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的重点是适当控制营养水平,防止过肥,提高配种、受胎和产仔率。
(一)适当控制营养水平,定量饲喂
繁殖母猪,特别是初配母猪其空怀原因多为过肥。应适当控制营养水平,定量饲喂,既让猪吃饱又不能过肥。
1、日粮营养水平 空怀和妊娠前期母猪日粮能量水平不宜过高,每千克饲粮含消化能11.72兆焦,粗蛋白质12%—13%,钙0.7%,磷0.5%,食盐0.5%;妊娠后期母猪从产前一个月开始胎儿发育快,应提高营养水平,每千克日粮含消化能12.97兆焦,粗蛋白质14%—15%,钙0.9%,磷0.7%。
维生素、钙、磷及微量元素对猪的发情、排卵、受胎、胎儿发育等繁殖机能有重要作用,否则给母、仔猪发育造成困难,以后是无法补救的,应特别注意合理补充。未脱毒的棉、菜籽饼粕在饲料中不能超过5%。
2、定量饲喂 繁殖母猪一般采取湿拌料或干粉料定量饲喂方法,日喂2—3次,供给充足清洁饮水。空怀母猪体重90—120千克的日喂1.5—1.7千克,120—150千克的日喂1.7—1.9千克,150千克以上的日喂2—2.2千克。妊娠前期母猪日喂1.8千克,妊娠后期,即产前一个月开始增料,日喂2.6千克左右。对于仔猪断奶后下床极度消瘦或过肥不发情的母猪可通过增减饲料量的办法来调整膘情、促进发情配种。
(二)母猪发情鉴定和配种方法
1、母猪发情 母猪发情周期16—25天,平均21天左右,后备母猪约在150—170日龄发情;断奶后母猪3—10天发情。
2、母猪发情症状
(1)阴户潮红、肿胀,流出黏液。
(2)举动不安,频频排尿。
(3)压迫母猪背部时站立不动,两耳竖立。
3、适时配种
(1)对空怀和已配种的母猪,每天清晨和傍晚巡回检查发情情况各一次。对已配种的母猪,在配种后18—24天和38—44天要特别注意检查是否返情,一旦发现发情和返情的母猪,应争取适时配种。
(2)发情母猪在发情持续期内要配种或输精2次。第一次是早晨压迫猪背部有站立不动反应时,于当日下午配种或输精一次,次晨再配种或输精一次;下午压迫猪背部有站立不动反应时,于次日晨配种或输精一次,下午再配种或输精一次。
(3)妊娠判断。妊娠判断最简单的方法是配后21—30天内母猪是否再发情。如没有再发情就是已配成,否则就是没配成。连续2个情期没有配上的猪应立即淘汰。
母猪怀孕期范围在110—120天,平均114天。
(4)母猪配种后及时填写配种记录表。
(三)加强日常管理
1、栏舍管理 母猪应饲养在面积较大的栏舍内,每栏饲养4—8头,每头最少需要猪舍面积1.4—1.6平方米。妊娠母猪如是限制饲养,因处于半饥饿状态,要求环境温度不能低于18摄氏度,否则维持消耗饲料增加。
2、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母猪的采食和排粪情况,发现采食量减少或不采食要及时通知兽医检查治疗。发现母猪便秘,除适当加喂青绿饲料和含纤维多的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外,在日粮中要适当加入25—50克硫酸镁或硫酸钠通便。
3、合理分群组群 断奶后的母猪体质弱,腿脚行动不便应放在较大的待配舍内群养,以促进体力恢复和同期发情。母猪配种后组群要合理,将产期相近、体型相似的母猪3—5头编在一个栏内饲养。母猪重新分群组群易互相咬斗而致伤、致残、甚至流产,其控制办法是用温水冲洗母猪躯体,洗去异味后再合群。
4、避免应激 母猪怀孕21天内胚胎尚未着床,绝对避免冷、热应激、喂给过多的饲料以及其他任何应激,防止胚胎死亡。妊娠母猪舍要安静,妊娠期尽量不要拆群组群,饲养人员进舍要先打下招呼,不要突然惊动,使猪拥挤滑倒,以免造成流产和不必要的损失。
5、保持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及时清扫猪栏内粪便,定时清洗饲槽和饮水器,保持清洁干燥。在逐栏检查发情母猪时,如发现跛行立即隔离治疗;如发现皮肤病可用1%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但在配种后4周内不能喷洒,以防胚胎早期死亡。
6、接种疫苗 母猪产后空胎时注射猪瘟疫苗一次;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仔猪红痢灭活菌苗,防制仔猪下痢。
7、驱虫 母猪产前一个月可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进行驱虫。![](http://www.xumuren.com/images/edit/face/00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