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体型匀称、体色金黄,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它是以鱼虾等为食的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近几年,大黄鱼 饲料配方技术逐渐突破完善,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我们下面就先看看有关 大黄鱼肝胆综合症的相关知识。 大黄鱼在养殖过程中因各种因素造成肝、胆、肾等器官受到损伤产生肝胆综合症并继发传染性疾病频繁发生。如由于强化投饲出现肥胖和肝脏负担过重,饲料脂肪氧化酸败等饲料中出现的有毒物质,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主要成分的含量不足或过多导致饲料营养失衡,过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滥用药物以及水体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等。得了肝胆综合症的大黄鱼行为上表现游动无力或有时烦躁不安甚至痉挛窜游;体色上体表颜色变淡;肝脏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肿大,严重者比正常的大一倍以上(也有体积缩小的),肝脏颜色变淡或充血,有的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有的肝脏则呈淡黄色,胆囊肿大,颜色变深或墨绿,胆汁充盈,有的胆汁颜色变淡褐色等。 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肌醇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减轻肝脏负担,对防止肝胆综合症的形成有明显效果。其中,饲料级胆汁酸在防治大黄鱼肝胆综合症方面效果独特。 保肝护胆:在罗非鱼、大菱鲆等鱼类上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表明胆汁酸修复了肝脏损伤,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后会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危害鱼类肝胆健康,而胆汁酸可结合或分解因滥用药物而蓄积在肠道内的内毒素,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鱼体的危害。此外,胆汁酸可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将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重金属等其它有害物质随胆汁排除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维护鱼体的肝脏健康,防治大黄鱼肝胆综合症。 此外,鱼类肝脏好了会提高其自身免疫力以及SOD、溶菌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从而对诺卡氏菌等细菌性引起的疾病有很强的抵抗力,降低内脏白点病的发病率,进而提高大黄鱼成活率。 除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的胆汁酸外,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还应该注意制定适宜的投饲量,投饲量应该根据其生长需要而定,万不可依据市场行情价格高低而定;此外禁止投喂氧化酸败的饲料以免增加肝脏负担;注意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配比,投喂新鲜的全价配合饲料等。 此外,饲料级胆汁酸不仅防治大黄鱼肝胆综合症,还可改善其体型体色:研究表明,大黄鱼体色的形成与鱼类自身不能合成的类胡萝卜素有关,而类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因而脂类对其吸收和代谢有重要影响。而胆汁酸可促进饲料中脂溶性物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及色素)的吸收利用,增强大黄鱼体色,使其接近野生大黄鱼体色。此外,胆汁酸也可促进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减少体内过多的体脂沉积,使大黄鱼体型匀称。 版权声明:本文为山东龙昌动保原创文章,原文发布于龙昌动保官方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