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鸡痘属于痘疮病毒科、禽痘病毒属、鸡痘病毒种,此病毒可在干燥的结痂皮中存活数月之久。
流行与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鸡痘多因皮肤和粘膜损伤感染引起,带病鸡的皮屑、粪便等都是传染源。断喙、皮下或肌肉注射,由于器具不消毒或操作不当,可以引发鸡痘病的发生,而带有病毒的蚊虫更是传播鸡痘病毒的罪魁祸首。夏秋季节雨水多,蚊虫滋生,由带毒的蚊虫叮咬更易造成鸡痘的流行。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 4 - 8 天,分为三种类型:皮肤型、粘膜型、混合型。
皮肤型:夏秋季节多发。
主要是无毛皮肤(肉冠、肉垂、眼睑、喙角、翼下、大腿内侧及肛门周围)。在皮肤上形成灰白色痘疹,逐渐增大至绿豆大,邻近痘疹互相融合,由红色变成褐色结痂。同时引发病鸡眼结膜炎、肿胀,甚至失明。
粘膜型(白喉):冬季多发
外观皮肤无痘疹,在结膜、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生有灰白色、不透明小结节(痘疹),迅速扩大融合,堵塞口腔、咽喉,引起呼吸困难,重者窒息死亡。
混合型:皮肤、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诊断: 1 、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确定;
2 、病理组织学诊断,痘疹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可见核内或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预防:
清舍、消毒、杀虫,再消毒。
发病季节注意驱虫消毒,加强卫生,在鸡舍周围喷洒杀虫剂,消灭蚊虫。
淘汰病鸡,焚烧死鸡。
有计划的进行鸡痘苗免疫接种。
鸡痘的免疫
1. 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在鸡翅内侧无毛、无血管的翼膜三角区皮下刺种。选用合乎标准的刺种针(带槽双股钢针)。
2. 鸡痘苗原液的稀释方法:1 - 15 日龄 | 200 倍 | 16 - 30 日 龄 | 100 倍 | 2 - 4 月龄 | 50 倍 | 3. 肉鸡( 1 次) 2 - 3 周龄,蛋鸡( 2 - 3 次)/ 2 - 3 周龄、 70 - 110 天、产蛋后 6 个月。
• 鸡痘苗接种部位,在接种后 3 - 5 天开始肿胀, 7 - 8 天为发痘极限, 10 - 16 天几乎消退,经过此过程即获得对鸡痘的免疫,应在接种后 7 - 8 天检查免疫状况,如有 80 %的鸡有结痂,说明接种有效。
• 第 2 次接种在第 1 次接种部位的对侧进行。
• 已发生鸡痘的鸡群,不允许接种鸡痘疫苗。
• 其他免疫接种方法不好。
• 鸡痘疫苗,免疫持续期,初生雏 2 个月, 2 - 3 周龄为 4 个月,成鸡为 6 个月。
• 鸡痘的治疗:
• 抗病毒药物治疗
⑴病毒灵片 50g + 25kg 水自由饮服 3 - 5 天;
⑵病毒灵原粉 25 g + 50kg 水自由饮服连 3 天。
• 干扰疗法
鸡 1 系苗 1 g 稀释 10 - 15 倍,肌注 0.3 - 0.5ml/ 只。
• 对症疗法
皮肤型:⑴用紫药水涂擦
⑵用消过毒的剪刀将痘痂皮剥去火烧,用 1 %高锰酸钾洗涤,涂上碘甘油。
⑶克霉唑癣药水,涂抹鸡痘, 3 天后痂皮脱落痊愈。
粘膜型:⑴初期饮服紫药水 1 - 2 %稀释 10 倍饮服 3 - 5 次;
⑵白喉可用镊子将口腔内假膜剥掉,用 0.02 %高锰酸钾水洗后,涂上碘甘油多天 1 - 2 次连 3 - 5 天;
⑶用蜂胶酊涂擦,每天 1 次, 2 天即愈。
注:碘甘油:碘化钾 10g 碘片 5 g +蒸馏水至 1000ml+ 甘油 20 ml
[ 本帖最后由 周银松 于 2007-10-2 08:19 编辑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