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点引导 我国仔猪综合成活率约为90%,而理想水平应大于96%;我国母猪死胎率为10%,而理想水平应小于5%;我国母猪返情率为15%,而理想水平应小于7%……我国母猪年贡献15头上市活猪,而欧洲水平是25头。那么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2.保健误区 疾病原因导致猪群死亡率、淘汰率上升。猪群容易得病,并且猪病多,此起彼伏,一波接着一波;疑难怪病层出不穷;重症病、烈性病、暴发性疾病多,而针对一种病情,用药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用药越来越高档,用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医药费越来越高,而用药效果却越来越差;疫苗失效,猪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接种了疫苗还会感染疫病;疫苗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而预防效果越来越差。我们养的猪从小就泡在药罐子里,一生都遭受药物的摧残,而且要遭受各种人为刺激惊吓,处于惊恐痛苦之中,导致体质差,生病多,不好养。 说到保健,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简单的加抗生素的问题。为了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添加治疗用的抗菌素,包括联合用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动物养殖过程中发生药源性疾病(药源性消化道疾病、药源性肝胆疾病等),都是添加抗菌素不得当、不科学造成。人们往往对保健有误解,把保健和加抗生素混为一谈。例如为了预防某种细菌性疾病,添加相应治疗用的抗菌素,其实动物健康状况下并未感染细菌,不需要“杀菌、抑菌”,此时添加抗菌素完全没有必要,只会产生副作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保健途径是:(1)脾胃的调理,动物健康的第一道防线;(2)肝肾等内脏功能的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力;(3)中药特有的抗病毒、内毒素;同时具有抗细菌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3.中药保健的作用机理 (1)中药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 中药对动物体免疫功能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a.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b.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c.对动物的主要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细胞、胸腺、骨髓、法氏囊的影响;d.另外影响与免疫有关的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核苷酸、组织胺等。因此研究中药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主要是研究中药对上述器官、细胞、物质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已探索出不同中药分别对上述器官、细胞、物质的影响,同时还表明,中药及中药方剂调节免疫是通过如下几方面完成的。a.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免疫;b.通过调整植物性神经调节免疫,肺、脾虚及肝脏,特别是脾虚,常有副交感神经偏亢现象,免疫功能也相应低下,进行补气促脾后,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通过作用于环核苷酸系统调节免疫;d.对于免疫机能失调的疾病,用调整核酸代谢的方法可以达到治疗目的;e.补益药有提高T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因而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2)中药抗病原体的作用机理 中药抗病原体作用机理研究包括两方面:a.中药抗细菌、病毒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抗细菌病毒作用机理不同于西药,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是多种作用综合结果:一是中药具有直接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已经实验证明有百余种中药具有抗菌或抗病毒作用,并且大多数是清热类药物,但其直接抗菌作用不如抗菌素等西药,同时实验还表明复方中药抗病原菌作用强于单味药物;二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维持动物胃肠道内的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而达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三是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内毒素等的作用,现已证实百余种中药具有消除病理状态下活性氧、自由基、内毒素等的作用,通过这种作用发挥使活性氧和自由基维持正常生理状态水平,免除对动物机体损坏,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许多实验证明在体外无抗病原微生物的中药在动物机体内应用达到抗病原菌作用,黄芪在体外无抗菌作用,但黄芪与金银花合并后抗菌作用大增,这充分证明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机理的复杂性。b.中药抗寄生虫作用机理研究。已表明中药抗寄生虫作用机理有如下几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于体内外寄生虫,二是中药综合作用于寄生虫。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抑制病原寄生虫同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以消灭寄生虫。 (3)中药抗应激的作用机理 现代医学认为应激反应是动物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疼痛、失血、缺氧、热、冷等)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性全身反应。王凯等用复方中药制剂进行大鼠抗冷应激作用研究表明,中药抗冷应激作用的机制是:a.对垂体—肾上腺功能有刺激作用,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其刺激的初始部位可能是垂体前叶;b.中药有效成分还能增加肝脏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效率,使机体充分利用能量物质,既不过多消耗机体的能量物质,又能保证机体对能量物质的需求,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c.在冷应激时,耗氧量最大,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自由基产生增多,可对细胞膜和DNA造成损伤,中药中含有效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d.中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钾离子-ATP酶的活性,提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提高机体缺氧能力,具有保护心肌作用,同时还对血管有选择性收缩和舒张作用。因此中药可以在冷应激时调节机体血液循环,使血液重新分布增强机体抗寒能力。程玉芳等用复方中药进行大鼠缺氧应激研究表明:其作用机理与抗冷应激机理作用相同。 4.相关常识 动物保健常用的中药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