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反刍 国内反刍 查看内容

“糖高宗”不是乳企涨价的理由

2010-12-3 15:13|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977| 评论: 0|来自: 信息时报

摘要: 乳制品市场再现“涨”声一片。据悉,从本月起,广东本土三大乳企燕塘、风行、香满楼集体提价,涨幅为5%~10%,提价波及的产品主要是本地奶企的拳头产品巴氏奶。
  乳制品市场再现“涨”声一片。据悉,从本月起,广东本土三大乳企燕塘、风行、香满楼集体提价,涨幅为5%~10%,提价波及的产品主要是本地奶企的拳头产品巴氏奶。
  就在上个月底,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乳业巨头刚刚集体提价5%~10%,没想到本地乳企跟进如此及时,连涨价幅度也都不甘落后。鉴于广州市民对本地牛奶情有独钟,本土三大乳企集体涨价,其影响就远非其他乳企可比。
  当然,涨价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常用的理由,就是原材料上涨。而乳企眼中所谓的原材料上涨,无非是原奶收购价和糖价的上涨。有业内人士透露,就液态奶的原料成本构成来看,原奶占50%以上,食糖占5%左右。可是常喝牛奶的市民都知道,本土乳企在打广告时,纷纷表示自己的奶牛就在身边,言下之意,他们都有自己的养牛场。既然乳企自己圈养奶牛,也就不会受原奶收购市场价上涨的影响。至于“糖高宗”带来的成本,由于只占到总成本5%左右,更不足以成为提价10%的借口。
  其实,作为竞争性行业,涨价与否按说属于市场行为,也不否认现在的成本与以前相比,确实高了一些,涨价也有一定的道理。对此,消费者本可以选择“用脚投票”。但倘若一个行业集体在同一时间段涨价,让消费者完全陷于“被涨价”境地,连丝毫选择的余地都没有,这种涨价的合法性就值得追问了。乳企联合起来集体涨价,有没有结成“价格联盟”、串通涨价之嫌呢?
  我们也知道,广东省奶业协会在上个月曾两次召集过会员企业,呼吁乳企支持政府部门维护价格稳定,不要乱涨价。但结果似乎很不理想,这些乳企根本没有把奶协话听进去。如果说奶协控制不了乳企的涨价与否,那么政府则有必要出面干预,特别是对这种有集体串通涨价嫌疑的行为,更不能坐视不管。
  如何干预?一方面加大对串通涨价行径的处罚力度。乳企集体涨价,是否属于乱涨价,应当调查清楚。如果属实,当重罚。这种重罚要能够使乳企自醒,而不能只是象征性地罚款了事。按照以往惯例,政府对此类罚款,向来比较心慈手软,企业涨价也就顺理成章,毕竟当涨价的获利远远超过罚款的数额时,没有人会傻到选择不涨价。有消息说,国务院正在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准备加大对乱涨价的处罚力度,到底要严惩到何种地步,只能拭目以待。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间接干预乳企,从而为其消除涨价的后顾之忧。比如说,可以对奶牛养殖业进行补贴,维持上游生鲜奶收购价格;或者可以采取减免税收的形式,缓解乳企的生存压力。对农业进行高补贴,在国外经常采用,时下我们不妨大胆借鉴,减轻消费者的生活负担。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本文内容由 jieming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7 06: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