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62|回复: 5

讨论信鸽新城疫治疗与学术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21: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帖献给在这次灾难中逝去的小天使们!愿他(她)们在上帝的天空中再度自由的翱翔!
此帖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等不妥请告知,我将进行修正.
鸽新城疫和其他副粘病毒感染

本病是由新城疫及其他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特点,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临诊主要特征是腹泻、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出血。
病原及其传播特点
  本病原为禽副粘病毒,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属于RNA病毒。在电镜负染色片上,副粘病毒属显出非常多形性病毒颗粒。一般呈圆形,直径100�500纳米,也常见横断面100纳米左右的不同长度的细丝。病毒颗粒表面覆有8纳米长的纤突。在禽副粘病毒的电镜照片中,可见断面18纳米的人字形核衣壳或游离或显现于瓦解的病毒颗粒上。禽类副粘病毒有9个血清型:PMV-1PMV-9,其中PMV-1是禽类最重的病原体,PMV-2PMV-3也能引起严重疾病。新城疫病毒即是PMV-1,它是副粘病毒属中的原型。由于PVV-1引起的疾病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1926年),故名新城疫。在副粘病毒属中,PMV-1PMV-7与鸽有关,而且在有些地区如欧洲还存在着PMV-1的鸽变异株。鸽子是世界各地新城疫流行的潜伏来源。在欧洲有几百万只鸽子用于竞赛、展览和食用。新城疫从第三次大流行主要影响到这类鸽子(第一次大流行于1926年,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60年代末)。这次大流行于70年代末兴起于中东,鸡的表现相似于嗜神经型,但无呼吸道症状。1981年抵达欧洲,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24个国家。1984年在英国,因饲料被鸽子污染,在非免疫鸡群中引起20次暴发。
  国内有不少报道证明,信鸽和肉鸽均可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鸽均可感染。自1985年以来,我国某些口岸动检所均先后报道查出此病。此病常于从外地引进新鸽之后在鸽场发生。此病一旦传入鸽场后,来势迅猛。发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可高达90%以上,处于孵化期的种蛋感染后可全部死亡。
  禽副粘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干燥、日光及腐败杀死。但在阴暗潮湿的、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在掩埋的尸体和土壤中,能生存1个月。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溶液、3%石灰酸溶液、1%臭药水和1%来苏儿等消毒药液,3分钟内都能杀死病毒。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禽和带病毒禽。病鸽出现症状前24小时,分泌物和粪便中就会有大量病毒。康复禽多在症状消失后5�7天就停止排毒,少数禽康复后半个月,甚至2�3个月还排毒。本病主要是通过健康禽与病禽接触,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禽咳嗽和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含有很多病毒,健康禽(鸽)吸入后就可发生感染。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运动场地都可引起健康禽(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眼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鸽体内。野鸟飞禽是可能的传播者(在50个鸟目中有27个目的236种鸟可感染此病)。接触过病禽鸽的人和猫、狗等动物,可机械地带毒传播,而且人也可感染发生结膜炎。
  此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
症状及剖检变化
  鸽感染新城疫后,症状不象鸡那么典型。临诊可见病鸽精神萎顿,厌食喜饮,羽毛逆立,垂头缩颈,两翅下垂,无力飞行,排乳白色或黑绿色稀便,有轻度呼吸困难。部分病鸽发生严重的呕吐,临死前口吐黄水。病程5�7天。60%左右的病鸽出现头颈颤抖或扭斜、后仰,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步态不稳,甚至瘫痪,常常伏地而死。国内有报道从口岸引进的鸽PMV-1感染后,临诊以腹泻和神经状症状为特征。病鸽腹泻拉稀,头颈扭曲或歪斜,采食困难,双翅下垂,站立不稳,转圈运动,最后废食,极度消瘦,脱水而死。
  剖检病死鸽可见肺充血、出血、水肿,腺胃或两胃交界处出现少量出血点;肠粘膜充血弥漫性出血;脑水肿,散见出血点;卵巢出血、卵黄变性,呈污绿色。少数病死鸽可见肝、脾肿胀,并散见斑点状坏死。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结合临诊症状及尸体剖检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作病原分离和览定。如可作病毒分离或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血清中和试验,以证实病毒的存在。
防治
  本病用抗菌治疗无效。鸽场一旦发现本病,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淘汰、隔离病鸽,环境大消毒等措施。同时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可采用新城疫Ⅰ系苗接种,据报道可很快控制疫情。对珍贵信鸽和种鸽可采取对症治疗。
  据资料报道,受PMV-1感染的鸽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死亡率也高,并且与毒株的毒力强弱也有关。在炎热的夏季,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可达100%。因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做好此病的防疫工作。
  治疗本病可试用中药银翘片解毒片,1次半片至1片,12次,连喂3�5天。也可用黄芩100克、桔梗70克、半夏70克、桑白皮80克、枇杷80克、陈皮30克、甘草30克、薄荷30克(后下),煎水供100只鸽饮用1天,连用3天。此外还可用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各20克,煎水饮服或灌服,每只鸽每次5毫升,日服2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黄杀毒退烧颗粒治鸽新城疫




邱 翔(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Ⅰ型副粘病毒(PPMV-1)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鸽场感染本病后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大小鸽均可发病,病鸽多表现显性感染,以幼龄鸽(包括乳鸽、童鸽和青年鸽)较为严重,绝大多数病鸽以死亡告终。发病率高达50%~100%,死亡率从24%~80%不等,但不是大批鸽短期内迅速死亡,而是每天不断地小批病死,流行期长达1~2个月。





1 发病情况





2004年10月,四川某市郊区某肉用种鸽场1 750只60日龄和2 250只150日龄的两群肉种鸽突然发病。初期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全身震颤,羽毛松乱,水样腹泻,3 d内症状波及全群。随病情的发展,鸽缩头、闭眼、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全身震颤更为明显;有的扭头歪颈,腿麻痹,不能站立,蹲伏或侧卧,粪便转为乌绿色,陆续出现少量死亡。解剖病死鸽5只,可见肝脏瘀血,呈棕褐色,脾脏轻度肿胀,肾脏瘀血,肠管空虚,肠壁瘀血,黏膜弥漫性出血,内容物呈乌绿色,其余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2 血清学检测





随机静脉采血10份,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鸡新城疫HI效价,其中2份HI大于210,其余8份均低于24。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变化,诊断为鸽瘟。





3 治疗





病鸽分为两组,1组1 750只,按0.5 g/kg体重用双黄杀毒退烧颗粒饮水,2组2 250只,用复方金刚烷胺(禽泰克)100×10-6饮水。1组在用药后第2 d精神和食欲明显好转,第5 d痊愈,治愈率为99%。2组连续使用2 d,精神食欲无明显改善,于第3 d改用双黄杀毒退烧颗粒饮水,剂量同1组,病鸽精神食欲在用药后第2 d显著改善,连续使用5 d后痊愈,治愈率为97.6%。





4 小结





4.1 对临床出现的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为特征的鸽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血清学检验,诊断为鸽瘟。





4.2 双黄杀毒退烧颗粒对鸽新城疫有显著疗效。双黄杀毒退烧颗粒为纯中药复方制剂,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复制,对鸡新城疫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78%,对鸽瘟的临床治愈率达97.6%。■[《四川畜牧兽医》2005年第7期]




“双黄杀毒退烧颗粒”对几种常见禽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见:http://www.enwei.com.cn/medicine ... 914210534100003.htm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陈加谓 徐秉波 高兰平 李兴中





1 发病情况




  我县李某于1998年3月15日从南京某鸽场引进肉鸽750对,其中成年鸽350对,青年鸽400对,场方告知成年鸽已接种过鸽瘟苗,青年鸽没有接种。李某自为有养草鸽经验,不接种鸽瘟苗问题不大,没有要求场方对青年鸽接种疫苗,肉鸽运回后又遇连续7天阴雨,初春仍寒天气。青年鸽群开始发病,鸽主认为是因长途运输,天气阴雨寒冷,加之更换环境引起肠炎,便自购氟哌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3天后见鸽群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病鸽数量增多、病情加重,并出现死亡,每天平均死亡10多对,死亡数逐日增多。鸽主急来我站求治,我们随去鸽场进行观察症状和剖检病鸽。





2 临诊症状




  我们观察成年鸽群无一发病,青年鸽群病鸽约占三分之一,病鸽的主要症状是下痢,粪便稀或糊状,呈灰黄色或黄绿色,羽毛松乱,无光泽,精神沉郁,缩颈低头,闭眼,尾下垂,不食有渴欲,常作吞咽动作,不愿走动,全身震颤,严重的腿发生麻痹,不能站立,蹲伏或侧卧,有个别的还出现扭头歪颈或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抽搐等症状,鸽主反映一般3~5天终因消瘦,衰竭,呼吸困难而死亡。剖检病鸽,皮肤较难剥离,剥离后见肌肉干燥,胸肌消瘦,皮下有淤血斑,颈部尤甚,口、咽部积有粘液,嗉囊内容物酸臭并有大量混浊液体,喉头、气管水肿、出血,肌胃、腺胃粘膜有大小不等出血点,特别是小肠、盲肠和直肠有明显的出血斑,严重的弥漫性出血,胰腺有大理石状病变。我们连续剖检5只病鸽,病变都基本相同。





3 治疗




  根据现场观察的症状和剖检的病变,我们认为病鸽不是肠炎下痢,所以鸽主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初步诊断是“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即鸽新城疫,或称鸽瘟。我们决定采取中药制剂-新囊素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对暂时无病鸽和病状轻的鸽采取饮水给药,将每瓶20ml的新囊素药液加水至1000ml,供100只鸽饮服,每日1次,连服3天,对病鸽采取口服,每鸽用吸管滴新囊素原液0.2ml,每日2次,连服3天。用药后第2天病鸽死亡减少,病鸽精神好转,想活动,开始抖毛振翅,病重的垂翅上抬,卧伏的驱赶能站立惊逃。但少数肢腿麻痹,扭颈歪头,头向后仰的病鸽仍有死亡。服药3天后疫情基本得以控制,3天共死亡26只。尔后我们对病鸽群又用新囊素连服2天。鸽群死亡停止,食欲恢复,活动趋于正常,停止用药。治疗的同时,我们对鸽舍、食槽、饮水器、保健砂盆等用具,用百毒杀1∶100溶液进行彻底消毒。鸽病治愈后15天,又用江苏省农科院牧医研究室生产的JAAS(97)第001号“鸽Ⅰ型副粘病毒灭活油乳剂苗”进行免疫接种,每鸽颈部皮下注射0.5ml。一个多月后开始产蛋抱孵,投入正常生产。





4 讨论




4.1 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变、鸽主自用抗菌药治疗无效,以及我们采用新囊素治疗疗效显著,证实暴发的疫病是“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是正确的。4.2 青年鸽群暴发该病的原因,是因为场方只对成年鸽免疫接种而青年鸽没有免疫,这次疫病暴发350对成年鸽无一发病,只在400对青年鸽群发病。我们认为有鸽病源性危害因素,加之长途运输,又遇天气连续阴雨寒冷及环境更换不适等原因诱发所致。4.3 对“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采取紧急预防接种鸡新疫Ⅱ系苗,过去用过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我们根据用新囊素治疗鸡新城疫病效果较好的经验。采用新囊素进行治疗,证明是有效的。4.4 新囊素系吉林省生物制品厂出品,吉兽药字(94)Z001207,是由多味中药提取液,经浓缩并加入稳定剂制成的水溶液,属国家四类新兽药。憾因厂家没有标明中药配方,故无法进行药理分析。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1: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鸽用新城疫灭活苗




[规格] 10ml/瓶
鸽新城疫是由鸽I型副粘病毒病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达40%-75%,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潜伏期可长达四周。
[临床症状]
   病初羽毛蓬乱,缩颈、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高达43摄氏度。单翅或双翅下垂,脚麻痹,粪便呈绿色水样,发病一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头颈扭曲,颤抖和角弓反张,个别鸽子张口呼吸或发生结膜炎,眼脸肿胀,甚至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病例检验]
1、颈部皮下充血、出血;
2、食道、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纹出血;
3、腺胃乳头出血,肌胃条状出血;
4、小肠、直肠有弥漫性出血点;
5、泄殖腔粘膜出血,心冠沟及心肌肉有出血点;
6、肝肿大,有出血班,脾肾肿胀;
7、脑充血,脑实质性水肿。
[预防措施]
1、加强鸽群饲养管理,使用优质饮料,合适的保健砂和洁净饮水,减少鸽群应激反应,增强抗病力。
2、保持鸽棚卫生清洁,健全和坚持检疫、防疫、隔离消毒制度。
3、适当合理用药,防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4、制定科学免疫程序,使鸽群对疫病有足够的特异抵抗力。
[实践证明]
   坚持免疫接种的鸽子一般不发病,现在有的鸽友采用滴鼻点眼类活毒冻干苗,这种苗多为鸡专用疫苗,一方面不能完全预防信鸽新城疫病,且免疫保护期短(经常出现免疫鸽群也发病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疫苗易于母源抗体发生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另外因为是活毒苗,有潜在散毒的危险,影响健康鸽群的安全。
   根据相关资料,提供如下参考免疫程序:




免疫期


幼鸽一月龄左右接种一次



幼鸽4-5月龄加强免疫一次



成年鸽每年接种两次



疫情发生(5月龄以上幼鸽)




注射部位



皮下或肌肉



皮下或肌肉



皮下或肌肉



皮下或肌肉




使用计量



每只0.2ml



每只0.3ml



每只0.3ml



每只0.3ml






   澳大利亚梵特发大药厂技术生产专业保护期半年以上,免疫效价达99%高效,新城疫疫苗使用时鸽体反应小,不向外散毒安全保存性能好,不同年龄品种均可使用。
[用法]
   颈部皮下(避开血管、神经)或肌肉注射,使用前先恢复至常温,使用前和使用中要不断摇匀。
[用量] 幼鸽:0.2ml/羽 成鸽: 0.3ml/羽
[保存] 0—10摄氏度冷藏保存,不能冷冻
[注意]
1、 本疫苗用于健康信鸽的免疫,病鸽或可疑病鸽应先治疗,待疾病康复后才能做疫苗接种。




2、 疫苗开启后一次用完,剩余疫苗不得再用。
3、 接种疫苗针头、针管等要灭菌消毒(开水中蒸煮15分钟以上)。
4、 选择下午、晚上接种疫苗,接种前一天,接种后1—2天,饮水使用大力神溶液或全能精华素,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机体恢复,预防紧迫。
[有效期] 一年







新城疫核酸简介




一、新城疫核酸制剂(新疫康,以下简称核酸)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正确诊断:从新城疫抗原获得的新城疫核酸,特异性针对鸡的新城疫及鸭、鹅、鸽子、珍禽、特禽的副粘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其他病毒性疾病无效;
(2)使用方法:注射、点眼、滴鼻、饮水,要求先应用核酸A项(主要成份:新城疫感染性核酸),24小时左右应用核酸B项(特定活性蛋白酶),注意A、B相必须间隔24小时(注射时要求勤换针头);
(3)用于预防时,A相可与1羽份新城疫弱毒疫苗(Lasota系、V4株或克隆-30等疫苗)同时使用,效果更佳。B相不能与A 相及所有弱毒疫苗同时使用;
(4)预防、治疗新城疫时A相与家禽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保康液,以下简称IL-2)混合后使用,能显著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5)使用核酸前后4天内,除用于预防时A相与新城疫弱毒疫苗(Lasota系、V4株或克隆-30等)同时使用外,其他时间不使用新城疫疫苗、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富农,以下简称IFN)及其它抗病毒化学药品、中草药物,否则影响新城疫核酸制剂的效果;
(6)A 相中有轻微混浊属正常现象;
(7)核酸A相与IL-2、新城疫弱毒疫苗同时使用时要求必须先分别稀释后再混合并肌肉或皮下注射、点眼、滴鼻或饮水;
二、注意事项:
(1)新城疫(ND)与传支(IB)禽流感(AI)、传喉(ILT)等病毒病混合感染或鉴别不准情况下不可以使用,可以选择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IFN)+IL-2及黄芪多糖或其它抗病毒化学药品治疗;
(2)ND与法氏囊病(IBD)混合感染情况下,应用新城疫核酸制剂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选择IFN(干扰素)+IL-2(白细胞介素)+黄芪多糖注射);
(3)ND与中毒性病鉴别不清情况下,可以选择降低应激的IL-2和葡萄糖、电解多维饮水,必要时采取实验室诊断或会诊;
(4)发病时,使用核酸制剂A相应加量。
三、 为什么偶尔出现应用核酸死亡不减或加剧?
(1)应用核酸制剂后第二天可能出现短暂的死亡上升属正常,死亡鸡为病情严重鸡,注射核酸制剂并不能挽救濒临死亡鸡,同时注射核酸制剂对病情严重的鸡只也是应激,加快其死亡,但大批死亡就不正常,说明诊断不正确,或有混合感染;
(2)诊断不正确,非新城疫(注意区别于AI、禽霍乱、中毒等)或ND与其它病毒病(ILT、IB、IBD、AI等)混合感染或中毒时使用;
(2)核酸A相与B 相同时使用,造成A相失去活性而无效;
(3)在使用核酸前后的3-4日内使用过新城疫弱毒疫苗,影响核酸制剂的效果;
(4)在使用核酸前后3-4日内应用过抗病毒药品;器具受到污染或消毒剂消毒等情况下;
(5)应用核酸时没有应用控制细菌感染的药物,造成新城疫控制住后,大肠杆菌或球虫等快速发展起来。
四、使用新城疫核酸制剂与新城疫疫苗相比优点:
(1)新城疫核酸制的A相不是完整的病毒粒子,进入家禽体内发挥作用快;
(2)新城疫核酸制剂A相在新城疫核酸制剂B相的作用下,组合的新城疫病毒粒子的毒力低,不污染环境、不对养殖场其他日龄家禽造成免疫压力和伤害;
(3)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4)处于潜伏感染、发病时应用,发挥治疗作用,抗体水平低的直接起到预防作用




新城疫核酸制剂




【主要成份】 新城疫感染性核酸




【作用机理】 ND感染性核酸在ND病毒RNA聚合酶作用下产生互补的正链,再翻译成蛋白质和ND病毒的基因组,包装成具有感染性核酸序列特异性的完整病毒粒子,ND完整病毒粒子F蛋白作为无活性的前体蛋白F0在ND核酸制剂的蛋白酶作用下分解成F1和F2两个亚单位,引起宿主细胞的融 合和分解。ND病毒粒子大量繁殖,并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ND抗体。所产生的高抗体发挥着预防和治疗ND的作用。




【作用用途】 家禽ND的免疫预防和发病后的治疗。




【用法用量】 A液:点眼、滴鼻、注射或混饮。生理盐水稀释,按瓶标签上注明的用量使用。B液:滴口或饮水,在A液使用24小时后使用。




【规 格】 4ml:1000万活性单位




【包装规格】 A液(4ml/瓶)+B液(2ml/瓶)/套 5套/盒




【注意事项】




1、 发病或正常免疫时,注射或滴口效果好,作用更快;




2、在饮水使用时,要适当限水,并且水温在25℃以下;
3、使用核酸制剂A液时,配合白细胞介素-2使用,疗效更显著;




4、使用核酸制剂A液的同时,可与ND弱毒疫苗同时使用,保证ND疫苗在免疫麻痹(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状况下更好的免疫效果;
5、核酸制剂A液与ND弱毒疫苗可以同时使用,并能提高使用效果。在分开使用时,两者应间隔三天以上时间,避免产生免疫时的相互中和,影响使用效果。




【适用对象】 鸡、鸭、鹅、特禽、珍禽










参考资料:




http://www.pigeon-cn.com/Article/news/200552814954.htm




http://www.ybxm.gov.cn/Article/fjjd/sysl/200508/483.html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 ... zgsy9912/991215.htm




http://www.hy-rp.com/sgypxl/yao_18.htm




http://yingfengheliubi.139.com/article/830655.html




http://www.dlsam.com/pirvater/jptj-1-1.asp?lsh=6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部分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同义名:新城鸡瘟病毒,禽肺脑炎病毒,亚洲鸡瘟病毒,伪鸡瘟病毒,禽副粘病毒1型。



新城疫(ND)是极易传染的毁灭性疾病,最常侵袭家鸡和珠鸡,也能感染许多其它家禽和野鸟。火鸡和孔雀的易感性较低,但常从雉、鸽和野生鹦鹉体内分离到毒力强大的病毒。水禽和海鸟通常抵抗力甚强,但可作为带毒者。人有易感性,常因接触病禽和病毒乃至活毒疫苗而被感染。本病于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故名。本病的死亡率极高,强毒力毒株引起的感染常达100%,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






1.形态特征?



成熟病毒粒子的直径约为100~250nm,有囊膜的病毒粒子通常呈圆形,但常因囊膜破损而形态不规则,也常见横断面100nm左右的不同长度的细丝,显现出多形性的病毒粒子。囊膜上的纤突约长8nm。病毒粒子的内部为一核心,也就是病毒粒子中卷曲的核衣壳。核衣壳的直径约17nm。新城疫病毒很不稳定,用乙醚处理时病毒粒子彻底破坏,释出形状不规则的凝絮状物,直径35~65nm。其外层为脂蛋白,表面有纤突,具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活性。






2.理化学特性?



新城疫病毒(NDV)在55℃经45分钟或在直射阳光下经30分钟灭活。但在4℃经几周,在-20℃经几个月,在-70℃经几年感染力不受影响。总的来看,ND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能在自然界中顽强生存。影响其在宿主体外生存的主要因素,包括病毒的数量、毒株的种类、温度、湿度、干燥速度、阳光照射和贮存条件以及是否存在有机物等等。在新城疫暴发后经2~8周,仍能从鸡舍、产蛋巢、蛋壳、羽毛和其它物质中分离到病毒。在鲜蛋中经几个月,在冻鸡中经2年以上仍有病毒生存。将不拔毛的鸡尸贮藏于4℃,经4~6个月仍能在皮肤和骨髓中检出活的病毒。?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消毒效果不稳定,大多数去垢剂能迅速将其灭活。普通洗衣皂虽无直接消毒作用,但其去污能力良好,4%浓度可作清洁和一般消毒用。如果病毒未被组织、分泌物、粪便或其它有机物所保护,煤酚皂、酚、甲酚等配成2%~3%溶液,在5分钟内可将病毒灭活。福尔马林的效果因温度和浓度的不同,差别甚大,但在37℃孵卵器内0.1%福尔马林维持6小时能有效地使病毒灭活。?新城疫病毒的RNA核苷酸序列长15 156bp。基因组编码6种蛋白质:L、HN、F、NP、P、M蛋白。病毒粒子含20%~25%(W/W)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和约6%的碳水化合物。?






3.生物学活性



(1)血凝性NDV能凝集红细胞,是由于其HN蛋白能结合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这一特性以及抗血清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已成为本病的有效诊断方法。?虽然NDV可凝集所有两栖类、爬行类和禽类的红细胞,但HA试验常用鸡的红细胞。所有NDV毒株都可凝集人、小鼠和豚鼠红细胞。但凝集牛、山羊、绵羊、猪和马红细胞的能力则随毒株或血清型而异。?



(2)神经氨酸酶活性神经氨酸酶(NA)也是HN分子的一部分,存在于副粘病毒属的所有成员。此酶的明显作用是可将病毒逐渐从红细胞上洗脱下来。然而尚不知道NA对病毒复制的确切功能。NA还作用于受体位点,使F蛋白充分接近而发生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



(3)细胞融合与溶血NDV和其它副粘病毒可因同一机制引起红细胞溶解或细胞融合。病毒复制时附着于受体位点,继之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也可导致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红细胞膜常因与病毒之间的膜融合而导致红细胞溶解,产生溶血。?






4.抗原性?NDV在免疫学上与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的其它成员存在差别。乙醚处理可将病毒粒子迅速裂解为具有血凝性的V抗原和内部的核衣壳成分,后者类似于流感病毒的可溶性S抗原。NDV有一种抗原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交*。在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体内,可能具有NDV的血凝抑制抗体。但以豚鼠制备的免疫血清作检查,NDV的核衣壳抗原或囊膜抗原与其它成员均无交*。NDV的脂蛋白是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的,具有正常宿主细胞的抗原活性,并构成病毒粒子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占病毒粒子总量的40%。?






5.培养



NDV易在10~12日龄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或尿囊腔中生长,接种后24~36小时病毒滴度可达1010EID50/ml。鸡胚常经24~72小时死亡,呈现出血性病变和脑炎。感染的尿囊液能凝集红细胞。鹌鹑胚对本病毒更为易感,但病毒滴度没有鸡胚高。大多数毒株能在许多继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中增殖,包括兔、猪、犊牛和猴的肾细胞、鸡组织细胞和HeLa细胞。最常用的为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肾和乳仓鼠肾细胞。但是细胞培养物的病毒浓度常比鸡胚低1个滴度。细胞培养物中病毒感染的第一个迹象是合胞体的形成。在大多数细胞培养物中,病毒引起形状不规则、嗜酸性的胞浆内包涵体。在细胞核内偶而也有轮廓清晰的包涵体,但极为罕见。细胞培养物可能呈现慢性感染,或者长期保持隐性感染,有时释放病毒,有时根本不释放病毒。这些慢性感染的细胞培养物常常不显现细胞病变。对培养物中生存的细胞用相近的病毒攻击时,常无易感性。如果持续感染时有干扰素产生,则以不相关病毒作重复感染,也将受到抑制。用荧光抗体技术能够查出持续感染细胞胞浆中存在的病毒抗原颗粒。这些颗粒凝聚成小块,分散在整个细胞胞浆中,或者在核四周形成大块。






6.病原性



NDV各毒株对不同宿主的致病力变化很大。鸡是高度敏感的,鸭和鹅可能被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NDV对鸡的致病性主要由病毒株决定,但感染剂量和途径,鸡的年龄和环境条件也有影响。一般鸡愈小,发病愈急,雏鸡感染野外强毒可突然死亡。较大的鸡可能病程较长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鸡的品系不影响鸡的敏感性。自然感染的病鸡呼吸道症状较重。而肌肉、静脉内和脑内途径感染的鸡则神经症状加重。NDV复制时,前体糖蛋白F0需要裂解成F1和F2,才能使子代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这种翻译后的裂解由宿主细胞蛋白酶完成。若不使其裂解,则产生非感染性病毒粒子。胰酶能裂解NDV所有毒株的F0,体外处理非感染性病毒可恢复其感染性。个别NDV毒株的HN分子也是作为前体存在,需要裂解才具有生物活性。F0裂解的重要性已被实验证实,因为病毒在正常时不能在细胞培养物中复制或产生蚀斑,若在覆盖琼脂或培养液中加入胰酶,则二者皆可发生。所有病毒都可在鸡胚尿囊腔复制并产出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对鸡有致病性的病毒,不论是否加入胰酶,可在体外多种细胞中复制。但低毒力毒株只有加入胰酶时才能复制。因此,强毒株的F0分子能被多种蛋白酶裂解,但弱毒株的F0分子的敏感性较低,这些病毒只能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生长。这是因为强毒株裂解点两侧具有附加的碱性氨基酸,裂解可由多种宿主蛋白酶完成。缓发型病毒不含有附加氨基酸,只能在含有类似胰酶的蛋白酶的部位复制,例如呼吸道和肠道。而强毒株可在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复制,导致致命的全身性感染。新城疫自然发病的潜伏期平均为5~6天。病毒毒力强大者可在3天内出现症状。毒力弱者可能拖延几周。临床症状变化甚大,视暴发严重程度而异。但其它许多因素也能影响本病的表现,包括鸡群的年龄和免疫状况、感染途径以及有无其它微生物感染并发等。在强毒引起的急性病例中,常有呼吸道紊乱,伴有罗音、气喘和咳嗽。也常存在抑郁、虚脱和严重腹泻,排出淡绿色稀粪。随后出现神经症状。毒力强大的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鸡群在短短几天内可能死亡90%~100%。在亚急性病列中,死亡率通常要低得多,症状也不太特征。毒力中等的病毒导致神经症状和麻痹,死亡率常不超过25%。弱毒引起的病症甚为轻微,但产卵量一般有所下降,没有神经症状,多迅速康复,没有后遗症。这种温和性病鸡只能用血清学或分离病毒的方法检出。NDV感染所有年龄的火鸡,症状与鸡相仿,但通常症状轻微。在鸭、野禽和其它野生动物中,本病更为轻微,通常不易觉察。人类也能感染,主要发生于禽类加工厂工人、兽医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在接触病毒或处理病禽时感染的。潜伏期约为48小时。引起急性结膜炎,偶而也可侵害角膜。也报道有发生轻微流感症状的患者。大多数病例的病程为7~10天,不经治疗自行康复,且不传染给他人。实验感染时,NDV可使仓鼠和小鼠发生非传染性脑炎。脑内接种恒河猴和猪,引起脑膜脑炎。NDV甚至可在爬行动物和角鲨体内活存一些时间。在自然发生新城疫的家禽病例中,由于家禽年龄和品种不同及病毒毒力的强弱,病理变化的差异极大。轻症病例的唯一异常现象是气囊炎和肺充血,伴有呼吸道的其它非特异性病变,但在急性病例中,病变的表现和分布甚为特征。腺胃粘膜、肠系膜、腹膜、心脏和其它组织中有点状出血,肠管集合淋巴结的出血更为严重,并常有溃疡。脾脏有时肿大,肾脏和其它器官充血。?在自然条件下,NDV侵入宿主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眼结膜,但也可经消化道侵入。病毒吸附于上皮细胞后迅速侵入细胞,可在24小时内完成第一轮复制。接着释放新形成的病毒,引起病毒血症,并在身体的易感部位进行第二轮增殖。约在3天左右,病毒滴度达最高峰。随后可能由于干扰素的形成和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病毒增殖受到抑制。强毒株和弱毒株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上皮细胞的破坏性更强,病毒释放更快,通过血脑屏障更容易。大多数NDV毒株呈嗜神经性,某些毒株呈嗜肺性,偶见嗜肠性毒株。病毒的嗜性常可通过不同的人工接种途径加以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7.生态学



本病传播主要是通过健禽直接接触病禽或间接摄入被病禽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等污染的垫料、饲料或饮水。毫无疑问,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活禽运输,因将处于潜伏期和发病早期的病禽混在健禽中,使整群受到感染。污染的运输工具和禽舍也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病禽的肉尸、内脏和下脚料处理不当,也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病禽所产的蛋在传播疾病上具有重要作用,看来并不十分可靠。虽然鸡群在发病早期所产的蛋中,被NDV感染者可能多达30%,但这种鸡胚都死亡,似乎不能孵出雏鸡。因此,感染的主要危险是病蛋破损,污染孵化器。温和型新城疫病鸡容易成为持久性传染源,因长期不断排出病毒,造成疾病的连续传播,特别在大群舍饲鸡群中更是这样。曾有雉、塘鹅和其它野禽自然发生本病的报道,说明许多野禽可能是病毒的机械携带者。国内外均报道从外观健康的家鸭泄殖腔分离获得NDV,分离率高达6.5%~9.3%,其中包括强毒株,这在流行病学上有着重要意义。?






8.诊断



急性新城疫的初步诊断,通常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即可作出。但温和型新城疫较难作出确切诊断,在没有神经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与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特别是在鸡群中本来就有其它呼吸道感染时,则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



(1)  病料采集



从感染后3~5天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肺组织中,很易分离到病毒。全身症状比较严重的病例,病毒很易从脾脏、血液中分离获得。脑组织的病毒分离率较低。接种过疫苗的鸡发生感染时,采集病料的时间应推迟至6~14天。?



(2)  分离培养



最好应用9~11日龄的鸡胚。种蛋必须来自健康母鸡,并且没有新城疫抗体。将病料作尿囊腔接种,置37~38℃培养,每天照蛋,连续5天。强毒和中等毒力毒株常使鸡胚在36~96小时死亡。鸡胚全身充血,头和翅等处出血,尿囊液清朗,内含大量病毒,呈现较高血凝性。弱毒株可能不使鸡胚死亡,但鸡胚液能凝集红细胞。可疑病料如果不使鸡胚死亡,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结论,应取鸡胚组织在尿囊液中磨碎,制成悬液,继续接种鸡胚盲传3代。?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接种易感小鸡时,可通过呼吸道或肌肉接种。?



(3)检查病毒抗原



免疫组化技术能证明组织和器官中存在的特异性病毒或抗原,提供快速的诊断方法。气管切片或压片免疫荧光法和气管切片免疫过氧化物酶法已应用于NDV感染的检验。?也可应用细胞培养物分离NDV,最好是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肾细胞。有些毒株在细胞培养物中不出现细胞病变。如作蚀斑检查,覆盖琼脂中必须含有镁离子和DEAE才能使某些毒株出现蚀斑。蚀斑出现于感染后24~72小时。?



(4)血清学



家禽血清中的新城疫抗体可被多种试验检出,包括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相辐射免疫扩散、单相辐射溶血、琼脂扩散、鸡胚中和及蚀斑中和试验。其中血凝抑制试验是最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普遍应用。作为鸡群监测程序的一部分而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时,可采取待检血清,与已知血凝性良好的NDV作试验。尿囊液中可加入0.1%福尔马林将病毒灭活。待检血清作连续倍倍稀释,每一稀释度为0.25ml,与0.25ml已知病毒悬液(4个血凝单位)混合,静置5分钟后加入0.25ml 0.5%~1%鸡红细胞。混合后置20℃~30℃经15~30分钟观察结果。当然也可在微量滴定板上进行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时,将感染尿囊液与已知抗血清作同样检查。血凝抑制试验比中和试验简单快速。血凝抑制价在1:20以上者,肯定被检鸡过去患过新城疫或接种过新城疫疫苗。血凝抑制抗体在体内的持续时期比中和抗体短。对在细胞培养物中不产生细胞病变的毒株,可



用血细胞吸附和血细胞吸附抑制试验加以鉴定。中和试验常用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过去从未接触过NDV的正常鸡血清能中和高达100ID50的病毒,因此必须高于此值才能判为阳性。在10~20天前感染新城疫的鸡,其血清通常能中和103~106ID50的病毒。NDV各毒株在抗原性上没有区别,但是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却有差异。



(5)病毒特性鉴定



就NDV而言,普遍存在缓发型毒株,因而即使分离出NDV,也很难确诊本病。为了确诊,进一步作病毒特性鉴定,例如致病性试验是必要的。?



A.     致病性试验



由于以临床症状衡量病毒的真正毒力不一定可靠,有必要进行病毒致病性的实验室评估。有3种体内试验可用于此目的:①感染一个病毒最小致死量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②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③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



B.     体外致病性试验



如上所述,只有NDV在F0的分裂位点上具有附加碱性氨基酸,胰酶蛋白酶等才可作用于F0,使其具有感染性。因此,NDV分离物在无胰酶的细胞培养上物形成蚀斑的能力,可成为一种简单的体外检查病毒毒力的方法。



C.     单克隆抗体



NDV的单克隆抗体除用于常规诊断之外,在基本特性分析基础上,可将单克隆抗体用于对分离物的鉴定和病毒分组。这种以抗原特异性为基础的分型是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的有力手段,能迅速分组和鉴别分离到的NDV 。






9.免疫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预防接种作为控制新城疫的主要措施。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国家制备和应用各种不同的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优点是病毒被杀死,没有散播疾病的危险。各种灭活剂,包括紫外线、福尔马林、氯仿或β-丙内酯等同样能灭活其它病毒。因此,制备疫苗的鸡胚如果混有病毒,也不会导致危险。灭活疫苗反应轻微,适用于雏鸡、初产母鸡和健康状态较差的鸡。灭活疫苗的免疫期短,不超过6个月。为了增强免疫效果,常在灭活疫苗中加入氢氧化铝和油类等佐剂。活疫苗有弱毒疫苗和中等毒力疫苗两类。?



(1)  弱毒疫苗



包括自然弱毒株,如F株(Ⅲ系苗)、B1株(Ⅱ系苗)、La Sota株(Ⅳ系苗)和V4株。这些毒株一般没有致病力,仅偶而致发轻微呼吸道症状和其它反应。弱毒疫苗对1日龄和幼龄雏鸡都能用。每只鸡接种的适宜剂量为106.5~107EID50。



(2)  中等毒力疫苗



最常用的毒株为I系苗、Roakin株、Komorov株、Hertfordshire株(Herts 33)和Mukteswar株。每只鸡的适宜剂量为105EID50,一般作肌肉注射。中等毒力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但不能用于8周龄以下的鸡。Roakin株是在美国分离到的自然流行毒株,而Komorov株则是强毒株通过雏鸭连续脑内传代而致弱的。Herts 33株和Mukteswar株是中等毒力疫苗中毒力最强的,将强毒株连续通过鸡胚致弱而成。所有中等毒力疫苗主要作加强免疫接种用。大多数活疫苗是用鸡胚制备的,并经冻干保存。弱毒株如B1常用滴眼或滴鼻接种,也可应用气雾免疫或将疫苗加于饮水中投与,随后再接种免疫力较强的LaSota疫苗。必须注意,La Sota株的毒力是弱毒疫苗中的最强者,易感雏鸡在接种后反应较重。因此不能用于4周龄以下的小鸡。如果流行的病毒毒力很强,应先用弱毒疫苗接种,随后再用中等毒力疫苗进一步加强免疫。中等毒力疫苗通常应用肌肉或翅部皮下接种,接种后可能引起轻微的症状,产生的保护力虽大于灭活疫苗,但不能排除恢复为强毒的危险,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隐性带毒鸡的鸡蛋中有时带有NDV,如果应用这种鸡蛋制备弱毒疫苗,接种易感雏鸡,往往导致严重的暴发流行。因此,在没有本病流行的地区不应使用活疫苗。由于家禽的数量很大,预防接种花费的人力和时间都很可观,特别是重复接种。因此人们提出混合疫苗,例如将新城疫疫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禽痘疫苗等制成联合疫苗。NDV能适应哺乳动物细胞,如牛和猪的肾单层细胞,因此可以培育弱毒疲备株和生产减毒疫苗,但免疫原性较差,必须应用注射接种法才能奏效。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中的滴度低于鸡胚,因此目前活疫苗生产均用鸡胚。由于疫苗接种,母鸡体内常有高水平的NDV抗体,并能将抗体转移到卵泡中。孵化后,胚胎和雏鸡在发育阶段将卵黄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入体内,从而获得了被动免疫。因此这些雏鸡在出壳后5周内,对疫苗抗原的刺激应答极弱,形成的免疫力一般不超过5个月,甚至可能只有2个月或更短。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对于容易遭受新城疫感染威胁的雏鸡,应在出壳后几天内用弱毒疫苗接种。1日龄雏鸡接种疫苗的效果总不理想,雏鸡日龄越大,免疫效果越佳。为了获得足够的免疫力,要在4周龄时再用弱毒疫苗作第二次接种,这样可以在3~5个月内提供足够的保护力。种鸡可在8~10周龄和16~20周龄,以后每隔5个月再用灭活疫苗或者中等毒力疫苗接种。接种活疫苗不但有混入NDV或其它病毒的危险,而且可使其它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因为疫苗接种可能激发鸡群中潜在的病原体。通过实验研究,建议工厂化养鸡场应用B1或La Sota弱毒疫苗,根据各批雏鸡一日龄时的母源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在监测的基础上确定最适首次免疫接种日龄。当雏鸡血凝抑制滴度降至1∶16时,进行第一次饮水免疫。25天后,再作第二次饮水免疫。再经60天后进行第三次气雾免疫,此后每隔120天气雾免疫一次。据云可使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始终保持有效的免疫状态。为保证安全起见,一周龄以内的雏鸡最好不用La Sota弱毒疫苗。必须强调指出,当免疫鸡接触自然野毒时,可能成为短暂的带毒者,但不显示临床症状。这些无症状的带毒鸡可能排出病毒,并在易感鸡群引起疾病暴发。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新城疫免疫程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水平受到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弱毒疫苗株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鸡场一般都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和鸡场具体情况,制定适于本场的免疫程序。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NDV的致病性和抗原性有了更新的了解,证明HN和F基因与二者有密切关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已克隆了HN和F基因,并使其在病毒载体中表达,如痘苗病毒、鸡痘病毒、鸽痘病毒等,并证明F基因或HN基因重组活疫苗株免疫鸡对强毒攻击具有免疫保护力。其中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已进入区域应用试验阶段。以杆状病毒表达HN基因的亚单位疫苗也能诱导产生免疫保护性。由此可见,基因工程疫苗或亚单位疫苗,已成为新城疫疫苗的一个研究方向,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表于 2008-10-27 0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sdjgq 的帖子

经典啊
大哥你的论坛币那麽多
能送点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4 01:0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