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49|回复: 0

【第6期讨论】植酸酶---饲料交流公益平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8 13: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交流公益平台2017第6期

时间:2017-10-23
主题:植酸酶
主持人:李婧博士

嘉宾简介:南京农业大学营养学博士,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生理健康、发酵床垫料生态环境和酶制剂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在酶制剂解决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效率和改善动物实际生产性能及效果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就职于北京盛拓达。

李婧博士:各位养殖业饲料界添加剂行业的老师,前辈同仁以及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晚上植酸酶主题的讨论交流,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李婧,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感谢博士给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李婧博士:对于植酸酶相关的热点和争议点,我这两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植酸酶,最早是在1907年有个叫SUZIKI的研究学者报道过,磷能够从有机还有含磷的底物中释放出来,这个时候植酸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那个时候生产成本太高,所以无法应用,直到九十年代,国外的公司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商品化产品,比如巴斯夫最早在中国推广,而且推广得非常好。因为植酸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好的社会生态效益,所以在中国推广比较顺利,当然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强制使用植酸酶了,在东南亚的如说韩国、日本、台湾也都在推进植酸酶。我国在全面实施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后,中国植酸酶在饲料行业上也广泛应用起来。目前,估计没有哪一家饲料企业不加植酸酶了吧,可见植酸酶在我们饲料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李婧博士:杜博士,给我们讲讲植酸酶的分类吧!

车海-广州知迈:植酸酶分为:3-植酸酶,6植酸酶,5-植酸酶。

李婧博士:对,这是从水解起始位点的差异进行分类的。

车海-广州知迈:根据ph来分,就有酸性和碱性之分。

李婧博士:对,如果按照酶的形态来呢,可能就是粉料、颗粒料了,按照耐温性来划分,就是普通植酸酶和耐温植酸酶了。

曹志高-广州科胜:我九十年代初就用植酸酶,先是进口的(包括其它酶),后用溢多利。在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过问题,一味的解释理论,不现实。我个人观点,全程可用!但种猪还得强调钙,磷!现在很矛盾,麦皮是一国内大宗饲料原料,但质量不能说,现在养猪出现的蹄病,产程长,生殖疾病多,等问题虽很复杂,归到底,还是平衡!

李婧博士:曹经理提出了一个很切合实际的观点,就是不要一味解释理论,要从理论出发,真正地解决问题@曹志高一广州科胜(高益酵素)。

李婧博士:那么问题来了,根据动物胃肠道消化生理,大家说说有那几个关键点?关于酶活,高就一定好吗?低就一定差吗?定义、底物、测定条件与方法、计算方法;关键是有效酶活(耐温性、活胃性、作用效率)

邓景斌-邦之德:我们知道植酸酶有5000单位,10000单位,甚至更高单位的,那么从性价比出发是不是用酶活单位越高越好呢?

李婧博士:对,你提的问题非常关键@邓景斌-邦之德。

郭光玉-溢多利:消化道酶解区段和酶解底物的彻底性比较重要。

李婧博士:关于,酶活,有行标、企标、国标、国际标准。。。酶活真的高就是好吗?郭玉光提的很好,那你讲讲植酸酶在消化道哪个区域酶解最好?

车海-广州知迈:植酸因为是在酸性条件下可溶,故而在胃中是发挥作用的关键场所,是这样的吧?

周杰-大邦:@车海-广州知迈 这些理论大家都懂一点点,那么和市场上的植酸酶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1.png

李婧博士:车总说得非常对,这是一幅不同ph条件下植酸酶溶解性的一个实验:这个ph值的范围还是蛮广的,我们可以看到从ph2(每隔0.5)一直到ph7,这里囊括了动物胃肠道的ph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在ph2.0的情况下植酸酶的溶解性是100%的,在ph2.5的情况下它的溶解性也是100%,然后随着ph值的升高3.0、3.5、4.0,植酸酶的溶解性从99.1%到97.9%一直降到84.7%,到了4.5、5.0、5.5、6.0、6.5、7.0随着ph值的升高,植酸酶的溶解性呈下降趋势。当然还有一点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就是4.0的一个划分,植酸酶在ph值小于4.0的情况下它主要结合的是氨基酸,而在ph值大于4.0的条件下,植酸酶的溶解性主要结合的是一些微量元素。

曹志高-广州科盛:我长期在一线,只认结果,理沦不多。在海南跟踪植酸酶,麸皮十多年,在广东种猪蹄病,纤维素也有五,六年。

李婧博士:我们都知道,动物机体大部分的反应都是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如果植酸酶与这些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结合的话就会形成沉淀,这样的话动物机体再有其他没进行结合的酶的酶解效率就不是很高。

李婧博士:1.植酸酶在胃中(酸性环境中)溶解度最高,这个时候酶就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2.当植酸酶处在肠道中,植酸酶的效果就会“打折”,而且是打大折。

程时军:据我所知,中国的植酸酶菌种都是一样的~~都来自饲料所

李婧博士:不全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植酸酶分为普通植酸酶和天然水煮植酸酶,普通植酸酶与市面上的植酸酶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天然水煮植酸酶,保守地说是,非常好!!!

陈清华教授:提几个问题讨论一下:1.怎样比较市场上的植酸酶的品质?有什么简单的方法?2.中国有近30家厂家生产过植酸酶,他们的菌种确实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怎么选择适合自己公司产品的植酸酶?3.因为植酸酶便宜,许多公司增加添加量到300-500克/吨(5000-10000u/g),有必要吗?颗粒料(耐温植酸酶10000)合理添加量多少合适?仅供参考

李婧博士:陈总的问题非常实际:我认为怎样选择植酸酶,主要是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用在什么动物上,至于添加量,我们公司有一个观点,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曹志高-广州科盛:我只问一下,酶在什么情况下激活?成年猪胃PH值?估计学营养的人知道,群里有些可能不知道。

李婧博士:如果用在禽料上,除了耐酸能够过胃之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否制粒。

图片2.png

岳双明-金川农:@李婧-盛拓达 。鸡鸭料都制粒。四川  蛋鸡例外哈。

李婧博士:一般白肉鸡料、黄鸡、麻鸡、肉鸭等肉用的禽料,是需要制粒的,一般制粒温度为75~85℃。

应朝阳博士:还要高些。

李婧博士:但是商品蛋鸡料、蛋鸡预混料,通常是粉料,不需要制粒。当然蛋鸭料是需要制粒的,制粒温度也在75~85°左右。

岳双明-金川农:@应朝阳博士 。看压比,我们差不多这个温度。

曹志高-广州科胜:制粒很普遍,调质温86度左右,圧4左右。

孟德连博士:@李婧-盛拓达 制粒温度80度以下有意义不。

陈清华教授:据我了解:中国植酸酶有三类菌种,所产植酸酶的质量真的有差异。

图片3.png

孟德连博士:@陈清华 博士,水平高。

陈清华教授:多次试验表明:添加过量的植酸酶,没有意义。无论是耐温的还是不耐温的。

李婧博士:这个观点,我们持不同意见,我们认为植酸酶不仅要加,还要加够。

曾晓霭-溢多利:植酸酶可使植酸磷降解成肌醇和磷酸,其对单胃动物的饲喂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确证和认可。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降解饲料中40%-60%的植酸生成无机有效磷,大大提高了磷的利用率,节约了饲料中磷酸氢钙等磷源的添加量,降低了饲料配方成本。同时使动物排放的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约30%~50%,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饲料加工常采用高温和蒸气制粒工艺制粒,在短暂的高温条件下进行。因此,普通植酸酶的酶活性会大幅度地不可逆丧失。选择具有高热稳定性,且能够在动物胃肠道环境中保持高活性的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持饲用植酸酶活力和热稳定性便成为植酸酶研究的焦点。筛选开发出热稳定性好、活性高的酶种仍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

车海-广州知迈:大家在讨论酶,千万别忘了Km值,米氏方程。

陈清华教授:我建议:植酸酶(5000还是10000)最大添加量不超过400克/吨。仅供参考

车海-广州知迈:@陈清华   过量添加植酸酶没有感觉到效果,有可能是没有选对酶。

应朝阳博士:@陈清华 400克这已经很高了呀!

陈清华教授:不全对。和酶的来源、酶活、饲料的组成、植酸磷的含量、动物种类、不同生理阶段等因素有关。

张金伟-盛拓达:植酸酶的添加和非植酸磷关系太大。也是添加剂量的理论来源。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基础配方,饲养物种,环境温度,不同公司的植酸酶,都会有差异。

陈清华教授:是的。

陈清华教授:这是我9日去广东讲课的内容

图片4.png

张金伟-盛拓达:玉米豆粕本来植酸磷就不太高,没有必要加太多。反而档次偏低的料(一般植酸磷含量占比超过50%)加多了是完全可以替代大量的磷酸氢钙的。

应朝阳博士:@张金伟盛拓达 每吨猪料添加500单位够了吗?

张金伟-盛拓达:猪料500,从目前的文献看,是偏少的。

陈清华教授:可以多加点。

张金伟-盛拓达:@应朝阳博士 博士,就像下图,如果植酸磷含量超过0.25, 添加6倍植酸酶(500是基数)都是有效的。

图片5.png

应朝阳博士:@陈清华 猪料加多少?

陈清华教授:1000-1500U/kg日粮够了。

李升生-法国Animine:@陈清华 请教一下博士,猪料如果超量添加,比如达到1000单位以上,有什么负面作用吗?

曾晓霭-溢多利:植酸酶除了可以降解饲料中植酸,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以外,还具有更多的潜在营养价值:
1.破坏植酸盐的螯合结构,释放被螯合的矿物元素如Fe2+、Cu2+、Zn2+、Ca2+等,提高其利用率,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更有利,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因矿物元素缺乏导致的代谢疾病。
2.水解植酸,减少其对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间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3.植酸酶超量添加的额外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现植酸酶的添加量还远远达不到其应有的功效,超量添加植酸酶可以分解超过 90%的植酸,可以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低饲料成本,少环境污染。(郝甜甜,杜红方 动物营养学报,2017)

李婧博士:这个是植酸酶超量添加,4倍添加的示意图

图片7.png

李婧博士:断奶仔猪,超量添加,添加5-7倍也无负面效果。

图片6.png

张金伟-盛拓达:目前主要是看文献,现在国内外做的数据还是很多的。超量添加因底物而异。再者,植酸酶现在基本不赚钱,所以 很多公司都不太愿意把经费投入到再研究当中。

因为外文资料已经够多了。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植酸酶可能是对环保和营养作用最大的酶制剂。

陈清华教授:我的建议:5000u的添加200-300克/吨,10000u的添加量100-150克/吨。仅供参考。

张金伟-盛拓达:我之前在饲料企业做过鸭料 的植酸酶梯度,当时做到500单位的8倍,生产性能上的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胫骨灰分之类的旁引指标还是有趣是的。

李婧博士:植酸可以起到提高钙磷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利用效率的作用。

图片8.png

应朝阳博士:@陈清华 据我了解:中国植酸酶有三类菌种,所产植酸酶的质量真的有差异。请您阐述一下。

曾晓霭-溢多利:近年来的进展包括:开发了生物效应更高的植酸酶,植酸酶会对蛋白质以及淀粉造成负面影响的认识加深,以及磷的使用加上正在上升的无机磷价格,所有这些都给植酸酶理想剂量的传统观点带来了挑战。植酸酶因为能提升饲料配方的价值而一直在不断发展。我们对植酸酶在能量和蛋白质释放上的作用的认识也将随着动物试验的新发现而发展。在科学给植酸酶带来新的效益和机遇成为可能的时候,生产者也应该和供应商紧密合作,以确保他们的使用剂量能将带来最大投入产出比。

李婧博士:关于植酸酶的菌种,大家可以进行探讨探讨。我们等等陈总的发言,估计他在编辑@陈清华。

陈清华教授:哈哈,你们讨论得挺好,你主持得也挺棒!

李婧博士:确实,微生物植酸酶具有产量高、在消化道中酶活性高等有点,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生产商品植酸酶的主要来源。

杜红方-溢多利:5000U/g的植酸酶,添加800g/t,肉鸡前期料,0.45%有效磷降到0.21%,生长性能没有差异。

张金伟-盛拓达:@溢多利杜红方 同感哈,我没有做过那么高,但是真的有这个效果。我曾经在华南放养鸭料验证的时候,植酸酶添加300克,氢钙可以放到很低很低。都没有问题。

陈清华教授:杜博士,后期呢?我做了几个试验:随着有效磷的增加,动物(含猪、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是增加的。当然,达到一定含量时,没有差异了。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原料结构中有米糠吗?

李婧博士:王总确实细心。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哈哈,中国原料结构太复杂,全球有的原料咱都有。

李婧博士:米糠中,植酸磷含量大约0.82%,折合成植酸2.911%,相当于一顿料中44.15mol。

张金伟-盛拓达:其实有效磷降低后,动物对磷的利用率会增加的。

杜红方-溢多利:我试了肉鸡肉鸭,后期基本不用DCP也没问题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我们不敢试验,毕竟饲料企业啊

陈清华教授:谢谢杜博士!

杜红方-溢多利:植酸酶多加了,一定要减少DCP的添加量,否则有反馈抑制。

张金伟-盛拓达:看大料配方,不用DCP完全是可能的,比如DDGS用量大的那几年,DCP可以不用。

杜红方-溢多利:1.6kg添加量比DCP的生长性能还好些,我说的以玉米豆粕型饲料为基础。

张金伟-盛拓达:特别是华南,原料一直很复杂。植酸酶就喜欢这样的配方。

唐明红:我有客户在中大猪小麦米糠型日粮中只加植酸酶,不用氢钙,没任何影响。

李婧博士:@溢多利杜红方 ,杜博士,给我们讲讲您认为植酸酶超量添加会造成哪些反馈抑制?您有数据可以支持吗?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李婧-盛拓达博士如何看这个问题?

陈清华教授:一般单胃动物饲粮中植酸磷的含量在0.2-0.35%之间,植酸酶的作用大约分解60-70%。目前大家使用植酸酶的目的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提高矿物元素、淀粉、蛋白质等养分的消化率。

陈清华教授:唐博士对的。中大猪不加磷酸氢钙只加植酸酶,真的没有问题。但多次数据表明:生长性能差一点点啊(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

杜红方-溢多利:@李婧-盛拓达 植酸酶超量添加,不是酶的反馈抑制,是DCP对酶有抑制。

李婧博士:我觉得大家可要根据自己的配方使用植酸磷,如果是谷物籽实中,植酸磷含量一般在0.14~0.2几,但是如果有米糠或者饼粕类,可适当地提高植酸酶的用量。

王小龙:DDGS 用量大的话可以直接减少DCP 的用量,因为DDGS 本身有效磷很高,原因与其生产工艺有关。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明年的饲料卫生指标,觉得我们不敢用大量DDGS,控制不了霉菌毒素。

陈清华教授:李博士说的是原料中的植酸磷含量,我说的常规单胃动物饲粮配方中植酸磷的含量(呵呵)在0.2-.035%。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有几个问题借平台请教企业专家1.植酸酶到底在消化道哪个部位起作用,它的本质是什么,会不会其它消化酶有相互作用?2.关于它的作用底物,它替代的磷酸氢钙是不是本身就超量添加,你们的试验有付对照吗?3.有没有考虑酶制剂研发投入产出比?

杜红方-溢多利:玉米豆粕型饲料植酸磷0.2~0.25。

陈清华教授:王博士,还有一点,一些植物性原料中也含有植酸酶,微生物植酸酶起始作用位点是3,植物来源的植酸酶起始作用位点是6,并且是逆时针方向作用的。

图片9.png

杜红方-溢多利: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植酸酶加热就没有了。

陈清华教授:是的,粉料中有用。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植酸酶的效果是非常明确的,在生长猪、产蛋高峰期蛋鸡日粮中完全取代磷酸氢钙没有任何问题。完全不用磷酸氢钙,不存在超量添加部分的问题。

李婧博士:肌醇六磷酸在植酸酶的作用下,脱掉一个磷酸,形成肌醇五磷酸;肌醇五磷酸在植酸酶的作用下,脱掉一个磷酸,形成肌醇四磷酸;。。。;肌醇一磷酸在内源性磷酸酶的作用下,脱掉一个磷酸,最终形成肌醇;

周杰-大邦:@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骨骼的特殊性决定了钙磷营养的特殊性,伍喜林博士的结论都来自长期实践,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李婧博士:我再更正一下:植物来源的植酸酶分为两种,一种源于植物籽实,为6-植酸酶;另一种来源于植物组织,为3-植酸酶;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属于3-植酸酶。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产蛋鸡高峰期蛋壳强度也有极高的生理需求。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很希望看到有负对照的研究报告@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肯定有,十多年前做的实验。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产蛋鸡高峰期的实验也有,我们在XXX实验基地做的,结论非常可靠。

图片13.png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少一个负对照试验组,即不加氢钙也不加酶。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负对照,不加磷酸氢钙,又不加植酸酶,违反了我所学习的基本规则。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我们遵循的规则难道就不能质疑了吗?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都不加,我认为绝对不可以。

周杰-大邦:师兄这份GQ捂了十多年?@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李婧博士:要不就开诚布公,反正是十几年前的实验了,揭开让我们这些小辈看看。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李婧-盛拓达 希望年轻人多创新。

穆永胜-湖南富玮:我做的耐药温植酸酶是用霉菌表达系统表达的,耐温性更好!

陈清华教授:我也觉得可靠,但,一定要知道试验期多长,短期真的没有影响。作为饲料企业,用植酸酶建议取代30-65%磷酸氢钙即可。14年前,一家酶制剂公司建议一家大型的肉鸡饲料公司不加磷酸氢钙,只加植酸酶,打了官司赔了不少钱。像我们这个年龄的都知道那个事故(不是故事,)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那是植酸酶质量的问题。

陈清华教授:伍博士,也许吧!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不是也许,结论就是结论。

陈清华教授:伍博士也知道这个事故?很好。那请问那家酶制剂公司的现在的植酸酶和原来的植酸酶有什么差异吗?如果知道,还望指导。

李婧博士:@穆永胜-湖南富玮 讲讲你们的霉菌好在哪里啊,你能谈谈霉菌表达系统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吗?

穆永胜-湖南富玮:我只知道检测结果,具体理论上的内容要问南京金斯瑞里面的研发专家啦!

李婧博士:我认为啊,霉菌产生的植酸酶,确实酶活很高,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稳定性和实际效果就差一些。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植酸酶,是将某筛选出的植酸酶基因再次转入毕赤酵母中中,表达量比原菌株高了3000倍。

穆永胜-湖南富玮:@李婧-盛拓达 我认为啊,霉菌产生的植酸酶,确实酶活很高,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稳定性和实际效果就差一些,请问这些结论有数据证明您的观点吗?

李婧博士:@穆永胜-湖南富玮 ,确实有,我就不放了。

周杰-大邦:@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请教两位专家,如何快速简单评判植酸酶质量和稳定性?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我不回答这个问题,由他们生产植酸酶的厂家相互PK。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为什么猪和蛋鸡效果好?仅仅粉料和制粒的差别吗?

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最后一个问题,除了外源,消化道里的酶从哪里来?

周杰-大邦:@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请回答闫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谢谢。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周杰~大邦腹泻解决方案 请应博士回答。

陈清华教授:李博士:正常情况下,霉菌产的酶效果比毕赤酵母的好,只是没有转基因工程菌的耐温。

王会永-洛阳欣牧川:希望做植酸酶的专家给我们方案,现在品种在改进,营养方案南北有区别,我们想应用的更好。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植酸酶的应用效果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它的作用机理很复杂,远远超越了解决植酸磷的问题。植酸磷本身作为一个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对蛋白、脂肪的消化都会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作用效果。

车海-广州知迈:我说两点,不知对否,大家多指点,植酸酶也叫肌醇六磷酸,其抗营养作用大家都知道,用植酸酶来分解它的得到的产物有IP5,IP4,IP3,IP2,甚至得到肌醇,其除了肌醇没有抗营养作用外,其他的产物都有抗营养作用,只是强度不一样,现在对植酸酶的要求是尽量降解到IP2以下,其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植酸水溶液,加植酸酶,反应一定时间后来测定溶液中肌醇的含量,如果肌醇含量越高,则酶效率越高。酶和底物反应有个米氏方程Km,Km是由酶和底物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它可以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反应Km值也不同,Km值可近似的反应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Km值大,表明亲和力小;Km值小,表明亲合力大。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车海-广州知迈 植酸酶的营养生理作用远远超越了以前的认知。

王小龙:植酸酶Km 值低,代表植酸酶达到最大潜能50%时的底物植酸含量低,植酸酶消解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更快。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应朝阳博士 @胡友军-广畜所GIAS-Newland 请你发表看法,有没有必要再设计一个既不加磷酸氢钙、也不加植酸酶的负对照组?!这是昨晚我与师姐闫海洁博士辩论的焦点。我认为没有必要,她认为有必要。我仔细想了一晚上,都认为没有必要。你的意见?@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应朝阳博士:@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钙也重要的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直接回答争议的焦点问题。

应朝阳博士:@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更倾向于闫教授的意见。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胡友军-广畜所GIAS-Newland 胡所长的意见?

胡友军-广畜所:@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师兄  刚才处理点事情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应朝阳博士 @胡友军-广畜所GIAS-Newland 请你发表看法,有没有必要再设计一个既不加磷酸氢钙、也不加植酸酶的负对照组?!这是昨晚我与师姐闫海洁博士辩论的焦点。我认为没有必要,她认为有必要。我仔细想了一晚上,都认为没有必要。你的意见?@闫海洁—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

胡友军-广畜所:@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关键看他的设计思路和目的  我认为。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目的就是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的可行性。

应朝阳博士:我认为不能完全取代。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可以完全取代,这个没有争议,必须拿实验数据说话。

苏双平:我认为不能完全取代。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不能推测。

应朝阳博士:我保留意见吧,经验而已,我没实证研究过。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你要亲自去做过实验,有数据,才有发言权。

应朝阳博士:对的,但是十多年前较低生产水平的数据,与今天已不可同日而语。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因为当年的实验方案是我批准的,我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杜红方-溢多利:昨晚我说了肉鸡前期料有效磷0.45降到0.21,通过添加植酸酶是可以实现的,有论文发表。我验证了确实可以。肉鸡后期有效磷降到0.18通过添加大剂量植酸酶也是可以实现的,我做动物试验了。白羽肉鸡,肉鸭我做了,基本也可以不加磷酸氢钙。

苏海燕-优久:@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您认为在10-30公斤猪阶段,加多大量的植酶,可全部取代磷钙,且对后期生长不受影响?

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我没有做过10-30公斤阶段的实验。

应朝阳博士:植酸酶添加后,磷的问题解决了,钙磷平衡更重要了,优质钙源要考虑。

朱琳-北京益农:@应朝阳博士 同意你的观点!优质钙源一直被忽略,尤其在大量使用植酸酶之后,更加明显暴露。

谭权:60公斤后的育肥猪,用植酸酶,不用氢钙,没有问题!

胡友军-广畜所:从纯研究的角度  如果研究植酸酶和磷酸氢钙的互作添加效应,似乎双不加组别应该设置;但如果是植酸酶替代氢钙的思路来看,双不加似乎不需要,而生产上更是蛇足之嫌@伍喜林博士-民大农牧

陈宏:植酸酶不单纯替代磷酸氢钙,还有许多研究空间。

苏海燕-优久:其实前期钙磷足够,后期或至少近出栏1个月可以不需加磷钙,也不需加植酸酶,商品普通大猪料大家早都这么做了。

李成良-达农威:就磷的生理作用,磷酸氢钙和植酸释放的磷是否有差别?是不是需要保留定比例磷酸氢钙。

应朝阳博士:@李成良~美国达农威 很棒,提出新的思维角度。

朱琳-北京益农:本人认为在实际生产与试验环境还是有区别的,在生产上,应该有所保留。

胡友军-广畜所:微生物植酸酶与1~21日龄肉鸡饲粮无机磷当量模型研究?摘要:

本试验研究饲粮非植酸磷(NPP)和植酸酶添加水平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血液指标及胫骨发育的影响,确定微生物植酸酶与无机磷当量关系.试验设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前4种饲粮NPP水平为2.1、2.9、3.7和4.5 g/kg;后6种饲粮在基础饲粮(NPP 2.1 g/kg,总磷(tP)4.5 g/kg)中添加植酸酶250、500、1 000、2 000、4 000和8 000 U/kg.结果显示:(1)随饲粮NPP水平升高,肉鸡体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血浆无机磷浓度、胫骨长度、强度、灰分含量与重量、胫骨磷含量以及粗蛋白质、tP和Ca利用率呈二次曲线升高,而死亡率、血浆Ca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2)随植酸酶水平升高,肉鸡生长性能、血浆和胫骨指标、养分利用率呈现与NPP水平增加类似的趋势;(3)当植酸酶水平达到8 000 U/kg时,肉鸡生长性能、血浆和胫骨指标以及粗蛋白质利用率达到对照组(NPP 4.5 g/kg)水平,总磷利用率提高到85%,植酸磷释放率达到94.84%;(4)以胫骨灰分重量为指标,饲粮中无机磷释放量(y,g/kg)与微生物植酸酶添加水平(x,U/kg)之间的关系模型为y=0.425 4×log2(1+x/250)+0.283(n=7,R2=0.915 3,P=0.000 7).结果表明,高水平植酸酶可降解肉鸡饲粮中几乎全部植酸磷,植酸酶添加水平与无机磷当量模型可为确定配方中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韩进诚 [1] 杨晓丹 [1] 杨凤霞 [1] 姚军虎 [1

李婧博士:咱们今天晚上从七点到现在09:15已经交流了两个多小时。鉴于大家第二天都有工作,要不咱们今天就先交流到这里。今天晚上咱们从植酸酶的作用、本质、理化性质、添加水平、实际效果以及菌种来源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秉持了咱们群的包容、共享、不拘一格的交流理念。俗话说的好,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我觉得这次交流会非常成功,对于今天晚上大家讨论的问题,我会明后天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给大家分享。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请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大家晚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2-22 13:1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