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新世纪成功集团董事长李玉玲表示,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往往重视乳品厂的卫生质量、设备水平,而忽视了牧场生奶卫生质量的控制。在目前乳品行业信任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乳制品行业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源头抓好质量。 李玉玲委员表示,国际上有这样一句话:“牛奶一旦离开牧场,它的质量永远不会变得更好。”再先进的乳品厂,若奶源不好,产品也不会好。奶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管理、技术一体化的过程,但是国内乳业过分单一注重奶牛数量的发展而忽视了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奶牛的质量,结果是增加了大量的低产牛,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导致饲料涨价,牧场大部分亏损,对北方奶源发展新兴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另一个问题是市场需求增长与奶牛生产发展速度不对称,上游资源发展脱节。奶牛从出生到产奶,要25个月以上。在李玉玲委员看来,这决定了奶源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导致牛奶掺杂使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她认为,目前发展的牧场,相当一部分只注重硬件投资(牛舍、办公楼、设备设施等),而忽视软件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牧场越建越大,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规律,无视投入产出效率,导致牧场利润大块流失,低效发展。 李玉玲委员建议,我国相关部门应研究和推进生奶卫生质量控制程序,实行奶牛生产程序化,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程序以稳定生产,规范操作,在不同环节严格把控质量责任。 李玉玲委员还呼吁,政府应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走向国外,收购或并购国外优质牧场,通过在海外延伸我国行业发展的地理空间与资源空间,为中国乳业发展原料供应安全提供保障。一方面通过引导企业扭转思路,大胆走出去,为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同时还能购进优质牧草和优良、健康的奶牛,以缓解国内牧业和奶业矛盾。 本文来源: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