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50|回复: 0

[养猪] 后备母猪的初情期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2 0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备母猪只有在大概6~7月龄(180~210日龄)第一次出现发情后才算得上具备繁殖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初情期。第一次发情的出现意味着母猪达到性成熟。


母猪性成熟取决于一些内在因素,如日龄,品种,体重等。但也需要其它外部条件,如与公猪鼻对鼻接触,与公猪接触对诱发年轻后备母猪发情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有营养,光照等因素。


猪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遗传优势,需要每年引进固定数量的后备猪,这就使得每周都应有后备猪参与配种以满足猪场的均衡生产。能够顺利达到配种目标对猪场非常关键,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断奶仔猪数(Diata et al,2000)


对于后备猪的科学管理,会对猪场将来的生产效益有较大的影响。后备母猪在特定时期不发情比例过高会直接影响的猪场非生产天数(对一些猪场来说,总的非生产天数,其中由于后备猪的不良管理所造成的非生产天数占比可达30%,甚至更多)。另外,后备猪的管理不良,有可能造成更多的种猪因繁殖障碍而被淘汰,同时也可能造成全场分娩率低下与产活仔数偏少。因此,后备猪的初情期管理无论对第一次分娩或是母猪一生中的生产性能都会有影响。


许多实验证实,相比初情期延迟的母猪,母猪到达初情期的时间越早,繁殖性能表现更好(产仔数量和种猪最终的使用年限都会增加)。因此,我们尽量挑选早熟母猪作为后备猪,但不意味这些母猪可以提早配种。另外,有确定发情日期的母猪,对于生产循环而言,也利于管理者进行批次处理,能满足周期性的配种管理。


无论如何,我们要保证后备猪能够充分表现其遗传潜能,适时发情。为此,我们要采用包括营养,管理,激素处理等各种方法诱导后备猪在最佳时间出现初情。所有的方法都是后备猪培养计划的内容。


猪场生产目标是根据遗传性能,让所有母猪在推荐日龄适时参与配种(一般从230日龄到270日龄不等)。尽管目前某些品种有倾向于270日龄后配种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过去15年来,第一次配种时间推荐在250日龄。对于后备猪饲养,判断生产程序是否合适、运用是否合理,较好的判断参数是后备猪进场至配种的间隔,这个参数指的是猪只进入猪场后到配种的平均天数。可以用几种方法进行计算。


随着小母猪的生长发育,繁殖器官随之发育成熟。如果母猪重量与日龄相匹配,那就说明母猪准备进入初情期。但同时需要一些客观因素触发初情。如果没有这些因素,母猪将推迟发情,结果导致非生产天数增加。 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其它因素刺激,初情发生的日龄一般在180~210天之间。

微信图片_20200612094646.jpg


以下是影响后备母猪初情期的一些因素:

营养: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后备生长速度如果太快或太慢,都会延迟初情时间。为使后备猪达到合适的体况,后备猪要重视营养的提供。后备猪第一次配种时最佳的背膘(P2)厚度应在16~18mm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分娩时背膘厚度能达到18~20mm。

公猪影响:这是最有效的触动发情的因素。采用一头性欲旺盛的公猪与一组(10-12头)年龄相近的母猪短时间(10~15分钟)身体直接接触,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直接接触会引起小母猪身体刺激和化学激素接触(唾液中的信息素),其效果明显好于通过隔栏(同样时间内公猪只能接触少数母猪)接触的效果。一般推荐后备母猪以10头一组与公猪接触。可能的话,用输精管结扎过的公猪诱情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通常来说,驱赶母猪到公猪舍比较好,这会让公猪约束感减少。公猪的影响能使更多的后备母猪发情,发情表现更明显,也更有利于鉴定。经初次刺激后的三周内,会有75%的母猪发情。当使用诱情公猪效果感到不理想时,通常是由管理问题造成的(比如后备舍人手不足,栏舍结构不合理或栏舍安装不正确)。

圈养方式:分组饲养比单独饲养更具优势,这是由于接触其它猪只有助于发情和发情的同步化。然而,建议使用排水良好,无腐蚀性和干燥地面的栏舍,同时也建议不定期的混群,移栏。所有的这些方案对于后备母猪来说都是刺激,都能有助于诱导发情。


光照:每天的光照时间与强度对于后备猪进入初情期也非常重要。推荐每天最少16个小时、强度至少270lux的不间断照射。冬季猪舍需要用人工光源补偿日照的不足。


环境因素:这包括能延迟发情的多方面因素,如季节性高温,空气质量等。


激素处理:联合使用HCG/PMSG,对处于临近初情期的母猪有诱导发情的作用,但通常需要配合公猪的诱情与其它刺激方法的应用,不能指望仅仅依靠激素就能提高发情率。与只用公猪对比,使用PMSG/HCG这些激素能更好地形成同期发情。

尽管诱导发情的结果并不代表后备母猪在第一次发情就要配种,但这些因素的调节有助于诱发初情。为使后备母猪一生能保持更好的繁殖性能,现在多数场趋向于后备猪第三次发情才配种。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2:1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