功能非常简单,几乎连个数学公式都没有,只能很原始地录入数据。她摸索了一段时间,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函数,使得整个工作量一下子降了下来。珠珠颇有成就感,兴奋地把这个成果推荐给同事。这个月的报表交上去后,珠珠就满心欢喜地等待着领导的赞赏,不料,等来的却是财务主任的一顿训斥,指责她擅自修改了报表格式,使得她负责的报表与其他人员的报表格式不兼容,无法汇总,拖累了整个财务部门的数据处理工作。珠珠那个冤啊!
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必要的,但是要顾及到其他人的水平和接受程度。再好用的东西也会因为需要改变使用习惯而受到抵制。更何况上头都没有说要变,别人哪里有动力吃力不讨好地去改变。
技巧六:不要轻易对单位里的任何事情发表评论。
只要跟领导想法不一致的评论都是废话。同事之间的讨论大多局限在捕风捉影的八卦上面,你的评论会被添油加醋地传播出无数个扭曲的版本。而老板征求意见只是确认你跟他是不是一路的人,同时搜集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的最新动态。不要看到老板一副不耻下问地征求你对某人某事的意见的样子,就感动得前言不搭后语,恨不得对老板掏心掏肺,把心里的真实想法全部都倒出来,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那肯定会如你所愿,死得非常悲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