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有一条信息说香港变成了“奶粉之都”。 消息称,“香港海洋公园扩建后兼卖奶粉,卖化妆品的卓悦卖奶粉,卖禁书的人民公社卖奶粉。” 虽然我们知道香港市场的奶粉销量并不大,跟整个婴幼儿奶粉年销售几十万吨相比,比例仍然很小,但是也确实体现出香港的奶源和价格相对稳定。购买者纷纷认为香港奶粉的奶源是进口的,质量更有保障,价格也更便宜。 可怜的消费者,在对待婴幼儿奶粉时,真是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去香港买奶粉、网购、还有海外代购,或者是将市场上的奶粉试吃一遍,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不知道大陆奶粉企业看到这则消息是怎么样的,可以好好反思一下,你们现在的工作不是如何做好营销,而是要加大力度搞好产品质量,对于产品的第一步,仅仅是质量安全,都不能让人信服。在过去几年,由于奶粉的突变,在中国民间掀起了奶粉代购运动,此类业务在淘宝网最火,很多人也委托出国的亲朋好友带奶粉。 消费者马利民告诉记者,国产奶粉?无论是什么品牌,我都不敢给孩子吃,太可怕了。大品牌?国内哪家奶粉企业是大品牌?我现在对于国产奶粉是视而不见,太吓人了,无良企业给孩子吃的东西居然掺假。前段时间听说是日本的奶粉好,我就让日本的朋友代购回一箱,好在孩子长大了,不再担心这奶粉问题了。我相信洋奶粉的品质。 去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奶粉代购进行了打击,海关规定自2010年9月1日起,海外代购免税额由最高500元降至50元。事实上,奶粉在国外价格并不昂贵,只是普通消费品。但由于中国需求量大,而进口量供不应求,再加上10%的关税以及中国特有的高昂销售成本,进口奶粉在中国变成了奢侈品。为了孩子们的健康,中国应该努力降低进口奶粉中不合理的成本,让更多低收入家庭都能够消费得起。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食品监管的问题在于权责不清、各监管部门扯皮、“龙多不治水”。这样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好了?虽然屡有措施,但透过食品安全事件,公众看不到满意的答案。日前,“食品监管渎职罪”设立,无论对这项法律的执行力如何,“刑上大夫”,多少让公众看到了监管的力度和希望。事实上,杜绝监管腐败,正是国产奶粉可能“新浴出场”的关键。我们不能败在监管机制的失灵上,没有强有力的有效监管,恐怕我们要失去的市场,不仅仅是奶粉这一个行业。 本文来源:乳业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