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张家口沽源县郊区,空气清澈而干燥,风会提示你已抵塞北。这里海拔约1400米,虽已入夏,树木尚未发芽,农田裸露着泥土,绿草只敢在背风处露头。 从一个二百米的小山头下望,最显眼的是一排排淡蓝色的屋顶,那是现代牧业塞北牧场的牛舍。牧场占地近4500亩,整齐划一的房子,实际分成了犊牛舍、青年牛舍、泌乳牛舍等。常能看到数百头奶牛赶往挤奶设备,挤完奶后,它们会自行踢掉挤奶器。 按照规划,这里奶牛存栏量将达到3万头,目前存栏2.3万头,是全球养殖密度最高的大牧场之一。类似这样的牧场,到2015年现代牧业将建成30个。 自2010年11月26日上市以来,现代牧业就不断引发争议。外界看来,与蒙牛的“血缘”,不仅让它的出身显得神秘,也让它未来的业绩支撑过于单薄;数万头牛的超级牧场模式,在环保与防疫方面令人担忧;如此高度集约化,奶牛与饲料的来源也面临挑战。 2011年5月中旬,在实地探访现代牧业多个牧场,并采访多位投资人之后,本刊专访了一直沉默的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邓削瘦而精力充沛,自称是“养牛种草的农民”,他认为现代牧业,正如其名字的暗示,是对传统养殖方式摧枯拉朽的颠覆。 2008年之后,乳业江湖几番洗牌,向产业链上游突进,已是幸存者的普遍逻辑。现代牧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一路高歌。断言它的模式能为解决奶源危机闯出一条生路,或者只是一个吹大的泡沫,都为时尚早。不过,它的故事,却能完整折射中国乳业近年来的生态。 出身蒙牛 现代牧业创立于2005年,5年后IPO,市值140亿港币左右,等于在养殖业复制了一个“蒙牛速度”。 没办法,虽然现代牧业一直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但谈及它,总免不了牵扯到蒙牛。它由多位蒙牛前管理层创立;它的扩张和蒙牛如影随形;老牛基金会的旗下公司是它主要投资者之一;至今它97%以上的销售额都来自蒙牛。 邓九强今年60岁,比牛根生大6岁。他曾是一家国营乳品加工机械公司管理者,因工作关系,与伊利、三元、完达山等乳品企业负责人都十分熟悉。当年牛根生还在小作坊做冰淇凌时,两人就已相识。他在蒙牛11年,是公司创业元老之一。后任蒙牛集团副总裁,负责牛奶加工厂选址建设。 2004年,蒙牛乳业上市,2005年集团总收入达到108亿元人民币,与伊利共同成为乳业中唯一销售额破百亿的企业。彼时警钟尚未敲响,不过蒙牛已意识到奶源缺失的潜在风险。 “养殖属于农业,乳品加工属于工业,两种行业利益并不一致,整个链条中就不具备可控性。”邓九强对此深有感触,“国内乳品的加工能力在世界都是一流的,但这么多年做下来之后,我们感觉压力最大就是奶源,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太大。一个大品牌,把自己放在脆弱的奶源基础上,是件很危险的事。” 但是,当年蒙牛无法从事养殖行业。“这是境外投资者给它的限制。”接近蒙牛的人士透露,原因是奶牛养殖风险大、投入高。“建一个像样的牧场,投资要7亿多,也就能年产300多吨牛奶,而只要拿2.5个亿,就可以做一个年加工800吨的工厂。”据悉,当时投资者和蒙牛约定,全年用于“扶植奶站建设”的基金,不能超过2亿元。 如此看来,蒙牛“墙外开花”,再建一个实体经营奶源,似乎是早晚的事。实际上,现代牧业成立的原因也与邓九强自主创业的冲动有关。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是此事促成者之一。高精明干练,之前担任泰安市招商局董事总经理。她曾将蒙牛一个乳品加工厂引入泰安,因此与蒙牛高层熟识。此后,泰安市一位官员调任安徽要职,希望高能把蒙牛也带到安徽落户。高丽娜奔走沟通,终将蒙牛引入马鞍山。 负责蒙牛马鞍山项目的正是邓九强,建新厂需要解决奶源问题,而安徽奶牛养殖业欠发达,无法提供足够奶源,高丽娜本来设想从国外引进良种奶牛,然后由蒙牛交给农户去养。“结果这条路走着走着觉得不妥,没有集约化养殖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邓九强说。 为研究安徽奶牛养殖业如何发展,邓九强曾陪同安徽官员去唐山考察,唐山是奶牛养殖重点区域,他们到时正逢夏天,有些村子两千人养两千头牛,雨后水气一散,太阳一晒,气味刺鼻,参观者几乎进不了村。 邓的用意就是帮助对方理解,这样养牛是不行的,回到安徽后,他建议:你们给点政策扶持基金,我找几个股东,做一个大型集约化奶牛企业试一下?邓的方案是他去筹集8000万元人民币,政府支持个4000多万,土地等方面再提供些优惠,凑2亿多元就能把牧场建起来,政府慨然应允。 不过,无论专家、牧业企业还是投资机构,均对建设大规模集约化牧场持保留态度。即使在蒙牛内部,对此也多有担心。一次在酒桌上,有高管直言不讳地说:“老邓,那个模式不行的,别忘了,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 筹建初期,邓九强与高丽娜邀请三元、光明等知名乳业企业高管,以及行业专家齐聚马鞍山,探讨奶牛养殖,到场者没一个人支持。他们的看法是,奶牛养殖规模一般以几百头为限,再大的牧场,一旦发生疫病就可能血本无归,每日堆积如山的排泄物也难以处理。而邓九强的规划更令人惊讶,他要建存栏7000头以上的牧场。 面对一片反对声,邓有些上火,发言说:关于规模搞一万头对不对就不要讨论了,我在美国看过一万头的牧场,也看过两万头的,人家管理得很好。各位就说说我们现在要做这件事,需要注意什么就行了。 他没有实现募资8000万的目标,集资到6800多万时就无人入股。参与集资的共28人,大部分是蒙牛中高层管理人员、销售商与供应商。 地方政府投资为牧场租赁土地904亩,同时出资600多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牧场主要固定资产是奶牛,作为活物,它并非可抵押资产。不过当地农发行还是在政府担保协调下,以奶牛为抵押,给领先牧业提供了1.5亿元信贷资金。 在之后牧场建设中,他们都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每一个牧场都能获得银行70%的贷款。2005年9月,领先牧业在马鞍山注册成立,它是现代牧业前身,招股说明书显示,高丽娜持股15%、邓源(与邓九强同姓同籍)持股25%、蒙牛(马鞍山)占10%,其余50%股权分散在11位个人股东手中。牛根生个人并未直接持股。纠结的未来 从确定上市到挂牌,现代牧业花了6个月,“和我们日程表的安排一天都不差”。高丽娜说。 据接近项目的人士透露,现代牧业提早上市,与花旗的建议相关。邓九强在蒙牛时,花旗投行部一位高管就与他相识,后者认为现代牧业在2010年就具备上市条件,邓九强请其拿出具体方案。方案出来后,发现可以操作。 IPO前,现代牧业有王世伟、郭一泓、任美成等前蒙牛管理层团队成员在内的31位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32.65%;马鞍山先行牧业持股10.21%、老牛牧业持股4.77%、蒙牛马鞍山公司持股0.77%、蒙牛内蒙古公司持股1.55%。KKR、鼎晖投资及Brightmoon 3家持有股份分别为34.51%、11.5%及5.23%。 花旗、瑞银、德银为此次上市的联席香港牵头经办人。瑞银最初参与此项目的是其原亚洲区主席蔡洪平,上市过程中,他改任德意志银行亚洲区公司金融业务主席,据说蔡对现代牧业很感兴趣,又将德意志银行也拉了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0年6月30日,现代牧业在中国有11个大型牧场,饲养了约72000头奶牛。尽管其业绩复合增长率达到79.1%,不过,2010年6月结束的财年,它的净利润为1.08亿,上市后每股净利润只有0.0225元,相比其发行价,市盈率高达146倍,对应2011财年市盈率介乎62.4-79.7倍。而蒙牛乳业在香港的市盈率也不过20多倍。 邓九强认为价格定得并不高,他解释这一点利润只来自两个牧场,其它牧场里多数牛还处在青年期。他再次强调现代牧业模式的“可计算性”:一个成熟牧场一年至少有3000万元的利润,好的牧场能达到5000万,三十个牧场就能达到9亿多,到了2012年,市盈率也就是二十倍左右。 为保证高价发行成功,现代牧业找到了5名实力雄厚的基础投资者,,包括蒙牛和已成为蒙牛大股东的中粮集团旗下的财务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东银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Keywise。 第一天路演,现代牧业拿到的订单超了1.4倍,可来到美国之后,大批投资者开始撤单。邓解释当时朝韩关系紧张,一触即发,投资者担心形势恶化,全球股市大跌。另外,不久前,环球乳业(1007.HK)与雅士利(1230.HK)也刚刚IPO。 当时有人建议是否暂停IPO,后来邓和团队还是决定继续走下去。上市当日开盘即破发,全日收盘报2.51元,较招股价2.89元跌13%,募集资金净额达到22.04亿港元,至今仍未回到招股价。 投资人对现代牧业的最大疑虑,来自它对蒙牛依赖度过高,虽然从2008—2010年,来自蒙牛集团的订单分别占现代牧业销售总额的98.9%、99.6%及97.6%,而现代牧业占蒙牛原料奶采购总额还不到5%。也就是说,蒙牛几乎是它的唯一选择,而它只是蒙牛的众多选择之一。 此种背景下,现代牧业的议价能力值得怀疑,它很难将生产成本压力转移给蒙牛,而蒙牛却有能力将下游销售的压力转嫁给它。 进入2011年5月,现代牧业日产牛奶已超过了1000吨,而蒙牛日需牛奶10000吨,现代牧业已占蒙牛奶源的10%。邓九强认为,现代牧业的原奶,未来能占到蒙牛消耗量的25%是个比较恰当的水平。 影响现代牧业的另两个要素,是它在上游和下游的布局。 万头牧场每天消耗的牧草数量惊人,而按照邓的计划,未来选址并非遵照传统奶源地标准,而是着眼于黄河、长江以南等地区,这里靠近消费市场,也是蒙牛建厂的首选,不过牧草却需长途运输。目前肥东牧场就需要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运输苜蓿、青燕麦等。现代牧业还需要从美国进口牧草,因为美国苜蓿营养品质高。 目前,现代牧业也准备自己发展牧草种植,计划在各牧场周边扩大种植面积,以解决供给,此计划已然得到投资方热切回应。不过牧草产业是否纳入上市公司内还未确定。 现代牧业与蒙牛乳业订立有从2008年10月开始的十年承购原料奶供应协议,按照规定,现代牧业有权将30%的奶源供应给除了伊利和光明的其它公司。这30%,邓计划除少部分产量可能与生产奶粉的跨国乳业公司合作外,主要的还是要用来打造自主乳业品牌。 目前它也有小瓶装巴氏纯牛奶和酸奶,在北京和呼和浩特接受订送,还没有大规模投放商超。巴氏纯牛奶按月订送价每瓶6元,价格与蒙牛特仑苏接近,现代牧业也是特仑苏主要奶源。 塞北牧场二期纯牛奶生产线已投产,目前每三天开机一次,塞北三期还将建设第二条生产线,而肥东等牧场也可能将在年底或明年建设生产线,供给合肥、上海周边地区。 它想做成全国品牌还是区域品牌?邓九强对此未加细解,以其牧场布局来推断,很可能意在全国市场,只是现在再造一个全国品牌已障碍重重,当年险些让伊利“招安”的长富,从未检出三聚氰胺,已起死回生,可目前也只能偏居福建。 邓九强的信心来自牛奶质量,他称现代牧业的巴氏奶都是“从乳头到口头”,几乎没有受污染的可能。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奶。”他站在窗前,拿起一瓶。 不过,他也许要小心隐藏自己的雄心,蒙牛也许不会坐视另一个“小蒙牛”的崛起。 本文来源:淘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