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5|回复: 2

转帖 一个畜牧小区,来自中国畜牧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7 2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猪与环境和谐相处———记双干生猪生态养殖小区 作者:胡立刚
  一个三面环山,山上种满茶叶和板栗的小山坳,一排排纵深布置的简易房,被芳草和泥土的气息包围着,在中午的烈日下显得宁静祥和。如果不是有“双干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几个大字,这里几乎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个年饲养量达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   浙江省临安市乐平乡双干村是典型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全村有农户127个,总人口416人,其中从事生猪饲养的农户达到102个,占全村总户数的80.3%,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生猪养殖。在生态养殖小区建成以前,村民大多采用房前屋后搭建猪舍或散养的方式,导致全村猪粪乱堆,污水横流,人畜共存,生存环境恶劣。如何解决双干村在发展养猪业确保村民收入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满意度,使村民充分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成为市乡村各级党委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调研、思考及各项措施的落实,最终促成了2005年小区的建成。   记者在小区里碰见了刚刚卖过猪的养殖户周建红。他一边擦汗一边说:“刚刚卖出10头猪,收人15700元。我养了十几年的猪,以前是整天和猪生活在一起,每天忙着喂猪,忙着为猪打针,辛苦1年也就1万元左右的收入。自从搬进小区,养了500头猪,每天只要工作四五个小时,收益大幅提高,家里的猪臭味也没有了,人也干净了,养猪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做梦都没想到。”   据临安市乐平乡人大副主席方晓刚介绍,双干生态养猪小区建设,一是按照村集体投资公共设施,养殖户投资猪舍的方式,建在距离村庄1000余米的山上。这里有200多亩茶叶、板栗等经济作物,旁边还有240亩桑园,是通过村两委以调换、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24亩,投入资金290万元建成小区。在小区内统一建有11个12立方米的二级沉淀池和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封闭式干粪堆积发酵池等治污设施,以确保生态环境不被污染。二是村委和养殖户共同入股,成立生猪合作社,实行种猪引进,饲料购入,防疫消毒,污染处理,产品销售“五统一”,并形成了标准化养殖、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三是在选址、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污水经沉淀后集中汇入沼气池,厌氧发酵后通过管道接入山上的储存池,作为经济作物的有机肥。干粪则成为了桑园的肥料。   临安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吴丽娟告诉记者,小区建设解决了村民养殖业发展用地“瓶颈”和村里的环境污染以及各自为政的高成本高消耗,降低了疫病风险,提升了产品品质,极大地提高了村综合经济的稳步协调发展。目前,进入一区的11个养殖户,在短短1年内基本都收回投资并开始赢利。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村民从心底感谢各级政府,这是最值得欣慰的。目前在建的二区,规模扩大到占地40亩,小区规划也更精细,实现了清道污道分开,排泄物处理和每户的沼气发电及取暖等设施配套。今年底,等到二区投入使用,双干村的生猪饲养量将达到1.5万头,年出栏1万头。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0-7 2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kiki在那里,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一个女孩子,很不简单
发表于 2008-4-7 14: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

养殖小区作用大吗?能解决哪些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9 09: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