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剂 酸化剂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等;常用的无机酸为磷酸。动物胃为酸性环境,其中的细菌多为产酸菌和耐酸菌,幼年动物分泌胃酸能力较弱,而使外来菌容易存活和繁殖。使用酸化剂可以提高胃液酸性,促进乳酸菌等耐酸菌大量繁殖,使之在胃中保持优势菌的地位,而大肠杆菌等外来菌则不能适应酸性环境,并受到乳酸菌等的“排挤”而不能定植存活,因此可以降低动物病理性腹泻的发生率。酸化剂还能帮助机体调整免疫系统反应,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有机酸可以改善消化过程,尤其对单胃动物猪应用效果较明显,家禽效果不显著;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消化中,需要不断消耗H+,使用有机酸可以降低肠道pH;影响微生物DNA的复制,抑制不良微生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定植。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和无机酸可作为在不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保护动物健康的一种方法。酸化剂直接刺激口腔的味蕾细胞,使唾液分泌增多,促进食欲,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蛋白质的沉积,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添加有机酸可提高幼龄动物不成熟消化道的酸度,激活一些重要的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酸化日粮可抑制或防止肠道中大肠杆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寄居和繁殖,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还可提高动物抗应激的能力。 抗菌肽 抗菌肽主要包括杀菌肽(cecropin)、爪蟾抗菌肽(magainin)、防卫肽(defensin)和Tachvplesin四类。抗菌肽不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而且还能作用于少数原核动物及病毒,对人体及其他动物、植物无(或很小的)生理损害作用;细菌对其很难产生抗性作用。因此抗菌肽的机理研究及其商业化生产(如nisin,MBI,Protegrinalalogue等)正成为努力的方向。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抗菌肽与细菌作用后对染色体DNA的影响,对大肠杆菌作用DNA渗漏,抗菌肽与细菌作用后对染色体DNA的影响。抗菌肽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已被药物学家、生物学家所重视,在研究了它的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可以生产抗菌的转基因动植物,同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大量地表达抗菌肽,使之成为新一代肽类抗菌药的来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寡糖 寡糖在动物肠道内不被消化酶所消化,不能被对机体有害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利用。寡糖被有益菌利用后,使肠道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大量增殖;有益菌大量增殖后产生的乳酸、丁酸、醋酸和丙酸,使肠道pH值降低,从而使不耐酸的有害菌群的繁殖受到抑制。其中双歧杆菌对动物机体有很强的免疫作用。化学益生素主要指一些寡糖和低聚糖类物质。化学益生素最初应用于人类的保健食品中。近年来相继开发出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的益生源。目前常用的种类有α-葡寡糖、β-葡寡糖、α-乳寡糖、β-乳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糖聚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