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水产 水产快讯 国内水产 查看内容

湖北建始县高坪镇桑园坝村兴起小龙虾养殖

2010-12-8 09:38| 发布者: feifei8526| 查看: 1293| 评论: 0|原作者: 胡毅 彭清慧|来自: 恩施日报

摘要: 冬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建始县高坪镇桑园坝村农民龙本国懒洋洋地坐在田埂上,抽烟的同时目不转睛地瞅着眼前那两亩水面,水中反射过来的阳光映在他的脸上。
  冬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建始县高坪镇桑园坝村农民龙本国懒洋洋地坐在田埂上,抽烟的同时目不转睛地瞅着眼前那两亩水面,水中反射过来的阳光映在他的脸上。

  “只要得闲,我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来到这里看看,心里踏实些。”12月3日,龙本国在他的小龙虾养殖场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秋收后,他就和凯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签了协议,将自家仅有的两亩水田全部改造成小龙虾养殖场,同时投放100公斤种苗。时下尽管是小龙虾的冬眠期,它们都藏到水下的泥土里去了,但龙本国有事无事还是要来转转。“去年我们村凡是喂养小龙虾的,每亩水面现金收入都不低于5000元,所以今年我就和合作社签了协议,他们提供种苗、包技术、包产品回收。”龙本国对小龙虾养殖充满信心。

  “我养小龙虾是在和晚辈竞赛呢。”面对记者,龙本国说出了养龙虾背后的故事。他的儿子、儿媳都在沿海打工。今年春节期间,他劝儿子、儿媳就在本地发展,好照顾孙子。儿子、儿媳的观点是“田里刨不出几个钱,就近打工不稳定”,最终没听父亲的劝告依然南下。老龙觉得儿子、儿媳出门时间长了,还在用老眼光看家乡。龙本国和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和专业合作社签订的合同,两亩小龙虾收入万把块钱,加上茶叶、养几头猪,老两口在家挣个2万元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见得比儿子、儿媳的收入少。“小龙虾安家桑园坝有些巧合,可以说是几个好事者带进来的。”合作社理事李莫海告诉记者。2005年春节,一个叫易发东的年轻人从武汉市带回几只小龙虾,随手把它们扔在桑园坝的池塘里,没想到两年之后,池塘处处是龙虾,并且繁殖到周边数百米远的几口塘堰。消息不胫而走,恩施几位老板登门收购。桑园坝人纷纷到鱼塘钓虾卖钱,最多的卖了8000多元,总销售额达8万多元。

  小龙虾的火爆启发了滕凯、黄泽勇、李莫海等人,2008年,凯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便应运而生。

  “小龙虾养殖真是吹糠见米。我们2008年冬改田,2009年3月投苗,2009年6月就见效,产品在州城各大夜市、餐馆供不应求,最高时卖到每斤16元。”回忆创业之初的情景,李莫海记忆犹新。

  桑园坝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引起了高坪镇委、镇政府的关注,镇里抽专人一方面到州城、县城就市场空间进行调查,一方面对当地群众的养殖意愿进行摸底。两方面都取得第一手资料后,2010年,高坪镇正式将小龙虾养殖作为桑园坝及周边几个村的主打产业,以补贴土地租赁金的方式助推专业合作社发展。

  2010年,高坪镇小龙虾养殖水面已达到300亩,入社农户60户,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小龙虾养殖业为何会在高坪迅速成长?镇委书记、镇长徐忠碧感慨:“特色产业建设务必充分尊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主体地位。”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生命力强,繁殖能力强,养殖小龙虾既省投资又省劳力,比搞别的都划得来。”现在一提起小龙虾,龙本国俨然是个专家。

  采访手记

  建始县高坪镇桑园坝、大堰塘、八角村地处集镇周边,人多地少,种粮食的比较效益愈来愈小,农民现金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这就会导致土地撂荒和浪费。小龙虾特色养殖业的兴起,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信心。正如高坪镇领导所说:“特色产业建设务必充分尊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小龙虾养殖业在桑园坝的迅速崛起,政府只做了自身该做的事。其实,发展任何特色产业都应该是这样。

本文内容由 feifei8526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9 19: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