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畜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会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畜产品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影响了我国动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声誉,不利于我国动物源食品的出口。因此,解决动物产品中的兽药残留,是我国发展外向养殖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 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1.1 乱用、滥用兽药
抗生素等兽药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又能促进动物生长,个别养殖场(户)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违反国家规定在饲料中超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等兽药,有的甚至直接将兽药原料添加到饲料或动物饮水中。此外,还大量存在不符合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种类等用药规定以及重复使用几种商品名不同但成分相同药物的现象。所有这些因素都能造成药物在体内过量积累,导致兽药残留。
1.2 长期或超用量标准使用兽药
养殖企业为了预防动物阶段性疾病,如球虫病,在饲料中大量加入抗菌、抗球虫药物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有的养殖户长期用药,不执行休药期。
1.3 使用违禁药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化合物
因利益驱动,个别养殖户为缩短动物生长周期,快速育肥,不惜已身试法饲喂国家明令禁用的氯霉素、乙烯雌酚、瘦肉精、苏丹红IV等兽药及化合物。
1.4 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休药期的长短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率和残留量有关,而且与动物种类、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国家对有些兽药特别是药物饲料添加剂都规定了休药期,但是部分养殖场(户)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实行休药期。
1.5 违背有关标签的规定
《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标签必须写明兽药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等。但有些兽药企业为了逃避报批,在产品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但不在标签中进行说明,从而造成用户盲目用药。这些违规做法均可造成兽药残留超标。
1.6 环境污染
主要指工业3废、农药和有害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中所含有害重金属、无机物、农药等会污染土壤和水源,经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引起多种疫病。
2 兽药残留的危害
2.1 毒性反应
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后,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目前,国内外已有多起有关人食用盐酸克仑特罗超标的猪肺脏而发生急性中毒事件的报道。此外,人体对氯霉素反应比动物更敏感,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代谢功能尚不完善,氯霉素的超标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可致急性肝毒性。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损害前庭和耳蜗神经,导致眩晕和听力减退。磺胺类药物能够破坏人体造血机能等。
2.2 耐药菌株的产生
动物机体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敏感菌株受到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此外,抗药性R质粒在菌株间横向转移使很多细菌由单重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使得一些常用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失去疗效,如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在畜禽中已大量产生抗药性,临床效果越来越差。
2.3 “三致”作用
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丁苯咪唑、丙硫咪唑和苯硫苯氨酯具有致畸作用;雌激素、克球酚、砷制剂、喹恶啉类、硝基呋喃类等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个别品种已在真核细胞内发现有致突变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在连续给药中能够诱发啮齿动物甲状腺增生,并具有致肿瘤倾向;链霉素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这些药物的残留量超标无疑会对人类产生潜在的危害。
2.4 过敏反应
许多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能使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并在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下降、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青霉素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致敏作用,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重者表现为致死的过敏性休克。四环素药物可引起过敏和荨麻疹。磺胺类则表现为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药热。喹诺酮类药物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和光敏反应。
2.5 肠道菌群失调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有抗菌药物残留的动物源食品可对人类胃肠的正常菌群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一些非致病菌被抑制或死亡,造成人体内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长期的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的缺乏等反应。菌群失调还容易造成病原菌的交替感染,使得具有选择性作用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失去疗效。
2.6 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动物用药后,一些性质稳定的药物随粪便、尿被排泄到环境中后仍能稳定存在,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高铜、高锌等添加剂的应用,有机砷的大量使用,可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另外,已烯雌酚、氯羟吡啶在环境中降解很慢,能在食物链中高度富集而造成残留超标。
2.7 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长期滥用药物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还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使得以往较少发生的细菌病(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转变成为家禽的主要传染病。此外,耐药菌株的增加,使有效控制细菌疫病变得越来越困难。
3 中草药制剂在动物疫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优势
中草药取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以自然炮制法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活性,是经人、动物长期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具特殊功能的食物(药食同源),也是自然界的精华物质。中草药与化学合成药(西药)相比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
3.1 天然性
中草药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矿物,其本身为天然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仍保持着各种成分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因此,中草药用于动物疾病防治,在某种程度上与生物制剂类具有相似之处。
3.2 多样性
中草药多是动植物器官,其成分较为复杂,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表现出营养作用、调节作用、抗应激、抗病原体、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有的中药仅有一种作用,有的则有数种或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往往是多昧药复合方剂。其作用进一步得到拓展,进而发生多方面综合作用,促使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3.3 无残留性和无抗药性
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是中华民族从无数应用实践中筛选而确定对动物体有益无害的外源性精华物质,它的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活性成分,如多糖、低聚焙、生物碱、甙类、酶类、有机醇、鞣质及多酚类、色素、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分别有各自的独特作用,更重要是它们相互作用显示的综合功能;另一类是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索、脂肪、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原本就是生物机体的组成和维持生态平衡所不可少的物质。同时,中药治病主要是通过调节阴阳,使其恢复平衡,其作用机理不同于西医,中药的抑菌、抗病毒甚至抗原虫多是通过扶正祛邪,提高动物免疫力,从而消灭病原体。
3.4 灵活性
中药防治疾病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因此中兽医在用中药治病时只认“证”,这样中兽医的“证”与现代兽医的“病”产生了交叉。中药治病的灵活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法治多病,或一方治多病,这种应用很多。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补气法)可以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产蛋鸡疲劳综合症;二是一病用多法,如治疗缺乳可用补气养血法、理气活血法。
4 中草药在改善动物源性食品品质中的作用
4.1 改善动物源性食品的营养、口味和外观
中草药如杜仲、枸杞、泡桐叶、松叶等含有多种有机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饲喂动物后能改善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胴体蛋白质含量,并调节脂肪代谢,从而改善动物源性食品营养结构。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杜仲、桑树叶、大蒜、紫苏、茴香、花椒等后,会改善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同时改善肉食品的香鲜度。另外,如果在饲料中添加如人参茎叶、青蒿、苍术、益母草、艾叶、红花、松叶、姜黄等中药后,可提高动物源性食品中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索、叶黄素、玉米黄等着色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肉品的色泽度。
4.2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
富含蛋白质、有机酸、微量元素等的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可补充、完善、平衡饲料的营养成分,从而使饲料在动物机体中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动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4.3 清除机体内的有害物质
据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明,有些中草药可在动物组织中利用化学结合、络合、改性等形式使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并有可能将这些物质通过排泄清除出体外,较常用的中药有甘草、氟石、山茶粕提取物糖萜素等。许多中药中富含纤维素、木脂素、酚类、黄酮、异黄酮、植物固醇等,能直接破坏胆固醇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形成,有的中药可促进机体排泄胆固醇的能力。如杜仲、茶叶、葡萄、桉树、党参等就有此功能。
5 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要求会越来越高,绿色化、无公害化和有机化的“三化”食品,必将会是未来食品市场的宠儿。低毒、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的动物保健药品,则是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的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