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有鱼粉的质量内容评价与不足
1、 营养质量评价
(1) 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非蛋白质氨基酸
(2) 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组成
(3) 矿物质与灰分、盐分
(4) 未知生长因子
问题:鱼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现有营养评价指标难以判定其生物学价值,鱼粉生物学价值难以用简单的营养指标进行评价!
建议:生物学效价评价更适合鱼粉价值的评价!
2、 加工质量的评价
(1) 消化利用率:蛋白质消化率下降。
(2) 油脂的氧化程度:加工过程导致鱼油氧化。
(3) 盐分:蒸煮过程中加盐量
问题: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如蛋白质组氨酸——游离组氨酸——组胺+游离赖氨酸——肌胃糜烂素。
过高的加工温度,生物胺、组胺含量很低,而毒性更高的肌胃糜烂素含量更高,油脂氧化产物更多。
建议:修改鱼粉安全性指标。
3、 安全质量与卫生质量
(1) 蛋白质腐败过程与腐败产物:TVBN不科学,可改为主要生物胺如腐胺、尸胺、精胺含量。
(2) 鱼油的氧化与氧化产物的积累:酸价,增加丙二醛指标。
(3) 对鱼体健康危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可以研究增加肌胃糜烂素指标的可行性。
鱼粉感官指标类型与分级
(二) 决定鱼粉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1、 原料鱼种类
(1)不同海域的海洋捕捞种类及其鱼粉质量
主要海域及其捕捞种类: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海域主要捕捞种类与质量;
(2)鱼加工副产物种类与质量
鳕鱼、金枪鱼、罗非鱼、越南巴沙鱼、带鱼等加工副产物
对策:按照原料和产地的细分鱼粉产品种类。中国饲料原料目录已经对部分种类进行了细分。
2、 原料的新鲜度、质量对鱼粉质量的影响
(1)磷虾与磷虾粉:还没有标准;
(2)海洋捕捞鱼类新鲜度与鱼粉质量;
(3)加工副产物新鲜度与鱼粉质量;
新的鱼粉质量标准中应该修订鱼粉新鲜度指标
-如改TVBN为主要生物胺指标;
-增加丙二醛等优质氧化产物指标(GB/T 28717-2012 饲料中丙二醛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粉卫生标准(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
-考虑肌胃糜烂素等指标
(三) 鱼粉等产品的生物学效价与发展趋势分析
1、 鱼粉产品在饲料中的不可替代性
(1) 无鱼粉日粮在水产动物生长速度方面可以实现目标,但动物健康则存在问题。
(2) 有鱼粉或海洋捕捞物产品的日粮,在养殖动物健康与生长性能同时获得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性,也是目前的科学研究的缺失。
-无鱼粉,低鱼粉日粮对养殖动物免疫防御系统的影响,虾更为明显。
-无鱼粉日粮对养殖渔产品风味、肌肉质量等的影响,如三文鱼品质与鱼粉。
(3) 鱼粉等产品中未知生长因子,主要还是在对养殖动物生长性能和健康维护方面,我们是探寻这些未知生长因子还是探求其生物学效价?
2、 海洋捕捞物饲料产品对水产动物健康和品质的影响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产品中含有陆生动物生长、发育和健康危害所必需的成分物质/或许是鱼粉不可替代性的主要原因。
(1) 免疫防御系统
(2) 抗氧化与抗应激
(3) 肝胰脏和肠道健康
(4) 对养殖渔产品的风味、肌肉质量的影响
(5) 肠道粘膜营养
3、 日粮中生物胺与水产动物生长与健康
(1) 显著的剂量效应:低剂量对水产动物是促进生长、有利于健康的,而高剂量下则是有害的,适宜剂量的研究就是关键点
(2) 鱼粉、鱼溶浆、鱼浆等产品中生物胺含量与生长、健康的研究结果
(3) 日粮组胺含量对黄颡鱼生长、胃肠道粘膜结构的研究结果
(四) 以生物学效价为目标,开发新产品
海洋生物原料饲料产品的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鱼溶浆与酶解鱼溶浆
-鱼浆与酶解鱼浆
-虾浆与酶解虾浆
-海藻与酶解藻浆
得到的启发:
酶解鱼溶浆等产品,已经超越了蛋白质、氨基酸的营养作用,而是更多地显示出对鱼体代谢的调控、对生物代谢的促进作用,即不仅仅是营养作用,更多地是生理活性的作用。
本文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整理自“2018 IFFO鱼粉鱼油热点讨论会”上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的报告内容,未经本人审核,如有纰漏,请见谅!
来源:饲料技术汇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